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创业就业>>种植养殖>> 山村“快乐女猪倌”

山村“快乐女猪倌”

时间:2009年3月23日 16:33,作者:雨松 谢非,浏览次数:7350

 

【口播】曾经是一个年产值几百万的毛织厂女老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毛纺织行业的影响,她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回乡创建大型养猪场,成为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女猪倌”。

今年29岁的张春华原本是新田县十字乡的民办教师,5年执教生涯,使她养成了一种好学的钻劲,苦干的拼劲,永不言败的犟劲,99年,张春华跟随丈夫南下打工,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到了2003年,夫妻俩已经拥有了一个年产值达三百万元以上的毛织加工厂。

 

张春华:做了五年的时间,前两年是帮别人加工,赚取加工费,后三年是自产自销,自己买毛,买原材料,自己加工,自己销售,当时一年下来除了自己开支以外,还可以剩个十几二十万元。

 

2007年底,毛织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看见着周围许多同行办的企业都濒临倒闭,大多数一起外出打工的老乡都留在城里没活干,夫妻俩也为工厂的前景担忧。08年初,回乡过春节的张春华听说县里对回乡创业者有很多优惠扶持政策,便四处考察投资项目,当她得知一位亲戚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靠养猪致富了的消息后,便萌生了回乡办猪场的念头,此举也得到了当地乡镇的大力支持。

 

【十字乡乡长乐国辉:一个就是要求提供贷款的,我们除了和上面的信贷部门联系,我们还积极主动的和他们提供担保,第二个就是他们需要用地的这一块,我们相对的放宽了一些用地政策,可以讲,只要是村里面没有意见的,也不占用良田的,我们都是全部免费。】

 

当张春华把这一想法跟家人商量后,却遭到了双方父母和丈夫的极力反对,身边的朋友也对张春华的选择表示不解,认为养猪太难听了,和本是毛织厂老板的身份背景极不相符。

 

【邹五仔:当时我觉得这个事情风险又大,又不是很干净罗,这个生意罗,也比较清苦,外面的生意比较干净,收入也大些罗。】

 

但张春华仍然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意向,在说服丈夫后,她便一个人带着打工挣下的资金回到了家乡,又在十字乡党委的担保下从银行获得了5万元的低息贷款,并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设想建起了一栋一千平米的猪圈。

 

【张春华:08年的5月份,当时外面的生意很不景气,到了8月份的时候已经是越来越到低谷,我就跟我老公讲,外面的生意不好做,养猪的时间虽然做得不长,但是我看见这一行还是很有发展前景,所以我就跟我老公商量,还是回来算了。】

 

0810,在张春华的鼓动下,丈夫邹五崽也结束了广东的毛织生意,回到村里与妻子共同经营猪场。养猪可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它是一种事业,需要经营和呵护、营养搭配、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为了学到过硬的养殖技术,大量的养殖书籍、央视七套的致富农经成为张春华每天必看的内容,闲暇时她还经常向县乡技术人员虚心求教,边学边试,有时还整日整夜地蹲在猪圈里,仔细观察生猪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边实践边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生猪疫病少、生长快、成活率高的饲养技术,去年11月,尝到甜头的张春华又扩建了一栋2000多平米的猪圈。

 

【张春华:我们农村有句老话讲,要想得猪钱,就要同猪眠,就是讲要想得到猪的钱,必需要对猪尽心,不讲要和它同吃同睡,要关心它的吃,关心它的睡,关心它的长,还有关心它的心情如何,猪的成长过程你必需是要保持开开心心的………,它的出栏时间也会快一些。】

 

心里想的是猪,手里忙的是猪,养猪成了她生活中最紧要的事情,为此她还摸索出一套“快乐养猪法”,每天确定一个时间段为小猪们唱一会儿歌,跳一段轻柔欢快的舞蹈,惹得小猪们跟着她的歌声翩翩起舞,并且一见到她就紧拉着她的裤腿不放。

 

【张春华:就是它跟人的感情比较亲近,它在产仔的时候才方便照顾它,它才不会攻击你,因为你跟它感情交流好了的话,它在产仔的过程或者平时打预防针的过程,它都会跟你配合一些。】

 

短短一年时间,张春华凭着走科技养殖的韧劲,在养猪事业中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从一个存栏猪不到五十头的小养殖场发展到仅母猪就达五十多头,存栏猪达500百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基地,2008年底夫妻俩仅卖猪仔一项收入就达三十多万元,村里人送给她一个绰号叫“快乐女猪倌”。

张春华养猪的成功经验,让许多同村的返乡农民工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前来取经的群众也是络绎不绝,每当如此,夫妻俩不仅将自己养猪总结出的经验向来访者倾囊相授,还帮助他们在村里建起了养猪场。

 

【张春华:我希望我赚到钱了,在养猪这方面,希望我的同龄人、同村人都能够进入这个行业,都能够从这一步走起,都赚到钱。】

 

在她的带动下,仅仅三个月时间,大塘背村的牲猪养殖场就新增了六家。根据这一情况,十字乡政府也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办了牲猪养殖培训班,邀请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免费集中培训。

 

【乐国辉:今年我们把牲猪养殖作为我们政府培育和扶持的一个重点产业,因为这些返乡农民工他们在技术上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差距,我们和县里头的相关部门衔接以后,成立了一个牲猪养殖的技术培训中心,现在乡里头办班己经办了两期了。】

 

有了县乡两级的大力扶持,还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指导,这些养猪大户的信心也就更足了,现在的大塘背村,到处是平地扩建猪场的感人场面。

 

【村民:她是我们村上第一个搞养殖的,我们跟她旁边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大塘背村支书邹: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大塘背的养殖事业,特别是对我们大塘背的经济发展,开了个好头,起了个好步,现在从广东回来的,听说张春华同志回来养猪致富了,抓到钱了,己经准备回来办养殖场的陆陆续续和我在联系的又有七八家了。】

 

大塘背村的牲猪养殖经验迅速在全乡推广,加之猪肉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养殖牲猪成为许多返乡农民实现再就业致富的首选,于是,乡里的牲猪养殖培训班有了更多的“学生”。

 

【乐国辉:我们现在培育的牲猪养殖户,他们基本上是返乡农民工,他们有年前回来的,有年后回来的,县里面的1号文件及时出台,为我们乡里头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和就业有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乡里头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对县委一号文件进行了大力的宣传。】

 

如今,十字乡的大型牲猪养殖场已发展到了15个,年出栏牲猪可达5000头以上,牲猪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大量的返乡农民工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剧,我县城乡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而十字乡牲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既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同时也为我县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上一篇: 综合新闻潇湘风情新田成功申报革命老区县
下一篇: 综合新闻特别关注湖南农业厅:湖南无非法转基因作物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