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文学天地>> 中国对联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

中国对联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

时间:2010年1月1日 16:11,作者:LXB,浏览次数:12295

 

    对联做广告自古有之。在广告招牌和商标中,镶嵌进一副妙趣横生、文笔优美的对联,能增添经营文化氛围,对顾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传说,宋都汴京郊外有个小酒家,门前招牌上贴有这样一副对联:

    “隔壁三家醉

    开瓶十里香”

    这副散发着酒香诗意的对联贴出后,京城里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纷登门造访。一副对联牵动了京城上下,遂使这个市郊酒店门庭若市,财源茂盛。

 

    清代初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京城的一个偏僻小巷里见到一家名叫天然居的小饭馆。素有题诗之癖的乾隆皇帝,不禁诗兴勃发,提笔便在招牌上填成一副文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这副妙趣横生的回文联当时成为誉满京城的美谈佳话。从此,前来观赏对联和进餐充当天上客的络绎不绝。乾隆的一副回文联使这家饭馆主人成了京都富翁

 

    据传,地处京津要道上的得胜口镇有家小饭馆。清朝末年,兵荒马乱,地保、流氓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们经常去吃白饭,以致这个小小饭馆连连亏本。镇里有个叫梅西的穷秀才,气愤不平。过年时,他给这家小饭馆写了副对联:

    “鸡鸭鱼肉撑死吸血鬼

    烟酒茶糖打发白眼狼”

    目不识丁的店主把它贴在门上。对联象除夕的鞭炮震醒了小镇,唤起了广大民众的义愤。从此,这群吸血鬼再也不敢登门骚扰、白吃白喝了。小饭店又兴旺起来。一副对联赶走了一群恶狼,招徕了顾客,挽救了这家饭店。

 

清代大书法董帮达,曾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剃头铺写一副对联:

相逢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骚首人

对联道出了顾客的心声,使人闻言颔首称是,欣然前往光顾,改变了这店的萧条冷落的状况。一副对联救活了一家剃头铺。

作为商业楹联,广告楹联,必须讲求辞章对仗,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方能打动顾客。

 

有一副美容店的题联是这样的:

十美容颜,五分造化,五分妆化

两倾品貌,一半生成、一半饰成

对仗工整、设词精巧。这样的对联悬之于美容店,对少男少女该有多大的吸引力!

作为广告楹联,还必须讲求设词的别致、含蓄。比如,有一副储蓄所的对联是这样的:

 

千百万户,户户皆是储户

七十二行,行行不离银行

就是一个成功之作。再如,某旅店对联云:


未晚先投二十八

既明早看三十三

也是一则绝妙的广告联。这副对联乍看有些古怪,其实上联隐嵌宿字(二十八宿)下联暗含字(三十三重天)实为一含蓄有趣的广告联。

 

再如,旧上海有家小有天饭店的门联是:

道道非常道

天天小有天

上联前面两个字作每道菜意,下联两个字,指每天都来此光顾。联语读来上口、品来有趣,格外醒目引人。对联是的。有时候,对对联中的奇闻逸事往往就成了最佳的宣传广告。

 

    传闻,在明朝嘉靖8 年,新科状元罗洪先与同僚乘船出游九江。邻船的一个船夫请他对个下联。罗洪先不屑一顾,船夫躬身施礼献出上联: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罗洪先看后苦思良久,难以答对。同行几位客僚也是面面相觑。从此,这位难倒当朝状元的船夫便以绝联舵手而闻名长江上下。而后,慕名前来观赏的,试对的文人墨客和过往客商络绎不绝。一句对联招徕了长江上下几千里的游客。这件事,成了广告史上的一桩奇闻。

 

    在现代,征联则是企业一种十分有效的扬名和促销的策略。在本世纪的 30 年代,上海产有一种三星白兰地酒。由于洋酒充斥市场,三星白兰地每况愈下,最后到了濒临关厂的境地。厂主为了摆脱困境,绞尽脑汁,拟出一条五月黄梅天的上联登在报上,高价征求下联。消息一传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过了不久,报社收到应答的下联几百条。最后中奖的当然是三星白兰地了。厂主故意在报上刊登中奖的下联,鸣谢社会襄助,一时间三星白兰地名声大振,销路顿增。

上一篇: IT行业配件维修笔记本维修项目:100元起
下一篇: 创业就业加工包装废料变酒精的技术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23年8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