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拉教材回学校的路上,汽车在海拔4800米的红拉山上抛锚。一个车胎已经从轴里脱出来,没有专门的工具是没法修好的。
夕阳西下,疲惫的残阳照着我们无奈的脸。这个时候,也不会有过往的车辆,即便有,面对一车教科书,他们也无能为力。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公路上来回踱步。师傅 是一个藏族司机,有着黑黝黝的脸庞、络腮胡子。他的表情倒显得十分平静,不像是车子出了事故,倒像路途的休息。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糌粑,问我们吃不吃。我们苦笑着说:“这时候,谁还有心思吃啊,还是想想怎么下山吧。搞不好今晚会冻死在这里。”他笑了:“老师们,不要着急嘛,我可是买了保险的哦。”
我暗笑这位康巴汉子的迂腐。车子在这里出了毛病,无论你买什么样的保险,保险公司也没法让我们脱离困境。学生们明天还等着我们的教材上课呢,我能不着急吗?
太阳下山了,温度急剧下降。大家费尽周折,总算把火生好。这时,一辆路过的面包车停下来,一个年轻的司机走过来,和我们的司机打招呼。他们用藏语说了一通,那个小伙子走了。我们失望地看着面包车消失在茫茫的夜幕里。
天气越来越寒冷,到晚上十二时,我们正在为没有柴火发愁的时候,一道灯光从山顶射下来。
“好像是车。”我们都站起来。近了,果然是一辆车,居然是刚才那辆面包车。原来,年轻的司机跑到县城里带了维修工具与配件,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来回用去近五个小时。他一下车,给我们每个人递上一瓶矿泉水。接着,和我们的司机一起忙活起来。一个小时后,车终于修好。
我们重新上路的时候,为我们开车的竟然是那个年轻司机,我们的司机开着面包车回县城。年轻司机汉语有些生硬,向我们解释道:“老师傅眼睛不好,前面的路烂,还是我送你们回去吧。”
路上,我与他攀谈:“你们是亲戚吧?”
“亲戚?我们才认识一年。”他笑着说。
“那你跑这一趟他会给你多少钱啊?”我不解地问。
司机没有笑,问我:“如果在你们内地,应该收多少呢?”
我说:“不会少于五百元吧。”
他摇了摇头:“我们藏族司机相互帮忙是不收钱的。每辆车都有可能陷在路上,有时会有生命危险。刚才你们的司机,一年前就在这条路上,为我推了十五公里路的车。他跑了二十年运输,帮助过的司机一车都载不完啦。”
我突然想起老师傅说过的话:“我可是买了保险的哦。”原来,他就是靠平时乐于助人,为自己的未来买了一份保险。
后来,我发现,在西藏的公路上,面对抛锚的车,没有一个司机会袖手旁观。
助人者,人助之,这也相当于为自己未来的困境买一份保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