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说的“惊人成就”,咋来的?
时间:2020年3月25日 7:00,作者:评论员,稿源:光明日报,浏览次数:6403
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这即意味着,再过几个小时,“封城”近2个月的湖北绝大部分地区,终于要解禁了。而疫情的中心“战场”武汉,也明确了解禁时间表,将从4月8日零时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阵地,保武汉就是保湖北、保湖北就是保全国的战略方针被每位国人所熟知。湖北“解封”、武汉“解封”的消息传出,无疑是令人兴奋的。“解封”的前提,是无数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社区工作者等群体的团结协作努力,让疫情得到控制,让中国新确诊病例能够多日保持为“0”。 因为这个“0”来得不易,也就不奇怪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9日在日内瓦表示,中国首次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成就。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死亡病例超过12000例,让人悲痛。虽然中国仍有输入性确诊病例和个位数的新增确诊病例报告,但不能忽视中国已有多日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而这一切,则应该归功于科学。因为中国秉持着科学至上的精神进行疫情防控,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结果。 早在疫情初期,中国便宣布通过隔离手段让防止人员流动而导致疫情蔓延。直至今天,中国境内的人员流动都有着严格细致的科学管理办法,这确保了新冠肺炎病毒在传播途径上得到控制。此外,中国科学家们自始至终都在努力攻关: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向全球共享;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推荐到临床一线救治;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通过对病毒生存环境、传播途径方面的研究,为制定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多个动物模型,为药物、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专家学者及时发声、答疑解惑,稳定人心、坚定信心。 然而面对这一结果,有些国家却试图无根据的猜测,不进行科学防控,却企图利用政治手段,将本国疫情严峻的原因归结于中国。这种歧视和双重标准的做法,只是这些国家的部分政客为了脱卸自身责任,于该国疫情防控并无利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给新冠肺炎病毒打上“中国病毒”的标签,只会让全球民众误解和错误认识疫情形势,损坏当前全球抗击疫情的努力。如不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抓紧科学防控,只会延误,造成更大的危害。 历史告诉我们,是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才使得霍乱、鼠疫、流感等这些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传染病逐渐得到了有效控制。近些年来,在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多次重大传染病中,科学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谭德塞所言,在中国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仅60天后,首个新冠肺炎疫苗试验已经开始,首位入组志愿者已经接受试验性疫苗注射,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胜利。显然,这些病毒、传染病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威胁,在这种事情上不能让政治因素占主导,必须尊重科学、相信科学。 原题:光明日报评论员:世卫组织说“惊人的成就”,是怎么来的? 【编辑:郑向秀】 【责编:李旭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