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廿年磨一剑,今朝梦成真。12月8日,抚摸着刚刚收到的1000册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新书,刘四友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刘四友1963年5月出生于新田县莲花乡鹅公井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自小酷爱文学,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便是在家务农与南下广东打工期间,他也是笔耕不辍。2004年,刘四友从广东回来,带着一家四口,在新田县城租下两间房屋,做起了给人送藕煤的营生。他每天早出晚归,尽管辛苦劳累,还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从事文学创作。经过4年多的辛勤创作,他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处女作《苦楝树》。
《苦楝树》是刘四友40余年苦涩的人生经验与厚实的生活积累的艺术结晶。小说以风光秀丽的刘家湾村作为故事的生发地,用一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这个特定的村庄,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那段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变态冲突,交织着爱与恨、善与恶、公与私、治与乱、生与死的搏杀,批判了愚昧落后、故步自封的陈旧观念,表现了人们向往光明,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由于刘四友是一位从农民工队伍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文学创作者,他笔下的农民兄弟姐妹众生相,或敦厚憨实,或古道热肠,或足智多谋,或纯真浓情,或大刀阔斧,或锱铢必较,或粗俗野悍,或死板守旧,或油嘴滑舌,无不栩栩如生;从他们口里流淌出来的语言,或风趣生动,或率直天真,或幽默含蓄,或阴损歹毒,体现出时代特质,颇有乡土韵味,闻之如见其人,经久不忘。
《苦楝树》的出版发行,了却了刘四友留存心中20年的一个夙愿,如今,他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苦楝树》姊妹篇《香樟树》的创作中。一苦一香,先苦后甜,相信刘四友的文学创作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