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北京11月9日电 公安部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伪造变造买卖国家公文证件印章违法犯罪举措及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制售假章假证违法犯罪多发,犯罪链条产业化、制假种类多元化、销售渠道网络化趋势明显。公安部将深入推进专项打击整治工作,依法惩处假章假证违法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假章假证违法犯罪呈现新情况新特点 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假章假证违法犯罪又呈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犯罪链条产业化。公安机关梳理近几年案件情况发现,从事制假售假的犯罪分子以地域或家族关系为纽带,形成区域性犯罪团伙,实施幕后组织策划等犯罪活动;在印刷技术先进、产业链发达、原材料齐全的地区寻找小微印刷企业合作,形成规模化制假窝点;在各地利诱物色中介机构代理广告和销售业务,形成跨地域的分销网络;委托网络黑产建立假冒的国家机关网站,为用假环节核验公文证件印章提供方便,形成了幕后组织、制假、售假、购假、验假的一条龙犯罪链条。 ——制假种类多元化。目前各地公安机关缴获的假章假证假公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假章涉及教育、财政、人社、民政等30多个国家机关;假证有200多个种类,包括身份证、护照、学生证等身份证件,营业执照、建筑施工、特殊工种、机械操作等行业许可证件,学位证、医师证、教师证、驾驶证等从业资格证件。这些假章假证一旦被人利用,将严重扰乱行业监管秩序,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公正,并埋下诸多安全生产隐患。 ——销售渠道网络化。犯罪团伙利用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广告寻找买家并确定制假需求,按需制假;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发布假证广告引流,甚至设立网店直接售卖;通过快递公司快递邮寄完成交易。 公安机关持续严打高压专项整治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采取挂牌督办、集群战役等系列措施,深入推进专项打击整治工作。 高度重视类案打击。公安部将制售假章假证犯罪作为当前突出犯罪纳入刑事打击重点任务,推动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强化部署,坚持专项打击和常态打击相结合,增强线索收集和深挖意识,积极开展线索经营和情报分析研判,不间断组织全国开展集群打击。 深挖扩线全链条打击。针对每一起制假售假案件,公安机关将深挖制假材料供应商、售假中间商和中介人员、用假人员等链条环节相关线索,凡是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予以严厉打击,追缴已使用的相关证件,通报相关部门消除隐患和社会危害,彻底铲除黑产土壤、斩断利益链条。对一般购假人员不构成违法犯罪的,按照宽严相济政策,收缴假章假证并进行批评教育。 推动行业区域治理。公安机关将加强制售假章假证犯罪情况分析,针对重点地区开展集中打击和专项治理行动;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印刷生产行业和证件原材料销售管理,加强部门印章证件防伪设计和核验渠道建设,完善印章证件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核验要求和用假惩处措施,坚决堵塞监管漏洞。 加强案件警示宣传。公安机关将加大宣传力度,对制假售假犯罪形成强力震慑,针对大量买假用假案件,部署各地通过网络和媒体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买假用假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观念,不断增强群众遵法守法意识,鼓励群众合法取得各类证照,从根源上减少假章假证犯罪的发生。(“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孙国策) 【原题】公安部:依法严厉打击假章假证违法犯罪 【编辑】郑向秀 【责编】李旭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其它媒体平台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