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田新闻网讯(记者 唐人杰)新田县陶岭乡东山岭村的郑金玉是县里有名的种粮大户。从2009年开始,他开始将农民手中荒芜的400余亩农田流转过来种植水稻,连续5年被评为市县的种粮大户。如今,他又搞起了水稻和蔬菜轮作生产模式,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11月18日,记者在郑金玉的万家乐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看到,水稻收割后的田里种上了黄金白菜苔。由于这里的蔬菜富含硒元素,香脆可口,在长沙、广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很畅销。几十名农民在菜地里忙碌着,他们都是郑金玉从附近村里聘请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人每天工钱80元。由于离家不远,既能照顾家里,又可以抓到可观的收入,大家都很乐意来此干活。

农民正在采收蔬菜
郑金玉的基地主要从事水稻、烤烟、蔬菜种植。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他从2012年开始实施“稻菜轮作”模式,在同一片田里先种水稻再种蔬菜,一亩田当成两亩田用,产出效益翻了一番。
据郑金玉介绍,在2009年土地流转之前,这里基本上是一片荒土,因为到外面打工的人比较多,村民一般只种周边的田,单季水稻产值大约每亩1000余元,现在实行“稻菜轮作”,利润可增加到35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这样一来,农民的田不会闲置,周边的村民还找到了事做,他的基地每年利润也可达到30万左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但郑玉金说自己一年下来还是所剩无几。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合作社,建好种植基地,他每年都要把部分资金投入到对机耕道、排灌渠等基础设施的维护改造上去。仅今年就新建、改造了宽12米的引水坝一个、机耕道2000余米、引水渠1000余米,恳荒复耕农田100亩,已投入资金20余万元,再加上田租4.5万元,一年下来真正进到他口袋里的钱就只有几万元了。

将采收的蔬菜装车外运
郑玉金是县政协委员,这两年他的提案都是围绕如何扶持农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出的。他认为,只有加大对农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减工降本,提高抗灾能力,同时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才能帮助农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做大做强,进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