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场 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
选手简介: 门传喜,57岁,来自安徽,高中学历。出生于安徽农村的门传喜,曾经种过果树,办过养鸡场。1988年开始养蜂场。从1995年至今在全国八个省市做过养蜂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养殖蜜蜂的新经验。门传喜的创业梦想是打造笼蜂养殖的完整产业链。
选手项目陈述: 我带来的创业项目是一套新的养蜂方法,为此我还专门著有《门氏养蜂方法》。它把以前的“农户加公司”的养蜂模式变成了“农户加公司再加农户”,这样就能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蜜蜂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它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工具,所以蜜蜂产业是一个任何人都找不出毛病的产业。我的企业的口号是“服务服务加服务”,因为只有让农民多挣钱我们才能多挣钱。
现场回放
俞敏洪:我先站起来向你鞠个躬,你来参加《赢在中国》非常让我感动,你年龄比我们都大,但很多年都坚忍不拔地、非常努力地在做事,而且做的这件事是对别人很有好处的一件事。 你养蜜蜂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采蜜,是为了采蜂。你把蜜蜂卖到大棚里面去给蔬菜授粉。这样你就有了两个方式赚钱:一是你把蜜蜂卖到大棚去,二是你把养蜜蜂的技术教给别人,别人把蜜蜂养成熟以后再给你去卖。这件事实际上你8年前就开始做了,那么从你开始做这件事到现在,你的总收入有多少?
门传喜:加起来100多万。
俞敏洪:这么多年加起来才100多万,你有没有想过用其他的商业模式,比如你把蜜蜂送给大棚,然后从大棚的蔬菜收入里分成。
门传喜:这个方式不太好谈。
俞敏洪:比如说,我有一个大棚,跟这个房子差不多大,里面全部种了菜,需要你的蜜蜂来授粉,你把蜜蜂放进来,你大概要收多少钱?
门传喜:收200块钱,最多可以授4亩地。
(熊晓鸽:花200块钱,买了4箱蜜蜂,那还得去卖4箱蜂的蜂蜜吧,否则只有自己吃掉了。)
门传喜:不行,蜜蜂是没有蜜的。
(熊晓鸽:不给蜂蜜啊?)
俞敏洪:他的那种蜜蜂是不产蜜的蜜蜂。
门传喜:对,是一次性的蜜蜂。
俞敏洪:产蜜也很好办,再养一个狗熊就行了。
门传喜:其实在美国和加拿大几十年前就用这种方式了,但是我们落后太多了,没有把蜜蜂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
俞敏洪:我在美国最近也看过一个动画片,也是讲蜜蜂的重要性的,说蜜蜂们都造反了,它们不再传授花粉了,结果所有的植物都死掉了。最后,蜜蜂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对于这个地球是很重要的,于是又组织起来传授花粉。所以你做的是个功德无量的事情。
门传喜:我多说一句,希望大家都保护大自然吧。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消亡,人类只能活10年。
俞敏洪:这是肯定的。但是我再问您一个题外话,蜜蜂进了大棚传完花粉以后,蜜蜂就光荣牺牲了吧?
门传喜:是的,它的寿命就1个月那么长。
俞敏洪:我觉得蜜蜂很伟大,它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让我们拥有那么美好的世界。那你到《赢在中国》来参加比赛,是你看了节目以后自己想来的,还是被别人鼓动着来的?
门传喜:不是别人鼓动的。是这样的,我有一次正好晚上十点多打开电视看到了《赢在中国》,那天是窦大海36强进12强。我就跟我儿子说,我也想参加这个节目,但是他笑了,他说那都是高学历的人参加的,他并不相信我。但是我说话他也不敢太反对,后来他就说你去试试也行,就去那儿玩一下吧。我是这样来参加比赛的。
俞敏洪点评
我要对您表示敬意,你能来到《赢在中国》就已经是一个胜利了,所以能不能进12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你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创业没有年龄限制的象征,创业没有学历限制的象征,创业没有农村和城市区别的象征。还有19号选手,也是来自农村。其实我也很喜欢农村人创业,因为我在农村待了18年,也应该算是农民创业了。你有着农民的实在,踏实,勤奋,中国农民的美德在你身上都体现出来了。但你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没有经受过任何商业训练,也没有思考商业模式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可以赚大钱的机会都被你浪费掉了。因此,我觉得你从现在开始,就该找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来帮你经营这个项目,建立起好的商业模式,说不定8年以后你就会变成一个亿万富翁。但如果你还是现在这样8年挣100多万的速度,那总有一天,你的技术、思想都会随着你的老去而一起消失的。所以,我希望你能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谢谢!
第5场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
选手简介 许洋,29岁,来自广东,高中学历。曾经在政府机关工作,后来担任过业务经理,创办过家居饰品公司。2007年在广东佛山创办了一家便利店连锁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许洋的创业梦想是建立中国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
选手项目陈述 我带来的项目是:香佳丽24小时连锁便利店。我为什么要从事便利店这个行业呢?第一个原因,从便利店模式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来看,在中国目前这种日益增长的经济态势下,它的前景十分广阔,它将成为一种与大型商场和超市互补的必不可少的模式,估计市场营业额每年将达亿万。第二个原因,对比广东第四大城市东莞和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就会发现,这两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差不多,但东莞已有3000家连锁便利店,而佛山还没有一家,所以,市场的需求决定着我们的最佳进入时机。第三个原因,我们经营的香佳丽家纺产品在佛山已经有5年了,我们想借此进一步将香佳丽的品牌推广出去。我们的核心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学习的、创新而且有共同价值观的团队。我们总结出了便利店的发展战略:关键在选址,成功靠规模,发展靠创新。在未来的3至5年里,我们将定位在社区市场,力争通过连锁加盟开店500家以上,在未来10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辐射,达到千城万店的目标,谢谢
现场回放
俞敏洪:到现在为止,你总共为香佳丽连锁投资了多少钱?
许洋:总共投资了320万。
俞敏洪:是你以前做家居赚的钱吗?
许洋:不全是。其中有一半是贷款的,我把房、车全部都抵押了。
俞敏洪:你把自己的房和车都抵押了?
许洋:对,因为一开始需要投资200万。
俞敏洪:实际上,现在家居店还是能帮你挣钱的?
许洋:还可以赚钱。
俞敏洪:那你说,要用便利店换掉家居店?
许洋: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想换掉家居店是因为我需要整合我的资源。
俞敏洪:其实你要换掉家居店倒不是因为不赚钱,我觉得是因为你更加喜欢做便利店了。
许洋:可以这么讲。
俞敏洪:但是在我看来都是卖东西啊,都是需要面对顾客,所以在本质和服务方式上其实是一样的。
许洋:不是的。做家居产品我们是生产和销售一起的,而我觉得我的优势在于销售,所以说我选择了便利店。
俞敏洪:不是因为资金问题,或者是跟合伙人出问题了?
许洋:没有。我的合伙人就在现场,我们不会出问题。
俞敏洪:你有一些学习经历,包括在清华EMBA短期班学习过,能看出你是在主动地追求知识,但是你没有写你的学位。
许洋:我本来就没有学位,我就是中专毕业。我们家以前比较穷,两兄弟中只能有一个上大学,而我就是其中很遗憾的那一个。我1990年考中专时候的分数甚至比人家考高中的分还高,所以其实我很羡慕也很敬佩那些知识丰富、学位高的人。
俞敏洪:其实不用羡慕的,我认识的不少企业家都没有高学历,有些甚至都不是大学毕业。
许洋:可是,读过书的人,毕竟能较为正规地、系统地去处理问题。
俞敏洪:当然了,学位有的时候是有用的,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对创业带来限制,其实现实生活也是这样的,你能不能创业成功跟你的学位没关系,但跟你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看中你,包括你向我们《赢在中国》提了一个倡议书,要把“赢在中国”这四个字改成“赢在中国,畅想奥运”,你是怎么有胆量提出来的?
许洋: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支持奥运,因为奥运标志着中国的伟大复兴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都应该参与到奥运中来,包括我们《赢在中国》的选手,不光要打好比赛,也要做好人、做好事。
俞敏洪:你说的这些话没有迎合国家的意思吧?
许洋:没有。
俞敏洪:我本人认为,奥运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点而已,中华民族有很多点都在复兴。
许洋:因为奥运的受关注面比较广,所以我就写了。
俞敏洪:你是从四川到广东创业的,你觉得异地创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许洋: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孤独、无助。
俞敏洪:孤独?那你现在有家庭了吗?
许洋:有了。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太太,还有一个很乖巧的女儿。
俞敏洪:因为孤独,所以找个太太结婚了?
许洋:不是的,我找我太太的时候是我创业刚刚开始的时候,那时我们都在深圳打工,这样认识的。
俞敏洪:那她跟你结婚是看中你身上的哪一点?
许洋:她说她跟我结婚是买的期票,期权。
俞敏洪:把你当做期权,你太太跟我太太还挺相似的。我希望你太太这个期权能买对。提到你异地创业很艰苦,很孤独,那么你太太给了你什么样的精神支持呢?是拼命鼓励你吗?
许洋:是的,我太太是个很细腻的女孩子,她在我身边能帮我把细微的事情全都处理好。
俞敏洪:其实我倒很想知道你太太是怎么鼓励你的,不过今天就到此为止。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在简历中间写到,你的优点是有信心、有良心、有爱心,你的缺点是顾前不顾后、性格有点急。那么你认为这个缺点给你的创业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
许洋:不利于我的快速发展,因为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边打边守的过程,所以我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只要攻市场,而且要守住市场。
俞敏洪: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样把这个缺点改掉?
许洋:有,既然写出来了,我就要深思。
俞敏洪点评
你很有激情,也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四川人本身就很能吃苦,而且我相信你不是四川大城市出来的,而是四川农村出来的,所以你还有更坚强的意志,毕竟你的创业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是在异地创业。
但是你的意志和你的激情也透露了你的另外一个状态:你的谅解力不够。因为你着急,着急的话就不会去太多想问题,就会变成“该出手时就出手”了。当然,你一个人这样也不算是什么缺点,但是到创业以后越做越大的时候,你的谅解力就变成了你成功的基石。我在你的身上还没有看出来你的谅解力。我觉得随着你年龄的增加,你应该把这样的优势表现出来。我能看出来你做事很急于成功,比如连锁店一开就开了很多家,但是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别看很多企业家做事情好像挺容易,其实背后都运作了很多年,比如你看史玉柱先生现在很成功,但是他从创业到现在也已经十几年,都快接近20年了;我做新东方也做了14年,而且此前我还在别的机构干过两年,摸索行业经验。
你进入的连锁业实际上非常艰难,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要急事慢做,而这个要求刚好又跟你的个性相反。所以除非你能克服你的个性,否则对你来说这就是个考验,甚至你家庭的幸福和快乐都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我希望你能够把它们比较好地平衡起来。
第5场 道理不是讲出来的
选手简介 侯彦卫,31岁,来自山东,专科学历。出身于山东农村的侯彦卫,17岁进城打工,24岁回乡创业,开办了一家饲料公司。2005年第二次创业,创办了一家食品公司,现任该公司董事长。侯彦卫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
选手项目陈述 侯彦卫:我参赛的项目是无公害生猪的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以安全、卫生、营养的冷鲜肉为主,并生产低温和高温肉制品。我们的市场定位是满足出口并满足国内部分消费群体对绿色、健康肉制产品的需求。我们的销售方式是冷炼模式,采用直供、连锁、肉类专卖店等经营方式打响品牌。我们的优势是我们从安全饲料、良种仔猪、健康养殖做起,通过团队的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发展到拥有12万头绿色健康生猪的养殖基地,并力争发展到50万头的规模,真正实现从田园到餐桌的肉食品安全保障。我们的宗旨是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我们的使命是致力于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家庭吃上安全、营养的绿色猪肉。我们的项目实施之后,能带动2000户农民增收致富,能满足100万人一年对绿色生猪冷鲜肉的需求,能带动10万吨10个亿的饲料生产。
现场回放
俞敏洪:非常高兴,今天碰上的不是养牛的,就是养蜂的,就是养猪的,跟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有关系,今年农业项目还挺多的,确实很高兴,在农村从1岁待到18岁,也天天养猪。
侯彦卫:对,天天养。不是,从5岁开始,小时候都不记得了。
俞敏洪:你2000年注册成立公司,当时是饲料公司,你的注册资本1000万.
侯彦卫:自己是50万,2003年注的资。
俞敏洪:你到2003年就有了1000万。
侯彦卫:我们注了两次资,1000万可能是2004年、2005年。
俞敏洪:注资的钱全是你养猪赚出来的吧?
侯彦卫:做饲料做出来的,实际上我从1998年就开始创业,2000年成立公司。
俞敏洪:就利润转资本了,对吧?你的创业资本实际上只有50万人民币。
侯彦卫:对。
俞敏洪:从2000年到今天,7年的时间,你一共积累了多少资金?
侯彦卫:因为这是个传统行业,没有太大的利润,现在总资产3450万,但是负债30%。
俞敏洪:也就说你负债了1000万左右。你为什么不把1000多万还掉呢?
侯彦卫:3000多万是总资产。
俞敏洪:总资产,不是现金,那你现在现金有多少?
侯彦卫:现金我不清楚。
俞敏洪:董事长怎么能不清楚呢?每个月都有报表的啊。
侯彦卫:现金确实不清楚,我们还有一个总裁。
俞敏洪:董事长肯定知道。你下定决心要养到50万头猪,2007年通过各种方式你养了多少头?
侯彦卫:现在合作社已经达到了12万头,其中我们的仔猪4万多头。
俞敏洪:你觉得养到50万头需要多少年?
(熊晓鸽:3到5年,他刚才说。)
侯彦卫:我说个数字,全国现在6.8亿头猪,山东省是4700万头猪,泰安地区就有302万头猪。
俞敏洪:这个大数跟你的50万头猪没有关系。即使全国人民就吃50万头猪也都可以从你那儿出来。
侯彦卫:那不可能。
俞敏洪:你一天杀多少头猪?
侯彦卫:……
俞敏洪:现在你肯定没有杀到50万头猪。你现在有屠宰场?
侯彦卫:没有。
(熊晓鸽:他要那个钱,就要搞屠宰场。)
侯彦卫:为了屠宰场我已经做了多年努力,包括去年,我到全国最大的一个屠宰企业,做总裁,两个月,我为这个事情已经准备很久了。
俞敏洪:我在海南岛有一个朋友,就他自己的公司一年就能养大概70万头猪左右。如果你是养猪的话,你应该对这很了解。
侯彦卫:还不清楚。
俞敏洪:你不知道一个能养70万头猪的地方,我建议你先调研一下全国养猪大户到底有多少?
侯彦卫:在猪场建立之前我们就开始培训了,到广州东莞和杭州培训了4个月。
俞敏洪:问你一个可能不相干的问题,你是山东土生土长的,你觉得山东人做生意的优势和劣势在什么地方?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山东人的实在和憨厚。
侯彦卫:我的优势是我生活的环境适合这个行业。我很小就接触农村的环境,对农民比较了解,本身我现在也是个农民。我曾经离开家乡在畜牧局工作,最后还是回到家乡创业。我的经历是别人不可复制的。
俞敏洪:这些现在变成你做生意的优势了。坦率说,你从小在家乡,没有被城市太污染,现在回到家乡那么熟悉,对猪那么热爱,其实中国的养猪业跟老百姓的生活紧紧地贴在一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体现了你的优势。你在家乡一干就七八年,很了不起,那讲讲你的劣势呢。
侯彦卫:我感觉有时候脾气不好。
俞敏洪:我觉得做七八年,不管是饲料还是养猪,原则上应该做得比现在大,那么一定有某种东西挡住了你。
侯彦卫:我一开始做饲料就定位走向全国市场,但是2003年的时候,意识到这个路子走不通了。因为做饲料要卖给农户,你提供饲料,也得提供仔猪,也得帮着他卖出去,对客户要负责。所以要让农民养猪,怎么办?我们先育种,因为没有好的品种,仔猪品质太差,所以我们先建了种猪基地,然后通过合作社提供服务,让老百姓来养猪。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才实施,但是2006年就开始运作了.
俞敏洪:你在讲产业链,我想问你的是,你有3千多万的资产,但是我觉得也许你能做到3个多亿,我想知道是什么挡住了你往上,你别管国家的产业,猪肉每年都在涨价。
侯彦卫:没有涨价,今年才涨价,我所有的精力都投在养猪上了,从前年开始接触屠宰这一块。
俞敏洪:你已经有了100多个员工,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的员工对你的评价。
侯彦卫:有时候脾气不太好。
俞敏洪:跟平时打猪一样打人。
侯彦卫:那没有。我虽然是个农民,但是我不会打人,我会引进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
俞敏洪:你认为脾气不好会伤员工吗?我们对员工也有急的时候。
侯彦卫:我们的员工忠诚度非常好,走的很少。
俞敏洪:你脾气怎么不好,怎么伤他们,他们都不走。
侯彦卫:另外,我们所在的地理位置……
俞敏洪:就是他们想走也走不了,怎么欺负都没事。
侯彦卫:那不可能,我脾气不好,只是对工作的要求非常高。
俞敏洪:对事不对人。
侯彦卫:对事不对人。
俞敏洪:你有过伤害员工的经历吗?伤害以后去弥补吗?
侯彦卫:我脾气暴躁的时候,基本上99%是他感到确实错了,因为任何事情我不经过判断和分析,我不会去说。
俞敏洪:员工已经来认错了,并且已经感觉到自己错了,那你还脾气暴躁?
侯彦卫:他们不会主动来找我。
俞敏洪:你骂完了他,他脾气暴躁?
侯彦卫:我也不会骂人了,只是声音大一点。
俞敏洪:声音大不叫脾气暴躁,这个定义不对。史玉柱同志的声音很洪亮啊!
俞敏洪点评
19号侯彦卫先生,你做的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你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创业经验,整整7年做同一件事情,而且对事业热爱,否则你做不了7年。你的问题是,要把商业模式想得更成熟,把产业链如何连起来。
中国政府对农业是支持的,尤其对养猪业更加支持,你利用政府力量,或者说求得政府支持还是有可能的,因为猪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这不是把话说大,这是在说你要坚持做下去的理由。人能够离开人,但是吃猪肉的人就离不开猪肉。
你的表现很实在,这也是山东人民的一个优点。你表面上看脾气还是挺平和,回答问题并不是很急,但是我能看出你背后还是很急,想反驳,想把自己的道理讲出来。但是,道理不是讲出来的,你真有道理,一句话一个表情,你就可以把思想魅力展示出来。我估计你对员工也是这样,比如说员工跟你说什么,你非要把他反驳过去,这没有必要。你是老总,应该很大度。我们脾气也急,但是我们不伤员工,所以我建议你,声音高一点可以,但是语言伤人是麻烦的,语言一旦伤人以后永远弥补不回来,这是当企业老总最大的大忌。
另外,你得到了很多称号,我相信你一定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称号多了很好,但是,成大业者,他的名声和财富是自然跟着走的,不是你去追求的。你现在踏踏实实做事,把事情做成,名声财富就来了,把事业做杰出了,一切都杰出了。猪也高兴,你也高兴。
选择你是因为你对创业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