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创业就业>>种植养殖>>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

时间:2010年6月8日 23:41,作者:邓祖利,浏览次数:1011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在我县新发生的水稻病毒病,2009年在我县龙泉镇、莲花乡、新隆镇、高山乡、十字乡、金盆圩乡等地发生严重。该病的病原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一种以白背飞虱为主要介体传播的病毒病。近年来,该病有愈来愈重的发生趋势,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20%~60%,由于该病目前无特效药剂可治疗,受害田块减产在20%60%左右。  

 

    一、症状识别。  

该病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于叶鞘内;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矮株”而颗粒无收。

  
    
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防技术措施  
     1
、抓好种子播种关  
    
秧田选择宜远离病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
    
做好秧田及四周杂草的飞虱防治。
     
适当增加种子用种量。

 做好种子药剂处理。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在种子催芽露白后进行拌种,其方法:杂交稻按每公斤干种子拌10%优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直接与种子拌匀,待药液充分吸收且即可播种。  
     2
、抓好育秧插种关  
    
加强秧苗期管理。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储备一定数量的预备秧苗,为因急补救作好准备。
     3
、抓好治虱防矮缩病。  

 4、抓好应急补救关。  

在杂交水稻栽后20天内,当大田已经明显严重发病,对丛病率超过7%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入泥而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或将储备秧苗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中,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其它照常管理。在较重发病的情况下如此措施具有良好的除病保产效应。           

上一篇: 综合新闻特别关注中国商品:国内咋比国外贵
下一篇: 工业产品合作代理美的太阳能诚招新田城乡代理商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