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平同志先进事迹
陈和平同志谦虚好学,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为人低调、公道正派。二十几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办事,勤勤恳恳做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积极实践者,是基层工作的辛勤耕耘者,是甘为人梯,奋发有为的人民公仆。
一、勤奋学习,修身立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工作的指南,修养是为人的根本。作为一名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多年的基层公务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深深感受到肩上的压力和责任。为此,他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把修身立德作为做人做事的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工作中,他认真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人事工作、督查工作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几年来,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比较系统的阅读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理论,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实际,边学习边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进一步夯实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了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开拓进取意识,正确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第一职责就是努力为党和人民工作。 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是党和人民赋予给每一个公务员的历史使命。陈和平同志在25年的工作当中,工作性质不论从事教育工作、人事工作还是党务工作,自己职务不论是当一般干部、股长,还是担任副局长、局长,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是顾全大局,服从指挥。2007年下半年,因人事变动,人事局主要领导调任教育局局长,他作为副局长主持了近半年的全局工作。2008年元月,他又服从安排,无怨无悔、愉快地赴任县委督查室主任。刚到任就遇到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尽管业务不熟,人手紧缺,面对保民生、保稳定的巨大挑战,他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冰灾一线,狠抓工作落实。二是敢于吃苦,勇挑重担。2002年至2006年,在人事局工作期间,陈和平同志尽管已担任局领导职务,由于局里人员非常紧缺,按照局党组的安排,他还兼任国家公务员管理股股长一职,既当局领导,又当办事员,尽管工作任务重,但他毫无怨言。那几年,正值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凡进必考”机制逐步建立,每年组织的招考达十余次。他按照人事制度要求,严格按程序按标准,选调、招聘了大批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我县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三是勤于思考,办事果断。2003年全县事业单位改革,2006年实施《公务员法》等临时性工作中,他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委以重任,被抽调担任改革办或实施办任副主任。工作中,他坚持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给领导当参谋,有效地保证了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县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偿试,受到省人事厅的高度赞扬,改革经验在省市受到推介。四是亲力亲为,甘为人梯。2008年元月,陈和平同志刚调任县委办副主任,县委督查室主任不久,由于组织的关心,原督查室的业务骨干调离了督查岗位,这样,督查工作面临人才难以为继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他一方面安排两位年轻人从整理档案入手,了解熟悉情况,并指导他们学习公文写作,使他们很快就胜任了工作。另一方面他自己亲自动手起草公文,亲自带队开展工作督查,通过督查室全体同志的努力,2008年完成决策督查21项,专项督办315项,督查调研8次。督查工作在促进工作落实,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督查工作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以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自省、自警、自励。随着“凡进必考”制度的推行,陈和平同志作为人事部门考录工作的领导,他直接承办了县、乡机关,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公开录用,择优选调和招聘考试工作,据统计,近十年来由他负责招录、招聘的有千余人,而他没有利用职权违规办理自己亲威的招录手续,没有接受别人的馈赠,始终坚持秉公办事,做到了两袖清风。在县委督查室工作期间,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力求做到正人先正己,律人先自律,敢于拿起批评的武器,用严谨的作风,用铁的手段,推进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在年终综合评比中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坚持用事实说话,严格把关,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业绩评价导向,用实际行动维护县委的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