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故居简介
蒋先云故居位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蒋先云的高祖登堂公所建,因故居前有一口形如半月的池塘,故蒋氏族人又称之为“月光塘(堂)”。1902年农历7月14日,蒋先云出生于此,他的童年、青少年皆在这里度过,直到踏上革命征程。
故居坐北朝南,系明清时期砖木结构建筑,整体呈长方形平面,形成“一池三堂两井十二间”的格局,其主体建筑由月光池塘、大堂、中堂、正堂等组成,建筑面积457.5平方米。故居作为这位革命烈士的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一处珍贵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庄严古朴的烈士故居,显得森严肃穆,青砖黛瓦、三层风火马头墙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二、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蒋先云的高祖登堂公花巨资购得本村的一块风水宝地,开始规划建屋。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登堂公开始下基砌屋,经过长达六年时间的修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成了呈“一池三堂两井十二间”的格局。故居先后由登堂公→本昌公→荣冕公→华嵩公、华岱公→秀燊公→继堃公→先萃、先云等居住、维修。
1902年农历7月14日,蒋先云出生于此,他的童年、青少年皆在这里度过,直到踏上革命征程。
1966年至1976年,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蒋先云故居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神堂神龛上的透浮雕及几十块雕刻精美的神主牌被化为灰烬,部分石雕被砸,对联及彩绘被石灰水涂抹不见,由于缺乏保护意识,部分木雕及牌匾被盗。
2007年12月,因遭受百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故居渗漏严重,砖瓦破烂,木构件朽烂松动,多段墙体龟裂倾斜,部分围墙倒塌,遭到了严重的毁坏。
2008年,蒋先云故居被新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蒋先云故居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一是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正在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建立蒋先云纪念馆;二是正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准备对蒋先云故居进行全面保护维修;三是为更好地学习、研究、宣传和缅怀蒋先云烈士,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新田县蒋先云研究会。
三、故居概况
蒋先云故居布局严谨,整齐划一,整体呈长方形平面,建筑沿着中轴线自南而北递次构建,在中轴线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两相对称。其主体建筑由一口池塘、三个厅堂、两个天井、十二间厢房组成,形成了“一池三堂两井十二间”的格局。建筑总面阔为12.5米,总进深为36.6米,建筑面积457.5余平方米。
故居前面有一口形如半月的池塘,面积约56平方米。因故居前面缺少大的河溪,于是聪颖智慧的烈士祖先本着《黄帝宅经》“宅以泉水为血脉,以形势为身体,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的传统居家观念,挖空心思在故居前面挖掘了一口形如半月的池塘,用水体画龙点睛,以壮旺宅气。池塘整体呈半圆形,形如明月半满,取“月盈则亏”之意,户主并以此自勉,期待不断进取,宅运不断提升,正如李鸿章中堂联云:“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半月池塘的四周均用青条石筑就,南面依墙,北面用做工精细的石柱栏杆围护,上刻“松竹梅兰”、“渭水垂钓”、“喜鹊闹梅”等精美石雕。半月池塘造形美观,设计科学,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折射出素有“书香门第”之称的烈士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味。
从池塘边的大门进入烈士故居,依次为大堂、中堂、正堂,共三进。三个厅堂均采用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质装修的屏风、隔扇将厅堂内部自由分隔,大堂前檐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有变化。其中大堂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左右厢房4间,均为木质结构;中堂建筑面积约156平方米,左右厢房4间;正堂也兼做神堂,建筑面积约124平方米,正堂两边置耳房,共4间。在大堂与中堂、中堂与正堂的联结之处,各建置一个长方形天井,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每个天井均用青条石打磨后砌成,底铺青石板,两侧设有排水暗道。神龛设在正堂的宝壁之上,内摆祖先牌位,旁有香烛插座、长明灯、铁铃,供农历初一、十五祭祖之用。室内装饰,主要是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三个厅堂均为砖木结构的一层半高楼房(下层居住,上层放置什物),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石基砖墙,横竖勾勒,里外勾缝,一丝不苟,墙体牢固坚实,灰缝饱满,灰浆由石灰、木炭、糯米、桐油等调和而成,灰路如线。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也随处可见。四周的青石小巷曲折幽深,纵横交错,路面用青石板铺砌,晴不晒日,雨不湿鞋,与其它房屋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
四、价值评定
1、故居作为这位革命烈士的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蒋先云的英雄事迹长留史册,革命气概永励后人。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对于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蒋先云故居作为这位革命烈士的载体,对于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蒋先云故居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故居建筑整齐划一,布局严谨工整,建材选用合理,通风采光均有独到之处,是我国明清时期的一处颇具湘南建筑风格的优秀建筑,同时也是近现代的一处重要史迹,虽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整体完整,风貌依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3、故居建筑物上的木刻、石刻、泥塑、彩绘等蕴含浓郁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故居建筑的门窗、梁架饰以简朴美观的雕刻图案,拱券门、过亭、砖雕、木雕、泥雕各有特色,能充分反映当地理念、习俗和工艺水平。诸如“松竹梅兰”、“渭水垂钓”、“喜鹊闹梅”、“二龙戏珠”、“宝玉挨打”、“林冲夜奔”、“火烧赤壁”……这些题材丰富、内涵深远、构图优美、造型逼真的雕刻,蕴含浓郁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