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影视资讯>> 发展趋势:“国产大片”会不会走向终结?

发展趋势:“国产大片”会不会走向终结?

时间:2010年2月18日 9:54,作者:赵杏,浏览次数:10710



  原来的稀缺资金资源正在变成常态供给,大制作已经不能够成为电影宣传的噱头,导演的产品能力开始比融资能力重要了。

  2009年过去了,还没等你我唏嘘感慨怀念一番,热热闹闹的电影贺岁档已经愈演愈烈,迫不及待地从观众兜里掏钱了。从20091120日算起,持续到2010220日结束的93天超长贺岁档期,满满当当地挤进了50余部电影,平均两天一部新片都不够分的。新影联影业副总高军在200911月初就提出大胆预测,2009年中国贺岁档的总票房有望达到20亿元。又是一针鸡血,打在片商、院线的心头;又是一阵悸动,看华谊兄弟在创业板的喧嚣。

  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早在3年前就有海外调查机构做出了预测。爱尔兰市场调查机构ResearchandMarkets2007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电影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将会从2005年的2.5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近9亿美元,而这一数字也将会在2015年时被提高到20亿美元。此外,中国电影产业强劲的上升势头也将使其于2050年赶上当今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头羊——美国。

  票房预期红火,产业前景红火,但向来凭借高投入──高产出的运作模式、以投资押宝票房的中国大片还能红火多久?或许2010年就是中国导演的大片模式开始终结的起点了。此处的大片,指的是投资过5000万元人民币、甚至过亿元的大制作电影。原因为何?主要是电影产业从此不差钱了──华谊兄弟上市让投资商、广告商们看到了电影产业的利好,热钱纷纷涌入;外加地区政府、银行对于电影产业的大力支持,导致大投资大制作电影频频涌现。资金这一原来的稀缺资源变成了常态供给;大制作已经不能够成为电影宣传的噱头。在人人都能获得大投资,拍大制作电影的时候,导演们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像吴宇森在2008倾家荡产,投资不止8000万美元拍摄《赤壁》,也只获得了接近9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票房,大费周章的折腾一场实在不值得;或是像《三枪拍案惊奇》,号称投资过亿,但愣没让观众看出来是大制作;以大片为噱头吸引观众进影院的时代要终结了。大投资不是电影好看的保证;亦不是制作精良的必要前提。

  那中国电影又该转型何处?投资1000-2000万元人民币的中小成本制作,获得过亿票房的电影将是最好赚钱的。有业内人士评判道。而且制片方还可以通过先期营销,包括形象授权、广告植入等形式增加收入;所以票房便成了导演或是题材的口碑营销,票房高固然好;票房收入欠佳,也不至于亏本太多,毕竟现行的电影票房分账制度还是制片方拿3成,最多拿4成,而制片方担负的风险却是最大的。

  人们都说是大片把观众的观影口味养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哪部被观众狠批的国产电影是被冤枉的。所以与其说是大片把观众养了,倒不如说是大片把导演养了:没有大投资做保障就不愿出山,不齿拍摄中小成本电影,重制作轻剧本。所以陷在高成本高票房多骂名的死循环里万劫不复。

  而中国电影终端放映市场以平均每天增加1.56块银幕的速度发展,预计2010年中国将拥有近2000个影院和约6000块银幕。如果真能完成院线布局,那么中国将成为全球放映规模第二大的国家。而那时如果大片无法垄断院线的话,那么电影产业就将是小制作电影的江湖。希望不再有大片浪费宝贵资源,小制作电影也要争气。

上一篇: IT行业网络通讯发展趋势:微博将成互联网普遍应用
下一篇: 工业产品商界风云发展趋势:零售行业比拼规模的最终结果就是并购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