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体建设设计思路
重要部门机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数据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所有工作及其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既要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又能为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系统管理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
根据单位场地的现实状况,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初步设计如下:
第一个房间设置为接待室,约26平米,往下五个房间的面积都是一样大小,全部墙面重新粉刷刮胶,照明系统全部换新,往下重复部分就不再重复表述。
接待室靠里新装一个约4平米的洗漱卫生间,增加热水器和洗衣机,主要是为了方便24小时值班的值班人员,主要解决进水、出水、防漏以及主体抬升和台阶问题。靠为外接待区,布置六人沙发一套、茶几茶具一套、饮水机一台,紧靠卫生间设书报柜一个,其中一面挂装饰画一幅。
本次工程所涉及的所有窗户都采用物理防盗加电子防盗,数码摄像头监控进出人员,硬盘录像机采证储存。往下设置均同,不再重复表述。
第二个房间设置为值班室。在接待室和值班室之间设置门禁系统,原有的普通门拆去不用,换为智能电子门锁,所有的人凭指纹或密码开锁方能进入,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考勤。
从值班室开始往下的每个房间通通吊顶装修、精密空调控温、新风换气配合空气净化器装置,确保室内清新、无菌、环保。
值班室靠外设办公桌一张,放摄像监控系统的监视器一个;靠里设放杂物壁柜一个、单人床一张,壁上挂电视一台。里外之间设置一屏风,以保护隐私区。
第三个房间设置为视频会议室,中间设置为容纳10人的椭圆形会议桌,主席台设中控台,电脑主机和显示器设计为隐藏式,开会时可以隐藏,平常操作是又可以凸现。墙面设置大屏幕显示器,代替投影机作会议进行时的文字、图片和影像展示。
本房间的大窗户与两个过道门的墙面各布置一个行业专用文件柜,用来放置已经处理或等待处理的主要文件。
在第三、第四个房间的中间用防火防静电的型材和钢化玻璃进行隔断,在过道对应位置,设立带锁推拉门。
第四个房间设置为密码机房,这是一个重点保护区域。分三个区,靠里左边为接入区右边为电源区(包括UPS和配电柜);中间靠右墙面设置自动灭火装置,自动检测火警,一旦出现情况自动完成灭火;靠外为工作区。
接入区和电源区之间进行隔断,材料同上。
工作区和里面的区域进行隔断,开过道门,材料同上。
本区域铺设抗重力的防静电地板,且安置通气漏格。功能上突出接地、防雷、防静电、防火防盗。
第五个房间为内网机房和屏蔽机房,这也是一个需要重点监管的区域。
本房间不做隔断,参照第四个房间进行设计:本区域铺设抗重力的防静电地板,且安置通气漏格。设置自动灭火装置,自动检测火警,一旦出现情况自动完成灭火。功能上也是突出接地、防雷、防静电、防火防盗。
第二章 功能要求及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一、总体设计原则
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楼体承重、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电磁辐射等综合学科因素,本着满足美观实用、经济合理和易于管理的设计原则,能够满足未来五到十年左右的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系统等安全可靠运行的环境,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
l、建设单位对业务用屏蔽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8、《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
10、《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11、《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
1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1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SJ/T 30003-93)
14、《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BJ79-85)
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O243-97)
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TJ34-79 50222-95)
19、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
2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2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23、电磁泄漏发射屏蔽机柜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BMB19-2006
24、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BMB3-1999
25、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露发射防护要求 BMB5-2000
以上提供的技术文件中所列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国家规范如有停用或废止的,应以相应的最新版本为准。
三、系统设计要求达到的环境条件
温度:摄氏23度±1度(夏季);
温度变化率:<5℃/H不结露;
相对湿度:40%∽55%(开机);
地面高度:静电地板离地面300㎜。
机房高度:机房内净高为2.6米。
尘埃:机房在静态条件下,粒度≥0.5μm,个数<18000粒/dm3 。
噪音: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68dB(A)。
照度: >500LX,应急照明>50LX.
机房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45dB.
静电:机房内绝缘体静电电位<1KV。
直流工作地≤1Ω。 零地电位差≤1V
磁场干扰强度: 主机区≤800A/M
在交换系统停机条件下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s2。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系统的融合、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的方便,便于系统的局部变更与功能升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为了保证机器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机房环境必须满足交换机、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屏蔽、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接地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满足机房工作人员的卫生环境要求和对外的形象要求,机房的建设应具有节能、环保等超前意识。
四、关于室内装修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
机房区的吊顶、地面、墙壁都要进行表面装饰,装饰选用的材料必须全部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和GBJ45中A级标准。所有材料应具备环保、阻燃、无毒、防火性能好;安全耐用,不易变形,美观不变色;不起尘,易清洁,吸音效果好;防静电、抗电磁干扰等性能,机房色彩应淡雅,顶板、地板、墙面均为明亮、宁静的色彩。
2、地面
整个机房区域的地面均铺抗静电钢制地板和钢制风口地板,地板规格600×600×35mm,地板支架标高为300mm,支架要求与地板同品牌,要求地板颜色要一致,无明显的色差,国内一流品牌抗静电地板,地板规格为600X600X35mm,要根据主机房的设备情况做好机房承重改造和地板加固,要能达到承受UPS和满载的服务器机柜的重量,地板应符合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应按平整、耐磨、不起尘和易于清洁的要求进行装饰,机房内防静电地板需做等电位体。踢脚线采用不锈钢拉丝踢脚线。地板下做地面保温层及地面金属保护层设计。
活动地板下部作安装电源引线管槽及插座,线槽均应采用镀锌金属线槽,不得采用塑料或PVC线槽。
静电地板技术要求如下:
电性能 |
系统电阻:1×105 ~ 1×1010Ω. |
地板滚动载荷 |
364kg地板的板面变形<0.5 mm |
集中载荷 |
当压头加载364kg弹性变形≤1.5mm,
永久变形≤0.25mm |
极限载荷(集中) |
当压头加载1400kg地板不破坏 |
均布载荷 |
当每平方米地板均布承重4540kg时,每块地板弹性变形≤2mm,永久变形≤0.25mm |
冲击载荷 |
将45 kg沙袋,在1m高度落在板面25×25(mm2)面板上时,落点处表面变形≤1.5mm |
支架承载能力 |
2273kg卸载后,支座完好螺母旋转自如 |
板幅极限偏差 |
0.2mm |
地板上钢板厚度 |
0.7㎜ |
地板下钢板厚度 |
0.8㎜ |
地板重量 |
12.5±0.5kg |
3、天花板
整个机房区域均采用600*600*0.8铝合金微孔板吊顶,机房净空高度2.6米。吊顶内部要求作严格的防尘处理。
铝天花板要求选用无有害气体释放、表面平整、不易变形、便于拆装,A级防火,板面质量达到QB1561-92标准要求;
五、关于电气工程技术要求
机房采用市电和UPS不间断电源组合方式供电,计算机设备通过UPS电源提供电力,监控引1路UPS电源为供电。
全部布置UPS供电线路,采用地板下金属桥架布线方式,机房内所有墙插为市电供电;所有用电设备和供电线路均采用国产优质阻燃型铜芯塑料线,所有电缆严禁有接头、断头、焊点。
机房主干接入电缆设备UPS供电与市电供电主干要独立引入,设备主干电缆要采用三相五线制,设备UPS供电电缆采用50平方铠装电缆,市电供电主干电缆采用35平方铠装电缆,主干输出端要单独安装配电柜并加装防雷器,机房主干电源进线电缆采用、耐火绝缘、阻燃多芯铜电缆电力电缆,电缆截面须通过用电负荷计算后确定。配电柜后端各回路所有电线电缆皆采用、耐火绝缘、阻燃多芯铜电缆,敷设在相应的镀锌线槽或线管内。其中镀锌线槽引出的线路必须使用金属管保护,敷设后测量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机房内照度不低于500LUX,事故照明亮度不低于 50LUX。 照明灯具中有十分之一被设定为应急照明灯,正常情况下,这部分应急照明灯由市电电源供电,其作用同其它照明灯具;当市电停电时,应急照明灯具由经自动切换装置转换,由 UPS电源供电,维持机房应急照明。当市电恢复时,应急照明电源转换到市电电源上。
机房照明控制采用各条分段分组控制方式,便于使用控制。
配电柜的技术要求如下:
配电柜内部主体骨架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加工而成,UPS电和市电要物理分隔;配电柜应有散热装置。
配电柜内部配线应布局合理、整齐;在接线端口处不应露出裸露的导体。
配电柜设置内外两层面板,采用前开门形式,前门打开后元件不外露只有操作手柄,保证不会误碰导电体。
配电柜要求采用下进线方式。
配电柜内应有照明灯,并配置工作电源指示灯。
配电设备应具有中性线装置和保护接地装置。
配电设备保护接地装置与配电设备的金属壳体的接地螺钉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连接电阻值≤0.1Ω。
所有设备和断路器均应有铭牌和标签框。
各输入/输出回路的断路器分合状态、故障报警状态在监控系统中应可监测。
配电设备应具有防雷保护,应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40KA的限压型SPD,上端需要有空气断路器保护。
UPS输入端设备应具有防雷保护,应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40KA的限压型SPD,上端需要有空气断路器保护。
电源柜柜上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2682—1981的规定。
在总市电输入电源柜外单独安装1个电源柜,放置市电主干控制器和防雷器。
六、关于防雷接地系统
电源防雷应符合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4版)标准。设计、施工要符合气象法等相关法规。
电源防雷加装一、二、三级防雷系统。
活动地板的钢质支架相互连接,再与接地汇流排焊接连成一体,室内导线全部采用新型阻燃导线组,静电泄漏干线采用ZRBV-35mm2导线,静电泄漏支线采用ZRBV-4mm2导线,干线一端与大楼防静电接地点连接,另一端与机房接地排连接,接地排采用30*3mm铜排在地板下设置直流接地铜网,同时为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和防电磁干扰,所有机柜、上走线架、金属线槽、金属线管用静电泄漏支线全部可靠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为了满足计算机机房的防雷措施,在地面上铺设10*0.1mm铜网,作成网格状间隔1.2米*1.2米的防静电接地处理,考虑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采用共地的接地方式,大楼的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室外需要单独制作防雷接地,采用专业防雷模块地埋的方式;
机房防雷系统含检测通过费,建设完毕需要经过防雷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并1次通过验收。
七、空调和新风系统
机房采用恒温恒湿机密空调。空调设备要求:
*下送风上回风机型。
*空调选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压缩机置于室内机,必须具备低温启动功能。
*空调具有空气净化功能。
*采用电极式加湿系统。
*空调的风机采用免维护的直联驱动的直联风机,避免了采用皮带式传动风机造成的维护费用增加,现场调整困难以及造成二次粉尘污染的问题。当空调的空气过滤器出现脏堵时,为避免气流减少,机组能够自动提高风机转速,提高风压。
*空调滤波器:安装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液管外径Φ16×1根;加湿器进水管外径Φ6×1根;排水管管外径Φ28×1根。安装一台600m3/H新风系统。屏蔽室空调机组内取电,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线缆做屏蔽处理。
*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来控制机组,提供精确的系统监控及参数设定功能。正常使用的温度及湿度范围内,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2℃,湿度控制精度达到±2%。
*空调压缩机采用COPELAND 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室内风机采用可调速前弯叶片离心风机,静压可在0—400PA范围调节,风机与电机直连驱动;采用新式电子膨胀阀节流装置,具备来电自启动功能。
*具备RS232和RS485通信接口,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并能够实现远程、网络、楼宇等控制功能。免费提供通讯协议。
*空调冷媒必须是环保冷媒, 必须与现有全省SECFOX-SGM安全管理平台系统联动,否则废标。
*空调系统能够提供漏水报警功能,当机房出现漏水现象时能够产生声光报警,满足机房安全性的要求。
*空调寿命设计在7*24小时连续运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必须达到10年以上。
新风系统:设备选型要求效率高、阻力小、容尘量大、简易灵活安装、温度可调、组合灵活、更换滤料方便等。新风系统采用吊顶天花内安装形式,管道式送风,具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
八、机房消防报警系统
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采用七氟丙烷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其他辅助间采用手持式灭火;
*具有温感、烟感探测报警、气体灭火功能;
*具备自动、电气手动、机械应急等控制方式;
*与空调、配电系统联动控制;
*早期预警、延时、紧急停止功能;
*小型化,薄型,紧靠墙壁;
*灭火瓶置于钢质灭火柜里;
消防联动系统:
* 消防系统含检测通过费,施工方应保证在用户的配合下完成消防系统改造的申请、设计和施工,并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
九、机房环境集中监控
监控对象及内容:
*含电力供应系统、环境调节系统、报警管理系统等。实现对各智能设备或子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UPS监测、配电监测、精密空调监测、温湿度监测、漏水监测、门禁管理、
*电源质量管理:监控机房市电参数,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UPS管理:实时检测UPS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异常状态报警。
*机房空调管理:实时检测1台机房精密空调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异常状态报警。
*温湿度管理:实时检测主机房各个区域温湿度情况。
*漏水管理(非定位式):实时检测机房重点区域漏水、漏液情况。
*报警系统:提供现场语音提示报警、电话语音提示报警和手机短信提示报警。
系统性能:
* 系统应能监控具有不同接地要求的多种设备,任何监控点的接入均不应破坏被监控设备的接地系统。
* 系统设计应具有防雷配置功能,避免因引入监控系统而带来雷击隐患。
* 系统应能适应多种传输方式,不应对通信传输产生影响。
* 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0000h,监控系统硬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00000h,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0.5h。监控模块的机箱采用良好的接地措施,并具有抵抗和消除噪声干扰的能力。
* 系统硬件应能在各地通信机房提供的基础电源条件下不间断工作,恢复供电时,应能自启动运行。
* 系统应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和汉字支持能力;系统应具备故障分析及故障过滤能力提供准确的告警(告警准确率达到100%);故障告警应有明显清晰的可视可闻信号。
* 系统的测量精度要求为:直流电压应优于0.5%;蓄电池单体测量电压误差应不大于5mv;其它电量应优于2%;非电量一般应优于5%,开关量应100%准确。
* 系统在通信链路正常的情况下,告警响应时间应小于5秒,数据响应时间应小于10秒,命令执行响应时间应小于10秒。
* 监控系统的管理
性能管理:
监控中心在正常情况下应能显示其监控范围内的全部被监控对象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的画面。
告警管理:A、无论监控系统处于任何画面,均应自动提示告警,并具有现实和打印告警信息。所有告警一律采用可视、可闻声光告警信号;B、两级告警信号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显示颜色和告警声响(或语音);C、告警确认功能:告警发生后,操作人员可在任何画面按下确认键,关闭可闻告警声响,停止灯光闪烁(不关闭),故障排除后,恢复原色;D、紧急告警发生时,通过电话网自动拨号,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故障排队后,自动解除声光告警并通过电话网自动拨号,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解除信息。
十、综合布线系统
*机房内布线全部采用镂空网格式上走线方式布置。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六类FTP系统和光纤连接相结合的方式。
*投标单位提供的屏蔽六类铜缆布线产品必须为端对端同一厂家产品,数据点均采用六类元件,产品必须符合ANSI/EIA/TIA 568B标准。
*机房内布线按照每台机柜4条铜缆和10对LC-LC光纤3米尾纤进行设计,尾纤单模、多模需要根据光纤入户和交换机光模块情况合理设计,共计按照7台机柜设计。
十一、视频监控系统
在每个房区内安装1台静点半球型高清晰彩色摄像机、1台八路数字录像机,录像格式D1,24小时录像,时间不少于30天,吊顶安装,负责机房区主要出入口的图像监视达到机房内安全无死角的监控效果,机房视频图像要能够传输至2楼监控室。
监控中心电气及防雷要求:
*监控中心要单独安装配电系统,市电主干部分采用监控室内现有线缆,每个办公位1个回路,大屏幕及操作台采用UPS供电,由机房UPS输出电缆,并安装独立控制开关;
*监控中心防雷系统与机房防雷建设要求相同,与机房接地共地;
*监控中心所有电源和视频线缆都要用镀锌管进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