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视频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要求确保如期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在2020年10月底前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任务,必须倒排时间任务,分阶段按节点有序推进。
那么,实现我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湖南打算怎么做?记者就目前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进的难点,以及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等问题,采访了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
未覆盖的参保人数需要倒推
据了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2009年起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1年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提前实现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的全覆盖。
制度上的覆盖,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有参保意愿的人群覆盖。该负责人认为,目前提出要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针对的是缺乏政策了解或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这部分人群,包括农村居民都要全部纳入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归口里。
“实际上,这部分数据我们无法直接获知。”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未覆盖的参保人数需要做倒推,根据年龄限制,并排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及军人等对象后,推算出复合参保条件的人数。
从缴纳费用、缴纳时间和领取待遇方面看,该负责人认为,国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投入比较多,是非常划算的一个养老保险。目前100-3000元14个档次区间,假设一年交100元,交15年(最低缴纳年限)是1500元,60岁之后领取,月人均基础养老金103元起,一年就能领1236元以上,而且基础养老金还会有上调机制。
“所以对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贫困人员,包括那些困难群体,或者说农村里收入比较低的人员,这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养老保险。”该负责人提到。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国家养老保险的一个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全覆盖的难点在哪?
该负责人提到,相比同类型的保险而言,目前参保人员群体绝大部分在45岁到60岁之间,少数人参保意愿不强烈,在待遇上期待更高。
另外,该负责人还说,由于数据共享机制还不是很顺畅,目前需要公安、民政、卫健、教育、残联及扶贫等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比对,然后全覆盖需专门成立摸排小组,走村入户,精准核对居民是否参保,愿不愿意参保,采取边摸排边宣传边登记边参保。
“还得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让老百姓清晰知道这个养老保险的好处,和其他保险的区别在哪,参保后能获得哪些好处,那么,工作实际上也就好推进了。”该负责人分析,让老百姓了解政策,他才有可能有意愿参加投保,包括自由职业者,或者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应该了解到,我们这种保障应该作为一种兜底保险,并不矛盾。
目前,我国最低基础养老金从最初月人均55元增加到103元,增长近一倍,广大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5月中旬到7月中旬全面摸底
现阶段,离计划规定的10月底还剩下5个多月时间,下一步的工作该如何推进呢?
该负责人提到,从5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全面摸底阶段,主要是摸排工作。10月之前是全面实施全覆盖工作阶段,然后各地进行自查,查漏补缺,11月省里统一组织考核督查。
由于摸清底数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预计花两个月的时间,在全省开展走村入户的工作。
除此之外,也会优化经办服务,推进“互联网+城乡居保”,推动“五个不出村”,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