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1:一人全权支配薪水。
交由一个人(妻或夫),由她(他)全权支配所有家用,这种方式适合互信基础足够的夫妻。而拿到财政大权的配偶,不仅要有理财能力,更要有无私的精神。
模式2:高薪者提供部分家用。
例如先生只给固定家用,不够的部分才由太太的薪水贴补,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日常开销稳定的家庭。
模式3:高薪者负责所有家用。
适用在所得相差很悬殊的家庭。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开销庞大、又没有预先做好保障规划,家庭财务其实潜藏很大的风险。
模式4:设立公共家用账户。
由夫妻成立共同账户来支付共同开销,乍看是最符合公平原则,但争执也最多,问题出在“共同开销”的定义。
模式5:各自负担特定家用。
由夫妻各自负责特定开销,譬如先生扛房贷,太太负责一般家用。如果夫妻所得相近,各自负责开销的金额也相差不大,就能相安无事;但是若某一方支出的金额浮动很大,或是一方负担金额持续下降、另一方负担始终居高不下的话,夫妻间仍然会起争执。
模式6:各自负责理财目标。
譬如由先生负责平日开销,太太的薪水专作退休金准备,也就是先生负责达成短中期理财目标,太太负责长期理财目标,夫妻协力、专款专用,这种方式可让家用争执降到最低,但是双方都要有一定的理财能力,才不至于两头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