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下载园地>>行业讲座>> 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时间:2016年12月22日 22:04,作者:LHW,浏览次数:16013

  

虽然近些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基层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乡镇村医疗技术力量薄弱。一是医卫人员紧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甚至不能熟练操作现有设备,有的连基本的检测检验都不能完成,常规病症都无法治疗。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科室,没有按比例搭配人员。三是进人难留人更难,这里有受制于编制的情况,也有管理机制的制约。

(二)村级卫生室发展困难诸多。一是经济收入减少带来的村医心理落差较大。一方面,改革后实行规范化管理,基本上按完成工作量计酬,人均收入低。编外行医约束小随意性较大收入高,反过来影响积极性。二是缺乏集体经济的支撑,薄弱的收入,使得村级卫生室运转困难。三是脆弱的保障体系使得村医忧虑重重,无力承担医疗事故的赔付。四是多元投入带来的村室产权不明,给后期发展留下隐患。

(三)基层医卫服务质量亟待加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药品采购配送链有待提速,医疗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

鉴于上述情况,特作如下对策建议:

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遗留老问题,另一方面是因改革而使矛盾凸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它的公益性。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

(一)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要建立和完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引智、留人机制。缺编的,要分年逐步招录到位。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制订和健全相关政策,加快探索吸引医学本、专科毕业生到乡镇医疗单位服务的途径和方式。要鼓励乡镇卫生院返聘一些业务能力强的退休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开展诊疗活动或者坐诊,提高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社会认可度。要严格执行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真正拉开绩效工资档次,保证多劳多得。对长期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养、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二要加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进一步落实乡镇村医疗卫生人员轮训制度,采取在职教育、离职进修、轮岗培训等形式,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要出台政策规定农村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业务培训,培训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卫生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到高一级医疗机构上挂进修,县级医疗机构要承担起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培训任务。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将县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院指导医疗工作或开展医疗服务等作为职称晋升的前置条件,以暂时缓解乡镇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少、能力弱、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三要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切实提高乡村医生认识,转变其思想观念,使乡村医生充分认清自己的职责、作用。要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对未进入村级卫生室的行医人员滥用抗生素、过度医疗、大处方治疗等行为进行重点监督。

(二)完善服务体系,夯实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一要建立稳定合理的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机制。要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宜、规模适度的原则,加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想方设法申报项目,引入资金和技术,同时探索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途径,还要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的权属。村级卫生室产权如果不明确或者定性为私人财产,数年后,农村将再次失去标准化村室,并且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乡镇村医疗卫生行业社会公信度。一要进一步提高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培训,增强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素养,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基层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医疗服务管理年活动,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特别要防止因陋就简不严格诊疗、条件落后不规范诊疗等漏洞。二要科学制订药品采购、调配制度。要解决药品配送不及时,建议要探索建立以乡镇卫生院或者县级医疗机构为中间站的药品调配机制,由各村卫生室按时报计划,乡镇卫生院定期采购,当村卫生室药品不够时,由乡镇卫生院或者县级医疗机构实行中转调济、统一调配。三要建立和完善医疗风险防范体系和医疗事故处理机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村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诊疗行为,预防和减少乡镇村医疗风险;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建立医疗纠纷事件评价体系和处置预案,努力将医疗纠纷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四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在新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时要考虑就近同步规划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对养老服务的支撑,实现医与养的高度融合,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上一篇: 家居置业转让租赁华湘大酒店地下洗车场出租
下一篇: 综合新闻特别关注《咬文嚼字》公布今年十大语文差错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