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初以来,在龙泉镇漆山里村附近的几个黑色大棚里,20多个工人冒着高温不断地忙碌着。这是亮达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菌种生产加工基地,该公司的创办人便是我县小有名气的残疾人企业家周火亮。
周火亮儿时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落下残疾。初中毕业后,他撑着双拐进了县服装厂学做裁缝,凭着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不到几年时间,他便成了厂里的业务骨干。改革开放后,他随潮流而动,下海经商做起了生意,并把业务做到了广东、广西。2000年,他看准煤炭加工的商机,在广西桂林办起了蜂窝煤厂。2005年,他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毅然决定回乡办厂,投入180余万元在龙泉工业小区创建了森达木业有限公司,购买了先进的机器设备30余台套,月产建筑、装修用实木夹心板1万余张。
木材加工是资源消耗型行业,随着木材资源的不断消耗,企业要做大做强几乎是不可能的。周火亮开始寻找绿色环保型项目,筹建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过市场调研和跟踪考察,他选定了广西省级重点扶贫龙头企业——桂林兴安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引进该公司的全生态云耳生产技术,于今年3月在骥村镇上槎村、龙泉镇漆山里村开辟了两个云耳示范基地,建起了占地14亩,拥有5个养菌棚的菌种生产加工车间,聘请工人20余人,发展云耳种植农户100余户。目前第一批菌种已生产完毕,10月初便可移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