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人文景观>> 新田县黄埔生超过五十六个

新田县黄埔生超过五十六个

时间:2011年1月14日 21:54,作者:李旭斌,浏览次数:14328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新田县作为湖南省一个偏僻的小县,却就有五十六人陆续考入黄埔军校,并顺利毕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蒋先云,而蒋先云的出生地新田县大坪瑭村就有八个黄埔生


从第一期开始,陆续考入黄埔军校的新田籍学员有:

 

1蒋先云   湖南新田

2郑振华   湖南新田

3蒋铁铸   湖南新田

4刘云腾   湖南新田

5    湖南新田

6雷云门   湖南新田

7乐云岩   湖南新田

8宋廷钩   湖南新田

9宋卿湘   湖南新田

10     湖南新田

11宋肇勋   湖南新田

12    湖南新田

13蒋先萃   湖南新田

14文步血   湖南新田

15谢明浸   湖南新田

16杨怀超   湖南新田

17蒋希颜   湖南新田

18    湖南新田

19龍治成   湖南新田

20    湖南新田

21    湖南新田

22黃翰英   湖南新田  

23黃逢春   湖南新田

24蔣景昌   湖南新田  

25蕭飛熊   湖南新田  

26陳德勝   湖南新田  

27蔣希明   湖南新田

28    湖南新田

29彭振坤   湖南新田

30    湖南新田

31杨智崙〈欧阳珩〉  湖南新田县杨荣昌号转上庄杨家   (当时留下的通讯地址,下同)

32乐国屿〈佛之〉    湖南新田安达顺宝号转潭田

33陆镇球〈立人〉    湖南新田县骥村邮局交

34黄文臣〈知诚〉    湖南新田南正街致和堂

35唐时茂            湖南新田金陵信柜交唐国顺号

36陆国栋            新田县陆吉安堂

37谢荣汉            湖南新田县城北胡和南

38  策〈梦涛〉    湖南新田南门郑振兴客栈转

39廖幼松〈茂如〉    新田县南门正街萧复兴转

40伍家琪〈国桢〉    新田县南正街萧复兴转下漕洞伍家

41刘国鉴            新田北门李全义

42刘汉清〈志希〉   湖南新田县日盛号转 

43  川〈康伯〉   新田县北门谢家迳交

44  乾〈文郁〉   新田城内中正街萧复兴药店转陶岭墟萧复兴交

45陈德星〈兆吾〉   新田县东门胡友元栈转田头

46何德春〈陋之〉   湖南新田南正街萧复兴转石塘坊

47蒋湘英〈湘瑛〉   新田城内熊长泰转交大坪塘蒋宅

48何一愚〈勉之〉   新田县中正街萧复兴转东华镇桐木窝

49刘平凡〈镇东〉   新田县城南濂溪祠侧交

50蒋治英〈世堂〉   湖南新田熊长泰号转大坪塘

51刘雪非           新田县永合昌号转豪山

52欧国屏〈建侯〉   新田县南正街杨丰泰转

53曹希彬〈血锋〉   新田县城内刘八发号转油麻岭〈〉

54邓朝彦〈隽廷〉   新田中正街萧复兴转中和圩苏氏堂〈〉

55陈振先〈卓凡〉   新田城内正街萧复兴药材店转〈〉

56黄正中〈子庆〉   新田县知事署右侧黄宅

 

注:以上56名黄埔生,是从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名册中整理而来。因为同学会的名册也不完整,可能还有漏记的新田籍黄埔军校生,数字应该会超过56名。

 

 

附录:

历届黄埔军校招生情况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19243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6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
8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96日毕业,计449人。
    1925
71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1926117日毕业,计1233人。
    1926
38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104日毕业,计2645人。
    1926
4第五期开学,所分科目同第四期。1927720日转至南京学习,815日毕业,计1480人。
    
第六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1926
8月黄埔地区开学,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1929224日毕业者为718人。南京地区开学后收纳武汉分校、长沙分校、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共同学习。1929515日毕业,计3634人。
    
第七期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第七期黄埔部分因蒋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断学习。19285月复课。1930926日毕业,计666人。南京部分于1929316日开学,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4科。19291228日毕业,计852人。
    1930
5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19323月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并入后分两个总队(武汉分校学生为第二总队)。1933520日第一总队学生毕业,计305人。1125日第二总队学生毕业,计1240人。
    1931
36第九期学生入学(自该期起开始向黄河南北、边疆等地招生)。19345月毕业,计654人。
    
第十期学生分为两批,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第一批于1936616日毕业,共计940人。第二批于19371月毕业,计621人。
    
第十一期19349月开学,编为两个入伍生团。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1937828日第一团学生毕业,计605人。1025日,第二团毕业,计664人。
    1935
928第十二期学生入校。1111日并入要塞炮校学生。分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4个科。因抗战需要,该期学生提前于1938120日毕业,计740人。
    1936
8月在南京招收第十三期学生。1938916日于四川铜梁毕业,计1412人。
    
第十四期学生于1937年秋、冬分别入校,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11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669人。第二总队于19399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1510。第六总队于19391月毕业成都,计1520人。
    1938
1第十五期学生入校。1940721日于成都毕业,计1559人。另外代训空军学生272人。
    
第十六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10月入校,194012月毕业,计1597人,代训空军学生97人。第二总队于19391月入校,受训铜梁,193910月于铜梁毕业,计1629人。第三总队于1939年春入校。1940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65人。
    
第十七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0415日开学。1942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527人。第二总队于194056日开学。19411120日毕业于铜梁,计1374人。第三总队于1940713日开学,194221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030人。
    
第十八期学生分2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141日入伍。19432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600人。第二总队于19411125日入伍。1943108日毕业于成都南校场,计1237人。
    
第十九期学生于19425月入伍,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特别班、辎重兵、通信兵7个科。1945414日毕业于成都西校场,计902人。
    
第二十期学生于1944320日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通信兵、辎重兵、工兵6个科。1946年春并广西6分校学生入校。1946122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16人。
    
第二十一期学生于194513日在成都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战车兵7个科。其中战车兵科于成立较晚,延长1学期毕业。19471225日毕业,计2219人。
    
第二十二期学生于194877日在双流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6个科。1949212日毕业,计1538人。
    
第二十三期学生于1949年初入学,年底解放军兵临成都,该期学生提前于124日毕业。除少数师生空运台湾,其余被歼。
    
总计:41386人,抗战阵亡2万余人

上一篇: 综合业务求医问药经常锻炼的人比同龄人更显年轻
下一篇: 文化产业人文景观蒋先云、黄亨明与新田农民运动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6 条)
19楼 匿名用户  4刘云腾为新田刘家山人士,死于文化大革命期间(2015-4-17 11:49:47) 
11楼 匿名用户  刘汉清〈志希〉 只能查到他的信件是通过当时的湖南新田县日盛号转(2014-4-26 21:57:50) 
10楼 匿名用户  版主请查一下刘汉清〈志希〉是不是大坪塘乡枇杷窝村的,他好像是我大外公,解放后就无音信了。(2014-4-24 11:11:05) 
9楼 匿名用户  莲花乡的邱井辉也是黄埔生,他的黄埔同学录文革时被当权者烧掉。(2014-1-31 14:25:00) 
2楼 郑坚勇  版主您好! 请帮助核实郑逢昇 1934年黄埔高等教育班一期。不过他把籍贯写成桂阳。老家是石桥镇附近的,是不是清代把那里划归桂阳。(2011-11-7 15:05:19) 
1楼 匿名用户  请帮助查一下郑逢昇 新田石桥镇。 是黄埔高等教育一期的不过他当时籍贯写是桂阳。同学蒋希明等有许多新田人。毕业后参加了淞沪抗战。(2011-11-7 15:00:08)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