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文学天地>> 散文两篇:《阳朔散记》《南山不老松》

散文两篇:《阳朔散记》《南山不老松》

时间:2009年12月2日 10:55,作者:脚山人,稿源:新浪博客,浏览次数:8745

 

阳 朔 散 记

 

前几天出差,公私兼顾,又去了趟阳朔。

阳朔,是桂林市辖下的一个小县,从桂林出发到阳朔,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若是你坐游船沿漓江游玩而下,也不过是四五个小时。

提起阳朔,便想到以前读过的一些诗句。唐代尚书郎沈彬诗云:“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好有意境;而爱国志士吴迈写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山倒映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更是道尽阳朔山水神韵。

阳朔山水美,阳朔人民富。由穷到富,阳朔人发的是旅游财。不说刘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大榕树”;不说那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的“世外桃园”;也不说月亮山上“蝴蝶泉”,蝶洞、蝶瀑、蝶桥、蝶山和蝶缘;光是“刘三姐水上公园”中张艺谋导演的、据说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为阳朔带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我不是第一次到阳朔。可前几次不是春天,就是夏天,冬天到阳朔,则还是第一次。

也许是今年天气好的缘故,又或是我们去时太暖和(摄氏12-22度),总觉得,冬天的阳朔,好像跟记忆中春夏季节的景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北国大地已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身处南方的她,山仍青,水仍秀,冬花仍灿烂,就连枫叶都还不怎么红呢!若实在要我找变化,那最大的,该是因为天旱的原因,漓江的水流量少了许多。

忙完一天的事,吃一顿正宗的“漓江啤酒鱼”,晚上便去街上转转。其它地方尽可不去,西街却是非去不可的。有人说它是“地球村”,也有人戏称其为“洋人街”。它虽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在西街,你要是见到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没有必要奇怪;那卖水果的普通老太太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是不足为奇的事;而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那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随处可见的洋人,满街的酒吧、咖啡屋,让人有置身异国他乡之感。可也就是这里,古老的中国元素正兴旺呢,君不见,红红火火的旗袍店旁,漂亮的村姑正坐在织布机旁熟练地穿梭呢;茶楼灯笼仍高挂,饭店酒旗随风飘;民间工艺品街头摆卖,卖草鞋的老头正悠闲地编织……中西方文化,在这条有着1400多年历史但却不足一公里长的小街上汇聚。

阳朔,古老而年轻!

                      南山不老松

 

小时候就知道一幅祝寿的名联,叫做“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直认为,流入东海的长江,一流就是成千上万年,那肯定是长流水了;挺拔苍劲的松树,南边山上一活就是几百年,应该就是不老松吧?

可到了海南,我才知道,那里不但有大东海、小东海,还有名副其实的南山――我国真正最南边的山了,而一种学名“龙血树”的,才是“真正的不老松”。

初见“龙血树”,是在南天生态大观园内。当导游在一座小亭旁,指着一棵貌不惊人,有点像野菠萝似的植物,说它就叫“南山不老松”,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我惊异得几乎嘴都合不拢了。这就是“南山不老松”吗?哪有一点老松昂扬挺拔的韵味?它与我心目中的不老松真是有天壤之别了!样子就一点儿也不像松树,既没有挺拔的树干,也没有伸展的树枝。一米余高的躯干已空心,只留下大半边,也许是移栽过的缘故吧,连枝桠都没有,又丑又短又干枯的躯干顶端,长着几簇细长的、状如麦苗的叶子,风一吹,摇头晃脑的。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

导游告诉我们:“不老松”学名龙血树,生长异常缓慢,它们每年增粗不足一厘米,几百年才长成一棵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在白垩纪恐龙时代即已出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树种,我国定其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目前,这种树已濒临灭迹,但在三亚南山一带却生长着三万株之多,主要集中于大小洞天旅游区,树龄逾千年的有两千多株,最长的有六千年以上。因其存活期限极长,常年郁郁葱葱,被民间美喻为“南山不老松”。
  “为什么叫龙血树?是恐龙的血变的吗?”有同行的小朋友问。

“龙血树受伤后会流出暗红色的树脂,就象流血一样。相传它是巨龙与大象交战时,巨龙血洒土地而生,因此得名。”导游答道。

原来如此!

离开大观园,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南山大小洞天景区。我也见到了更多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不老松。它们长在海边,长在石山石缝里,随遇而安。

我问导游:“不老松生长那么缓慢,它的质地也一定像红木一样好了?”

“恰恰相反。以前在人类看来,这种树是最没利用价值的。它既不能做檩条来建造房子,又不能破为木料做门窗、打家具,甚至当作柴禾都不行,只见烟生不见明火。”

没有利用价值,当然没人去管它了,难怪它能存活几千年。你见过存活几千年的红木、檀木吗?既使有,也肯定早被人想法干掉了。

忽又想到,既然没人管,它就只能是自生自灭了,它们的生命力那么旺盛,怎么可能成为濒危物种呢?

导游叹口气道:“说它没价值,是以前的事,现在它可是宝。你知道云南白药吧?跟云南白药齐名的是云南红药。云南红药的主要成分是‘血竭’,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特效药。‘血竭’就是从龙血树中提取出来的。以前我国不懂得提取,要从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进口,价格十分昂贵。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才发现可以从龙血树中提取这种原料,国产‘血竭’才得以诞生。”

我明白了:“从那时开始,龙血树就交霉运了吧?”

 “是啊!自从发现了龙血树的利用价值,就开始有人砍伐。据说因为效益好,改革开放后,生产‘血竭’的制药厂已有十多家,年总产值高达十几亿元,你说需要多少原材料?还有,龙血树又可以作为观赏类植物,移入盆栽。因为‘不老松’这名字好听,有延年益寿、保佑子孙的吉祥寓意,宾馆、酒店竟相抢购,使龙血树的市场价格也逐年上涨,盗伐、盗挖的现象屡禁不止。以前在村口路边到处都可以见到的龙血树,现在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我无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呀!

龙血树的“价值”,对于其本身来说是福还是祸呢?《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曾有“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的感慨,今日的龙血树若有思想,是否也会怀念以前那“没价值”的时代?我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滥采乱伐,终有一天,它们也会像华南虎等珍稀动植物一样,只能在“保护区(园)”里苟延残喘,时间一久,也最终会落个“只在影像图画里可以看见”的下场。

我还想,当有一天我们发现,像南山不老松这样的“寿树”也再“无寿”之时,是否会感到悲哀?后世子孙们,又是否会时常咒骂这些“吃尽祖宗饭,又断子孙粮”的混蛋祖辈?

上一篇: 下载园地其它资料岗位竞聘演讲(范文)
下一篇: 文化产业文学天地永州当代文学著作部分名录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