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L65次列车从上海南站像箭一样奔向了广州。
2007年12月29日早晨,天色阴沉,雨雾蒙蒙,整个大地像裹了一层薄薄的纱布,只见轮廓,不辨核心。12号车箱卧铺上数位旅客起得很早,他们拉开窗帘欣尝一路风景,白云、碧水、渔舟、山林、草甸、田垅、水塘尽收眼帘。沐浴祖国南方大地晨雾中美丽的朝霞,景物在朝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电杆上纵横交错的电线、电缆真是“水里冒烟、旱地行船。”都没有引起众人眼球,引起兴趣的倒是几位铁嘴谈吐国际形势、天南地北无所不包。
他们中有位外憨内睿的“布衣学究”、耳聪目明的某大学教授虽年逾古稀,但谈吐学问高深,语句论据有理,众人爱听,他首先讲美国进攻伊拉克违背了公共道德,而自身也得不偿失,目的是想控制石油资源,搞得世界不安宁,遭到伊拉克广大人民的反对是理所当然的。
谈到春节运输问题,铁路客运,在始发站售出的站票、无座票应该打折才合理,还提票价上浮,当然站在铁路这个角度来看,票价上浮不是增加收入,而是分流到其它运输工具,减少自身压力。可是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想,他们只要走得了,既安全,又能按时到家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他们其中有买到座票在车上有偿出让座号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不是怪事,也是合情合理,农民工外出打工就是为了挣钱,当然挣钱就得吃苦,他们出让座号也是吃苦,在始发车站买到无座票,吃了苦没得到相应的补偿是很不合理的。汽车就更不用说了,车票上浮就是在农民工身上刮一层皮。农民工平常没有空闲回家,辛苦一年才回家团聚,你们还要在他们身上刮上一刀,确实不合理。怎么办呢?只好忍气吞声,忍痛让割!
上面虽然有政策,春运期间不准涨价有时文也发了,只发完了事,没人去监督执行,不但失去政策的权威还浪费了纸张和油墨,这又怎能谈得上为人民服务呢?
上午9点列车已行在“回雁峰”河谷盆地,油茶林中意外看见了太阳,早晨的太阳像给大地镀了一层金,展铺在错落有致的葳莛的绿海中,松柏的苍健,翠竹的婀娜,果林的蓊郁,荷叶的蓬大,被阳光映染在苍松围簇中的石砌门楼、庭院、楼阁更有一种独特的生动。这些晨晖下的美丽并没有引起众人的眼球,而专心致意地听。
另一位将要跨入不惑之年的作家,他虽然学历浅,但说话的知识不错,天南地北知识广博,由于他与人交流的声音和语句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充满自信的象征,使听众面对一扇诸如阿里巴巴含满珠宝的山洞。它那潜意识像音乐一样无法触摸,却已印在心灵深处。他还介绍了读书的方法:读圣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别致也。他说:事业有成的人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他们主要的优点就是抱着不怕失败,他们信仰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改革开放中不少农民泥腿子成了企业家、董事长、总经理,因为他们没有考虑许多,直往前冲,大胆实践,办事执着,事业成功。历史上也不少名人、政治家、军事家,田中角荣是位木匠成了日本首相,中国李自成、石达开、陈胜、吴广,就毛泽东也只是一位师范生而己,还有高玉宝成为著名文豪。
几千年前的明君都有微服私访,为什么现代的人却做不到,交通是先进了,想得一手资料却做不到很多正确的事都存在群众中。
所有单位的领导都是党员控管,难道非党员中就没有人材吗?有,比党员有才能的不在少数,想当官必先入党,否则你才高也要站在屋檐下。
旅客听了两位的谈吐,像是土地有了河流,深山有了虎啸,大漠有了驼铃,天空有了飞雁,单纯的底色上了灵动的色彩,便有了灵气,单调的乘车生活便有了生机。
还有一位三十出头、满脸堆满笑容的年轻人,他笑眯眯地也掺和进来,他说话硬朗,意志刚强,内心热烈,处事果敢,责任心强。他说:我是个生意人,我的逻辑,挣100元花40元,给婆娘40元,再投资10元,存款10元。
从生意经说:亏得起就赚得起,亏本学经验交学费,为什么亏,亏在何处,找出根本,不担心追求者,情感转移江山易主。可能这下笔生意就会给赚回来。他们谈到浓处,抢着发言,从醴陵开始谈,一直谈到郴州,那位作家差点误了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