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让很多人觉得少了点儿什么,由于大部分快递公司从年前就开始放假,很多海淘族、“剁手党”忍了将近半个月,才找回了原来生活的节奏。不知不觉中,快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让人们又爱又恨的是,国内快递业一直都存在着暴力分拣、信息泄漏和服务态度差等痛点。
其实,对于快递企业自身来说,也面临着转型的关键节点。业内专家认为,受政策和经济形式影响,今年或将成为快递业上市元年。而在加速转型的过程中,种种行业痛点能否因此而得到改善,才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现状 民营快递争抢上市
谋划上市成为近期快递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去年,证监会披露了德邦物流的IPO文件,德邦物流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1.5亿股,但由于紧接而来的“股灾”使得监管层暂停了IPO,德邦物流上市计划陷入等待。去年12月,申通突然宣布借壳上市,打破了行业的上市节奏,也给同行们带来了压力。此前,圆通原定2016年下半年上市,但面对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格局突变,不得不将上市日程提前。
今年1月15日,曾因定制西装红极一时的大杨创世发公告称,将与圆通进行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圆通的实际控制人将成为大杨创世的实际控制方,而圆通也将成为大杨创世的子公司。
除此之外,其它快递公司也对资本市场趋之若鹜。全峰快递曾表示,要在公司完成第四轮融资后,于今年登陆新三板。据记者了解,其它几家快递公司如中通、百世汇通、韵达、宅急送、全峰等多家主流快递企业,也都有意冲击上市。
“2016年或将成为快递公司的上市元年”,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透露,今年下半年,还会有另一家快递公司上市,“但是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具体哪家公司不便透露”。
赵小敏表示,从上市的流程上来看,申通已经走到了等待证监会审批的一步。如果整个过程中,没人发现他们存在重大劳资纠纷、偷税漏税、重大公众投诉事件等问题,申通通过上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探因 竞争日益白热化
日前,国家邮政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快递业业务量将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远低于2015年的48%。这意味着,快递业的暴利时代已过去。
在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当下整个快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白热化。手握庞大包裹量的电商,借助强有力的谈判优势,让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快递公司一直呈现着亏利化、无利化和亏损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困惑的发展阶段之中,快递公司想寻求突围,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家快递公司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三年前,公司平均每完成一单快递业务利润基本在2元以上。2014年之后,这一数字逐年减半。“去年完成一单利润还不到5毛钱,分公司现在基本靠大客户维持利润。”
除了公司利润下降,快递员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上述公司一名快递员杨师傅介绍,他每天8点上班,几乎天天都要送到晚上八九点才能收工,而且基本没有休息日。另外,有些客户还会因配送不及时投诉,快递员就要因此遭受罚款。
分析 上市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
日前,圆通上海延吉网点老板因拖欠员工工资,被曝跑路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快递企业加盟制危机的关注。2015年12月,申通上海三林分公司就出现拖欠工资导致爆仓,快递堆积如山的情况。此外,中通、韵达等实行加盟制的快递企业也不时被曝加盟商“事发”而导致快件积压。
快件破损、客户信息泄露、服务态度差,是当下快递行业最为普遍的三个问题。处于洗牌启动阶段的中国快递行业,民营企业占据主导,而民营快递又大多为加盟商制度,这种制度的天然弊端就是,总部对加盟商管控能力不足。此外,国内快递公司在应对货量暴增时的处理能力,也跟国际先进快递公司有差距。公开资料显示,UPS、联邦快递等快递企业,对分拣员扫描文件、放置包裹、搬货、卸货等都有严格要求,企业文化也非常强调善待快件。
“加盟类快递企业总部与网点的利益共享机制应尽快建立,总部与网点应形成风险共担体系。一旦网点出现问题,总部必须承担责任,监管机构应对此予以公开,并对加盟制快递总部处以红黑牌制度,对其经营许可降级。”赵小敏表示,上市就是一把开启这一制度的有效措施。
赵小敏表示,要想达到国际化水准,快递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品牌认知度和客户影响力就必不可少。完成上市以后,所有的财务报表、财务数据都将实现透明。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上市后,快递公司的服务也必将有所改善。
原题:一单利润还不到5毛钱 民营快递争抢上市突围
[编辑:郑向秀] [责编:李旭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