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真实故事
在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上,有一个名叫梅尔卡隆的小村寨,“守株待兔近百年,拾得野兔数十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神秘的土地。
1871年,梅尔卡隆还是个仅有7户人家的小村寨,人们靠种植果树和采摘野果为生。村民们一直遵守着祖辈传下的村规:天黑后,不可擅入村寨的密林,否则会遭到山妖的诅咒而家破人亡。但这条村规在1871年,被一个叫贝因沙的单身汉打破了。
这天日落后,贝因沙躺在破床上寻思:村民们天黑后不敢擅入密林里走一遭,看山妖能拿我怎么着!贝因沙在密林中转悠了两个多小时,走到了一棵参天古树下。这棵树约有20多米高,至少6个成年人才能将树合抱。
突然他发现在大树前正躺着7只野兔。贝因沙开心极了,他折断藤条将野兔拴住后趁夜色赶紧溜回了家。这时他发现这7只野兔并不是死兔,只是暂时昏迷。一周后,贝因沙决定再去碰碰运气,而这一次他带回了15只“昏睡”的野兔。
从此,贝因沙几乎每天都去拾野兔圈养起来,等到集市时去出售这批野兔。这种“无本生意”使贝因沙很快就富裕起来,并娶妻生子。村民们见贝因沙从不外出打猎却能出售成批的活兔,均感到奇怪。贝因沙忽悠村民们说,他得到山神教会说“兔语”,所以他每晚都去密林里“哄”一批兔子回家。
村民并不相信贝因沙的话,他们推选了三个胆子较大的壮男悄悄地随贝因沙夜入密林后,竟有两人被毒蜘蛛咬伤,另一人则被从头顶掠过的大鸟的翅膀“拍”到了头,当场吓死在现场。而贝因沙仍一如既往地拾回“一批”野兔,于是村民们只有相信贝因沙的“鬼话”。
贝因沙死后,他的儿子也继续去拾兔,儿子死后,孙子也继承了从贝因沙传下来的守株待兔的“专利”。据不完全统计,从1871年到1969年止,贝因沙和其儿孙共“守株待兔”约30万只左右。
由于贝因沙的致富经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披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经过历时一年半的调研,终于揭开了参天古树“谋杀”了数十万只野兔的秘密。原来,在这棵谋杀了数十万只野兔的参天古树旁长着许多被当地土著称为“酒菇”的山蘑菇,这种山蘑菇在月光的作用下会产生酒精类的物质,而这种美味的山蘑菇是野兔的最爱,野兔食用了能麻醉神经的山蘑菇是野兔的最爱,野兔食用能麻醉神经的山蘑菇后往往昏不择路,一不小心就撞上了这棵大树,这便是一棵树能“谋杀”数十万只野兔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