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文学天地>> 浅谈旅游审美

浅谈旅游审美

时间:2007年12月15日 15:11,作者:谢 中,浏览次数:11017

 

游历山川,寻访胜迹,可以陶治情操,增长知识。然而,会看的看门窍,不会看的看热闹。由于审美主体的修养不同,得到的审美享受也大相径庭。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为什么同一审美客体,会随着旅游者修养不同的双眼,而变得“一景千面”呢?这是因为知识和修养不同,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遨游于美的长河,必须努力学习,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法国艺术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要发现美,光靠直觉而无一定审美修养和相关知识是难以奏效的。有了知识和艺术的修养,还需要有健康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多样化的,有高低之分,也有健康与病态之分。每个人的审美情趣都有其个性差异,这种差异除了先天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此,要提高旅游审美能力,就必须端正观点,培养健康的情趣,此外,旅游活动还需要良好的审美心境,一个人的心情的好坏,能影响他的五官感受能力,心境开朗,就会感觉敏锐,登山则情满青山,临海则意溢于海。反之,心境抑郁,感受就会迟钝,而心境愁闷,则可能失去审美兴趣。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旅游审美,寓美于游的传统意识。比如,孔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谢灵运的“山水有清晖,清晖能娱人”等等。至于近代现代的仁人志士流连景观,披奇抉奥,从探索自然、人文之美以志治情者更是所在多,方志敏烈士说:“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一世,令人称羡……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是令人羡慕之美。”至今仍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旅游审美的优良传统,无疑应当弘扬之。

新田有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只要我们加强审美修养,在游览欣赏活动中慧眼独到,就能够臻于情通万里,思接千载的高尚审美境界。则可寓美于游,寓教于游,从而丰富知识,升华思想,激发“旅游旺县”热情。

上一篇: 文化产业文学天地哪个喊你是新田人”之二十七《报纸哈给来卖废纸可不可惜?》
下一篇: 文化产业书报连载古洞风云录(连载九)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1 条)
匿名用户  旅游,是解决了温饱之后的选择(2007-12-17 19:37:45)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