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综合新闻>>特别关注>> 《人民的名义》抹黑警察?编剧称误读

《人民的名义》抹黑警察?编剧称误读

时间:2017年4月7日 10:15,稿源:澎湃新闻,浏览次数:9685

《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持续热播中。

三月底开播后,十几集下来,《人民的名义》受到了广泛讨论。近日,有一种声音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传播:剧里的警察没一个正面形象,声称该剧“刻意拔高检察院,抹黑警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发文称,前十集警察出现几十次,都是负面形象。

文章称,为了拔高检察院的形象,竟然可以如此矮化警察形象,“请不要打着人民的名义来诋毁警察”。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4月6日也发微博调侃称,《人民的名义》里警察的人物设定和所作所为,“好像没有一个是正面的,@公安部 打四黑除四害,怎么办?”

也有网友发文称,警界战友对《人民的名义》不必“反应过度”。

4月6日,有网友发文称,作为一部反腐剧,必然涉及到腐败对象,如果每个行业都持一颗忌讳的玻璃心,反腐宣传将无法持续。

对于种种争论,周梅森有话说。

4月6日晚,《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对澎湃新闻表示,已经注意到了类似“矮化警察”的言论,他原本并不在意这些,但后来觉得“不得不发声”。

“首先需要郑重声明的是,”周梅森说,“从主观上,我以及导演李路,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刻意拔高谁、刻意贬低谁,“从来没有”。

《人民的名义》剧照

周梅森对澎湃新闻表示,有公权力的地方就有可能产生腐败。剧中,公安系统的确存在腐败,但检察院系统也存在腐败。剧中,京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钢玉,就是典型的腐败分子。

同时,对于剧中“没有一个警察是正面形象”的说法,周梅森表示“不存在”。“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就是一个典型的正面人物,可以说是‘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哪里不正面了?”

周梅森告诉澎湃新闻,经过他们初步了解,质疑该剧“故意黑警察”的声音,源头主要来自西部某省份的某自媒体账号。

周梅森说,经过研究,这个账号在之前的一系列社会敏感事件中,曾经发出过不理性的声音,导向和动机可疑。对于网络上的种种误读,甚至对该剧主创人员的人身攻击,周梅森表示遗憾。

周梅森也关注到了剧中人物李达康在网络上受到热捧的现象,各种表情包层出不穷,让他出乎意料。他说,作为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无疑是个好现象。

“所以对比下来,某些自媒体对该剧进行主观误读,让人感到遗憾。”周梅森对澎湃新闻说,片子才放了十几集,剧情还在发展,看完再评论不迟

另据《法制晚报》报道,《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大家继续看剧情。

他说,剧中公检法各家其实都有贪腐分子,也都有正面典型,绝不会因为是最高检出品,就把公安、法院方面的人物设定为坏人,把自己就都设定成好人。所以,不要过度解读、片面解读,“争议是难免的,但是我信心是坚定的”。 

原题:《人民的名义》在抹黑警察?编剧周梅森:主观误读

[编辑:郑向秀] [责编:李旭斌]

上一篇: 综合业务需求供给征集各种陈年老酒
下一篇: 招生培训成人进修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