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不断暴露出的生猪疫病及药物残留问题,使人们对整个养殖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忧心忡忡。如何进行健康养殖,生产出安全放心的绿色猪肉,成为消费者和养殖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曾作过不少探索,摸索合理的养殖模式。本溪辽东野旺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生态养猪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一定借鉴意义。
十多年来实行种草养猪和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进行保健和预防疫病节省了近60%的饲养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一、牧草的使用:
猪是单胃动物,不能消化粗纤维高的秸秆,对粗纤维的利用能力较低,但可食用优质牧草,尤其喜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类的青绿饲草,特别是籽粒苋、聚合草、苜蓿草等。这些牧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猪的好饲料,这些牧草在生长期茎叶细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有机微量元素;最高亩产高达10吨以上;长势快,在本地区5-10月每15天-20天就可以收割一茬。收割后的牧草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水或自来水清洗后,就可以切碎或直接饲喂。
根据特种野猪的生长特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商品特种野猪从20公斤后开始采用“牧草+饲料”的方式饲喂,牧草添加量从最初的1/5逐渐加到3/4的比例(冬季添加草粉)。在出栏前一个月,全部采食牧草。按照这种饲养模式,饲养周期虽然要比正常饲养期长20天左右,但是出栏时每头特种野猪至少可节省饲料成本300元,同时商品特种野猪的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好评,市场上价格比普通猪肉高出两到三倍。2002年开始,野旺公司的种猪饲养也采用这种方式。特种野猪母猪除了在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不喂牧草外,其他时期根据实际情况在饲料中按1/4—3/5添加新鲜牧草(冬季添加草粉)。初步统计,每头种猪每年可节省800元钱的饲料成本,同时还可延长种猪使用年限,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发病率。
一些养殖户习惯将单一原粮直接饲喂,(这种喂法饲料成本比配合饲料要低三分之一左右)现在种草养猪,每天每头喂3~5公斤鲜草或将牧草制成草粉加入到配合饲料中以取代部分精料和粮食,不但饲养成本降低一半以上,而且效果也比原粮饲喂好。根据野旺公司统计,种1亩牧草可供商品特种野猪5—10头从30公斤饲喂到100公斤。将苜蓿草鲜草铡碎或干草粉碎后饲喂,每头猪每天可节约浓缩饲料1公斤~1.5公斤,出栏1头100公斤重商品猪,可节约浓缩饲料近300公斤。
二、中草药的利用:
我国中草药多以天然植物为原料,辽宁省东部山区具有独特的山区自然条件,生长着几千种中草药药材,具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作用广泛、安全低毒。其中辽五味、山参、刺五加、黄芪、北防风、桔梗、益母草等经人工驯化在耕地上种植已有多年历史,产量高价格低,且容易获取。很多中草药含有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甙类和挥发油类等,这些物质在动物机体内能刺激内分泌,使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驱除体内的有害寄生虫,具有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利用在养猪生产中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等特点,同时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功效。因此,恰当的选用中草药在养殖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高特种野猪的抗病能力,提高特种猪肉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结合本地区中草药的资源,根据季节及本地区猪只疫病的的特点,在饲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山楂、黄芪、蒲公英等,使饲料中消化酶的活性增高,加快消化和吸收;添加松针粉、五味子养心安神;添加刺五加、党参可增加白细胞数,使吞噬功能加强;添加板蓝根、野菊花等可提高抗病毒的能力;添加金银花,板兰根,黄芪,青蒿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作用强;添加黄芪、益母草等中草药组成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母猪泌乳量,改善乳汁成分,改善猪群繁殖性能… …野旺公司利用当地中草药的资源在养殖生产中的使用,基本没有抗药性和毒副作用,而且无残留,既能改善饲料营养成分及结构比例,补充饲料中一些营养成分的不足,又有利于猪的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对营养的吸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商品猪肉的质量。
利用猪粪发酵后用于牧草和中草药种植,牧草及中草药又用于养猪生产,这样既减少了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了生产废物的循环利用,可谓一举多得,从多方面提高了特种野猪的生产能力,达到生态和生产兼顾,有效的提高特种野猪的抗病能力,降低了养殖风险和饲养成本,有效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特种野猪的猪肉质量,提高了养殖场(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