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如何产生
时间:2010年3月23日 11:26,浏览次数:7428
一线工人、新农村建设者、先进工作者……492位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组成了2010年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阵容,虽然他们事迹不一样,但依然传承和发展着老劳模的精神,以其伟大的抱负、高尚的品德、优良的风范、卓著的业绩行进在全省经济发展的最前列,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劳模精神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
那么,这492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如何产生的呢?
严格推荐评选程序,严格审核人选材料
7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对推荐评选范围、条件、程序、进度安排、表彰奖励以及人选结构比例、身份界定等进行了规定,拟表彰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00名。
此次通知的下发,标志着2010年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据记者了解,为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根据筹备工作实际,办公室设立了秘书组、宣传组、推荐组、审核组等四个工作组,明确了秘书组、推荐组由省总工会牵头,宣传组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审核组由省人社厅牵头,办公地点设在省总工会,并制订了筹委会办公室工作规则、推荐评选工作原则等相关制度。
同时,严格规定了推荐渠道,《通知》下发后,全省各级推荐评选机构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同级工会会同人事、农办等部门按照文件要求,遵循民主推荐、单位公示等相应程序,经各地评选领导小组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或市委常委会议审定同意,以市州人民政府或厅局级推荐评选机构名义向省筹委会办公室上报了推荐对象。
在推荐评选过程中,筹委会办公室还制定了“四个坚持”的推荐原则,即坚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来把握人选结构的原则;坚持尊重各市州推荐评选机构意见的原则;坚持尊重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且适当考虑全省平衡的原则;坚持充分体现五年来我省较有影响的重大成果的原则来指导做好推荐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推荐评选工作。
评选出各行各业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劳动者,是此次评选活动的着力点,因此筹委会办公室严格审核人选材料,对人选身份真实性和事迹先进性进行了严格把关。
各推荐单位上报初审材料后,筹委会办公室通过查阅简要事迹材料、查询工商注册情况、征询行业主管部门等方式对推荐对象身份进行了严格审查,共查出身份存疑人员71人,经各地推荐评选机构核实后调整身份失真人员25人,其余身份存疑人员均提供了工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出具的佐证材料。
同时,省筹委会要求推荐人选须经纪检、监察、计划生育等部门签署意见,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企业负责人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口计生等部门签署意见,国有企业负责人还要经过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签署意见,私营企业负责人还要征求统战部和工商联意见,并对县处级干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考察,最后在省级核查阶段,还要求省筹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对人选进行了复核,保证了人选的先进性。
492位拟表彰人选名单出炉
表彰大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省筹委会及其办公室积极组织、周密部署,制订了推荐评选工作原则,规范了推荐评选工作程序,并先后组织5次推荐评选工作会议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492人的拟表彰人选名单。
10月8日,办公室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人选身份结构要求,将原则通过的初审名单反馈到各地区各部门进行了公示,部分市州根据公示举报的核实情况,对5名人选按程序进行了调整替换。
11月7日,省筹委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正式推荐人选进行了审议,并要求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人口计生委等11个成员单位对人选有关情况进行了核查。
11月12日至16日,500名推荐人选在《湖南日报》等媒体进行了省级公示,根据公示期间核查情况,对违反计划生育等政策的8名人选取消了评选资格,并且不再予以替换,形成了492名拟表彰人选名单。
11月17日,评选活动的主角初步“敲定”。经基层逐级推荐申报以及活动组委会、评选审核委员会确认,492名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成为拟表彰人选。
据记者了解,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确定的492位拟表彰人选的程序中,综合考虑了时代、地域、行业代表性和事迹先进性,最终才确定了候选人名单。
在这492位候选人中,企业职工及其他人员221人,其中一线工人及专业技术人员138人,管理人员34人,企业负责人49人;农民人选111人,其中农民31人,农民工9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47人,乡镇企业负责人24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0人,其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52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9人,科研人员6人,县处级干部33人。妇女和少数民族人选占有一定比例,女性81人,占16.46%;少数民族51人,占10.37%。
各方人才汇聚,人选结构合理
此次劳模评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充分考虑各行业人员,确保人选的行业覆盖面。根据各推荐评选机构初报的推荐对象情况,筹委会办公室经过书面征求省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相对集中的部分行业或系统人员进行了适当调整。
调整后,推荐人选行业分布总体平衡,其中:农林牧渔业46名,占9.35%;采矿业14名,占2.85%;制造业111名,占22.5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1名,占6.3%;建筑业10名,占2.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5名,占5.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名,占2.24%;批发和零售业9名,占1.83%;住宿和餐饮业3名,占0.6%;金融业9名,占1.83%;房地产业2名,占0.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名,占1.4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2名,占2.4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6名,占1.22%;教育28名,占5.6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名,占4.8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名,占1.8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35名,占27.44%。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拟表彰人选知识层次更高,汇聚了各方面专家学者、各行各业拔尖人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选293名,占人选总数的60%,专业素质相对较高,具有高级职称的129名,占人选总数的2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