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人文景观>> 青春在为民服务中闪光

青春在为民服务中闪光

时间:2010年1月20日 16:59,稿源:新田政府网,浏览次数:6666


——记十字乡党委书记奉继勇同志

  “煤块投进炉膛,才会放射烈焰;青春献给人民,才会焕发光芒”。这是奉继勇同志的格言,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奉继勇同志于1974年10月出生,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被省委组织部选调到新田参加工作,大学文化。先后在骥村镇、县委组织部工作,2003年1月任团县委书记, 2007年9月,调任十字乡党委书记。
  奉继勇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和高昂的斗志,坚持以开拓创新和服务于民为宗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扎实肯干,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到十字乡工作后,出生农民家庭的他深知农民的不易和艰辛,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以乡为家,认农民为兄弟,勇挑重担,带领农民修路、整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夯实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把全乡农村基层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逐步改变了十字乡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局面,全面推动了该乡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抓牢“第一要务”发展一方经济

  十字乡地处新田县西南方,与宁远县保安乡鲤溪镇毗邻,是省定特困乡。奉继勇同志到该乡后,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理清了全乡经济发展思路,制定了“种植兴农、畜牧富农、项目助农”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带领党政一班人,狠抓特色产业带动整体发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努力打造地方品牌。
  烤烟一直是全乡的重要产业,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阻碍了进一步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化。面对如些现状,奉继勇同志带领党政一班人分村到组,因势利导,扩村增户,新增烟农60余户,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600亩增加到2009年的900亩,产量将近2700担,烟农户均纯收入超万元。同时,在大冠岭一带的几个村积极发展“本土”农产品,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利用本地能人创办顺康无公害蔬菜责任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扶持种植香辣600余亩,带动5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土鸭2万多羽,使农户明显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字乡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外出劳务收入一直是该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团县委任职的时候,奉继勇同志就提出了“三心工程”,即让在家的农民搞好培训“安心致富,外出的学好技术放心务工,回来的创造条件开心创业。特别是今年,奉继勇同志按照县委一号文件精神,把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头等大事来落实。经常深入各村,向农民工宣传优惠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返乡农民工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为他们协调关系,联系贷款、办证,为他们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切实解决创业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同时,乡里专门成立了农民工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实行专人专抓,齐抓共管。在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返乡农民工创业有了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得到了很大发展,该乡14位返乡农民工成为了养猪专业户,累计投入了近500万元,形成了大塘背、五通庙2个重点养殖小区,年出栏生猪2500余头。黄陡坡村的郭静、盘家村的蒋清红等人发展兔业养殖,创业起步初期年收入即达2万元。目前,十字乡的规模养殖业发展生机勃勃,已成为了一项长期的发家致富产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各村中成为了致富典型,同时带动了130余人就业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促进了十字乡原有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有效提高。中央、省、市的媒体多次对该乡进行报道宣传,奉继勇同志也多次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其中以返乡能人中培养村干部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夯实基础设施,改变落后面貌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十字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没有得到改善,行路难、吃水难、烧柴难,困扰着农民的生活。水电路等基础施设成了十字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奉继勇同志一到十字乡就把这项工作放到了首位。
  十字乡是全县乃至全市最有名的干旱死角乡,“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就是对该乡最生动的写照。因为水的问题,村与村之间纠纷不断,历届乡党委政府都为解决水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奉继勇同志到十字乡后,一切工作,以水当先,他怀着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的强烈事业心,率领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对十字乡的历史状况、现实情况、风土人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普遍征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博采众议,同时通过多方努力制定出了开发响水岩地下水的方案,积极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论证,国土资源部的各级领导也深入水源点实地查看,最后把项目列为了国土资源部的扶助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余万元,分三年建设到位。项目建成后,将解决一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十字乡群众盼望百年的梦想将变成现实。
  “新花渠道”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挖的土工程,经过长年雨淋水淹,损坏严重,已经很难发挥作用了,沿途的四千余亩稻田一遇降大雨便遭灾受损,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造“新花渠道”, 奉继勇同志一边主动找县主要领导汇报,一边跑省市,找有关领导联系,得到了各上级领导及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县委龚书记和唐县长亲自拍板和多次现场办公,确定为总投资1319多万元的“新田县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推进示范区”。现该项目正按照“示范工程、亮点工程、效益工程和民心工程”的要求全面推进,有望明年雨季来临前工程全部完工。这一工程的建成将全面改变9个村8000余人生产生活条件长期落后的面貌。
  十字乡村多地少,山高路陡,而且自然村分散,群众行路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对此深有体会,也吃尽了苦头,就连买生产资料都要比其它的地方贵得多,经销商还不愿意送货,关键就是在于路难行。水落脚的三个行政村,远离乡政府十五公里,投入了七十余万元实现通达,但由于存在矛盾纠纷,一直通不了车。得知这一情况后,奉继勇同志马上组织力量跨县联系宁远县鲤溪镇的领导和黄土岭村的代表与工程老板进行座谈协商,最终把问题圆满解决,保证顺畅通车,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随着通畅工程的整体推进,平源洞、乐聪、大塘背、胡志良等村的泥路全面硬化,“水泥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特别是现在的s323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乡村两级干部全力以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部门大力支持下,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牢记“两个务必”,尽职造福一方

  俗话说得好,“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着群众干”。 奉继勇同志深知,面对重大压力和困难,要建设“富美和谐新十字乡”任务十分艰巨。要改变十字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全乡干群苦干实干,艰苦创业。为此,他始终牢记着“两个务必”,自觉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始终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贴心。
  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奉继勇同志。在重要时节、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面前,他从来不含糊,身先士卒,果断处置,为十字的繁荣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凡是群众来反映情况的,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接待,面对面地抓好初信初访,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属于矛盾纠纷的,及时做好化解工作。对一些遗留性问题,能解决的,在权力范围内都予以解决。如本乡的79届兵三次到乡找乡党委书记,每次他都能坚持面对面地劝说,要求他们带头把精力放到经济发展和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上来,他反复耐心做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欧家山村一名叫周相玉的老人家,来反映粮补直补面积不相符的的问题,扬言还要上访找周强省长反映情况。他马上找到财政所和村会计进行核实,向他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解释,使他非常满意,并称赞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好书记。对于突发性事件,做到抓早抓了,坚持把矛盾隐患排查在基层,化解在基层。坚持在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在重要时节,如清明和“三月三”踩界,他带队在管家与宁远鲤溪龙神头村有争执的地里进行指挥。临时突发性事件,他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力量全力处置。两年时间里,他成功处置欧家山失火赔偿事件;成功化解中学住宿楼阻工事件;成功处置可能引发与宁远县际冲突事件等,消除了全乡发生的50余起矛盾隐患。
  工作哪里难做,奉继勇同志就上哪里。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关键在于对象户。作为党委书记和计生领导小组的组长,他带领计生组的同志从提高服务水平入手,通过积极开展亲情牵手活动,完善阵地建设,抓实四大手术,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做对象户的工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字乡的计生工作重新从低谷走向先进,使各项基础工作稳步推进。投入16万元经过改建的服务所面貌全新,功能完善,优质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四大手术清库工作成效显著,近几年每年一个台阶,今年突破百例,社会抚养费突破三十万元,都比上年实现翻番,有效地提高了全乡的计生工作水平,得到了市县部门的充分肯定。
  奉继勇同志始终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时时处处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 2008年元月下旬,一场50年不遇的冰灾降临新田,而十字乡是冰灾最严重的地区,罕见的冰灾,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光是电线杆就断倒800余根。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至2008年五月,连续五个月时间,奉继勇同志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哪里有困难他就赶到哪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抗冰抗灾,带领群众齐心协力,赢得抗冰抗灾的胜利。工作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工作作风得到了全乡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特别是为了能让大冠岭上的群众安心的吃上年夜饭,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一片漆黑,他带领乡干部职工8人去加油站买柴油,准备送到村里去,刚走在十字圩上,突然路边12根15米的高压电杆承受不了冰雪的重压,像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来,砸在离他们不到一尺远的面前,堵住了道路,当时大家都懵了,情况万分危急,过往车辆开始滞留。奉继勇同志沉着冷静,马上向县里报告,请求支援,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保证了道路畅通。

强化规范管理,狠抓队伍建设

  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改进干部作风,奉继勇同志制定了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并带头严格执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班子更加团结务实。奉继勇同志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每周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定期研究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同时,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全权负责组内工作,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独挡一面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内务管理更加规范。为节约开支,制止大吃大喝,奉继勇同志主持制定了《机关食堂管理和接待制度》,规定来人来客就餐由办公室协调在乡食堂安排,不得在外吃喝,而且严格按标准执行。车辆调用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并明确规定,离乡政府两公里范围内原则上步行下乡进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和感情。认真落实主要领导“三个直接不分管”,消赤减债16万余元。三是工作时间有了充分保证。严格推行“六天三晚”工作制,按天夜考勤,切实保证在乡工作时间和为民办事的时间,不管是晴天雨天,白天黑夜,正常上班还是双休日,都有足够的力量在乡村办事。每天早上和下午上下班实行签到。严格请销假,必须凭请假条请假,并交办公室备案,同时规定,一周内请假者原则上不得超过一人次。四是工作纪律更加明细。由乡纪委全权负责管理检查,在乡村工作时间一律不准打牌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一经发现,从重处罚,班子成员则加倍处罚。五是考核更加严格规范。实行“三结合”,即每月通报考核与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单项工作考核与综合工作考核相结合,驻村干部考核与村干部考核相结合。六是工作效果自我体现。每周一例会,办公室对上周干部职工出勤表现进行公布,各组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到人到村,组员就上周进村入户工作完成情况,逐一汇报,到了哪些村,进了哪几个户,办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和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各个组长对本组的工作进行小结备查,月底结小帐,年终结总帐。七是精神状态更加振奋。针对各自的爱好,分别成立了篮球队、羽毛球队和乒乓球队,确定专人组织,乡财政再紧也挤出了一点资金购买了运动服,在下午休息时间组织开展一些锻炼,加强沟通,融洽感情,振奋精神,较好地营造了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
  “制度落实好,关键看领导”。 奉继勇同志心里十分清楚,要树立自己的威信,维护自己的权威,服从自己的安排与调度,首要的问题靠自己扎实的作风感召他人。参加工作以来,从基层到机关,从机关又到基层,特别是调到十字乡这样艰苦的地方,他毫无怨言,埋头苦干。工作时间从不打折扣,休息时间同样坚守岗位,为全体干部职工当好了榜样。
  注重加强学习。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驾驭能力。2007年9月奉继勇同志刚从团县委调任十字乡担任党委书记,对农村工作不是很熟悉,他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耻下问,广泛找同事广泛交谈,不断熟悉农村工作,很快就转换了角色,适应了工作环境,全面掌握了乡情和乡俗以及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与思想状况。今年2-3月,受县委安排,他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第七期选调生培训班,担任班上的党支部书记。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结业时,还代表选调生全体学员作了总结汇报发言,得到了高度评价,充分展现了选调生和新田干部的素质和形象。
  发扬民主作风。注重在全乡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谈心通气活动,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重点做好对调动有想法和意见的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始终坚持民主作风,在班子中摆正自己的位子,认真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做到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工作上总揽全局而不独揽全局,坚持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集体决策的原则,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如对乡内干部职工的分工认真听取各分管领导的意见,而不是依自己的好恶和个人感情来安排工作岗位,尽力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从工作生活上支持关心干部职工,对他们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不袖手旁观,总是积极主动想办法帮助他们一道解决。作风上的民主、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使全乡干部职工心齐气顺,全乡上下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坚持带伤工作。今年10月24日,奉继勇同志在花塘村田间查看项目时,不慎将脚意外扭伤,右脚第二根脚趾骨拆。他住院治疗看到乡里的工作太多,任务又重,压力又大,只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强忍病痛,拄着拐杖到了乡里,他克服重重困难,带伤工作的实干精神,感动和感染着全体干部职工。
  青春在为民服务中闪光,理想在农村工作中升华。奉继勇同志,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用他的真情和行动,诠释了“青年楷模,公仆典范”的高大形象。

上一篇: 文化产业人文景观以赤子情怀服务百姓
下一篇: 文化产业人文景观恪尽职守写忠诚 情系医保暖民心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