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人文景观>> 恪尽职守写忠诚 情系医保暖民心

恪尽职守写忠诚 情系医保暖民心

时间:2010年1月20日 18:35,稿源:新田政府网,浏览次数:7087
 
——陈小军同志先进事迹
 
  他是一名基层单位负责人,他以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诠释着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他就是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县医保中心主任陈小军同志。
2002年,陈小军投身于医疗保险事业。多年来,他始终以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为已任,情系医保,心系黎庶。他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率领医保团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我县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为我县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医保中心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湖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永州市“芙蓉标兵岗”,医保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多年名列全市第一,被省市领导誉为全市医疗保险工作的一面旗帜。他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8年、2004年先后四次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1999年被评选为新田县第二届“十佳青年”,2006年被中共新田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要让群众都看得起病”
  2002年元月,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启动运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作为一项世界难题和新生事物,既无固定的模式,更无既定的经验。但陈小军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付重担。“努力发展我县医疗保险事业,要让群众都看得起病。”陈小军心中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启动之初,政策体系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办公条件艰苦等问题接二连三的摆在陈小军的面前。他既是负责人又是办事员,甚至还兼任着县劳动局办公室主任,许多事情需亲力亲为。医保政策的制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测算和调查研究。为加快进度,陈小军同志连续一个月吃住在办公室,饿了就泡上一包方便面,累了就在沙发上打一会盹。他笑称这种工作状态是“白加黑”、“5+2”,不分白天和黑夜,也没有什么双休日。就这样,他连一天都没有休息,始终沉浸在繁琐的数据测算和政策研究中,直至适合我县实际的医保政策顺利出台。
  新的制度运行了,一系列的新困难又接踵而来:怎样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疗保障;如何使无力缴费的困难群体参加医保…
  从公费医疗过渡到医疗保险的强烈落差使一些单位和个人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参保。为宣讲政策,他带领工作人员把全县大大小小的单位跑了个遍。2002年5月,为了解决某单位的参保问题,他连续三天蹲守在这个单位,找负责人交流、与职工谈心,讲得嘴角都起了泡,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仅用一年的时间,我县就实现了新旧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医保基金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第一年就在全市医保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并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进行推广。
  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制企业较多。由于部分企业资产未能变现或资不抵债,无力参加医疗保险,企业退休退养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迟迟得不到解决。长期以来,陈小军同志把解决改制企业退休退养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来抓。陈小军深知,不解决好这一弱势群体“病有所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买单。怎么办?只有向上争取。2009年初,得知中央和省里出台新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改制企业退休退养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财政补助力度。陈小军先后十余次赴省劳动保障厅汇报协调,争取省厅支持。2009年7月,陈小军约好省厅有关领导,准备在长沙组织召开一个我县改制企业退休退养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工作汇报会。筹备期间,他突发尿道结石,并发生尿血。医生要求其必须住院治疗,但陈小军清楚,这次会议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不顾医生劝阻,强忍病痛,又投入到紧张的会务准备中。最终会议圆满成功。然而陈小军却来不及庆祝,就因延误治疗病情加重而住进了医院。或许正是陈小军的这种精神感动了省厅领导,省里最终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是2008年的5.3倍,极大地减轻了县财政的负担,使得这些人员的“病有所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为表彰陈小军同志以医保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突出贡献,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全市就业再就业先进工作者”,是全市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医保人。
  在工作中,陈小军同志敢于担当,善于解决问题,从来不上交矛盾。2008年7月,由于改制资产未变现,氮肥厂退休退养人员医保费用没有及时到位,导致他们的个人账户不能划账。二十余名退休退养人员到医保中心询问,在得知原因后,他们执意要找政府领导讨问说法。陈小军迅速放下手上工作,耐心给他们解释县里的困难,并承诺72小时内予以答复。陈小军马上向政府领导汇报,并赶往财政局协调,两天后问题得到解决,一场即将发生的群体上访在萌芽中圆满化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陈小军的带领下,新田医保经过七年的不断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县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大病医疗互助、公务员医疗补助、特殊人群医疗保障、生育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格局。目前,共有334个参保单位共25693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261人参加生育保险,6821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征缴各项医疗保险费1.12亿元,支付各项医保待遇8532万元。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机制,杜绝医保基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确保了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医疗保险待遇稳居全市前列,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
  “小军主任,你好!感谢你对我们退休老同志的热情服务和尽心尽力,你的努力和敬业一定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的,并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与赞扬。”这是陈小军在2008年1月21日下午收到的一条短信,是一位军转退休老同志对陈小军同志真诚为民的充分肯定。
  陈小军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要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满怀深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于前来办事的人员,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他始终坚持热心帮助,耐心解答,真心服务,忠心履职,让群众希望而来,满意而归。
  2005年5月,为了妥善解决教育系统80岁高龄的参保人员徐声孝在郴州汝城的异地就医等问题,陈小军不辞辛苦驱车600多公里赶到汝城,与当地老干、卫生、医保等部门协调,妥善的处理好老人的异地就医问题。在得知徐老患胃病久治不愈时,陈小军主动与湘雅医院专家教授联系,预约给徐老看病。其后多次写信关心老人的健康和就医问题。徐老十分感动,写信给县委领导和新田媒体称赞“陈小军同志是一名热心肠的好干部”,县委、县政府领导均作了重要批示,对陈小军及县医保中心的服务质量作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批示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006年10月,县供电所改制后退休人员意外伤害保险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陈小军多次主动找到该所负责人协调,讲解政策。供电所领导为陈小军关心老同志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为退休职工解决问题。事后,这些退休人员及部分家属找到医保中心表示感谢,一位陈姓同志感慨地说,现在能主动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并向单位求情解决问题的干部不多了…不仅如此,陈小军同志还热心支持老科协工作,组织和倡导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由于陈小军关心支持老同志工作,2009年被县委组织部授予“热心支持老科协工作好领导。”
  医疗保险是一项爱心事业,“做一个坚守政策底线的慈善家”是陈小军从事医疗保险工作多年坚持的理念。陈小军经常在职工会议上强调,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群众满意。
  2003年,我县在永州市11个县区中首先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并全面实行24个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补助政策;2004年启动实施职工生育保险,保障了女职工生育期间医疗和生活津贴的发放到位;2005年,在全市率先降低起付线,提高医疗待遇支付标准,个人负担明显减轻,平均报账比例保持在80%左右,在全市11个县区中名列前茅;为解决一些困难群众无钱住院的问题,陈小军主动创新工作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先后为120余例医保特困重症患者办理医疗费用分段预先赔付业务,使特困参保患者能顺利就医;他还经常亲自下到病房进行医保政策宣传和用药就医指导,与临床主治医师协商治疗方案,要求医院尽量使用目录内药品,切实减轻参保患者的负担。
  对于那些治疗费用巨大、家庭贫困的医保患者,陈小军更是倾注爱心,每年坚持走访慰问医保患者数十次,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某中学宋老师于2004年4月被确诊罹患鼻咽癌,先后住院三次,花费巨大。由于病情恶化,必须作进一步治疗,仅凭宋老师的个人工资根本无法承受。2006年12月29日,陈小军冒着严寒带着政府领导的嘱托到家中看望宋老师,送去慰问金8000元。看到宋老师因治病已是家徒四壁,他不禁心酸泪下,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塞到宋老师手中。几年来,陈小军组织工作人员先后为11位贫困患者捐款达8000多元,其个人捐款1700多元。
  陈小军多次深入基层走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9年,陈小军先后几次来到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李子源村,为村里规划发展前景。为解决村里水渠淤泥堵塞问题,他积极组织医保中心党员同志参加义务劳动。当同志们看到满河淤泥犹豫不决时,他第一个跳进淤泥齐腰深的水渠里,拿起铁锹奋力把淤泥清上河岸。手掌磨出了血泡,泥浆溅满了全身,他全然顾不上这些。同志们被感动了,纷纷跳下河,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水渠疏通了,看到清澈的水流,陈小军开心的笑了,仿佛把刚才的疲劳忘得一干二净…
  看到周围群众有困难时,陈小军也是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他曾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县招待所一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直到他们百年千古;积极参加希望工程活动,结对资助大坪塘一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直至初中毕业。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陈小军经常告诫身边的同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小军深知,廉洁自律是挺直腰杆抓管理的资本。只有本色做人,廉洁谋身,才能获得不令而从的人格效应;只有勤政、廉政才能更加让人心悦诚服。
  从2004年起他就在医保中心严格落实党政正职“三不直接分管”的规定,从不插手网络设备采购、办公室修缮、系统改造升级等工程建设。坚持阳光政务,单位的开支、中层干部的选拔使用、各类评优评先活动等都张榜公示,从不暗箱操作。
  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始终以身作则,坚持不多花公家一分钱,对办公经费的节俭几近苛刻,连一支笔也不随便买;出差在外,不住豪华宾馆,不住单间,不请客…
  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不收礼、不吃请、不牟利。杜绝身边的人利用自己职务的影响办私事、谋私利。
  对于名利,他是那么的淡泊。每次单位评优评先时,他总是事先声明,自己不参与评选;当媒体要宣传报道他时,他一再拒绝。
  “公生明,廉生威”,在他的带动下,医保中心营造出风清气正、廉洁务实的工作氛围。
  “群众的感知是最好的行动标尺”
  服务是医疗保险经办工作永恒的主题。陈小军始终把服务当成一种品牌来经营,积极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坚持“群众的感知是最好的行动标尺”。在医保中心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热情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礼仪,积极推行“七个一”服务(“一站式”服务、一个咨询电话、一本涵盖所有医保知识的医保手册、一个简洁的服务流程、一个医疗保险信息网站、一个基层社区服务平台、一个急救药箱放置在服务大厅备用)。
  2009年,陈小军同志积极响应县委“作风建设年”号召,在医保中心引入自律量化管理,开展扎实有效的作风建设活动。出台和完善了《新田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内部控制文件体系》,进一步规范“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等,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从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管理,从管理人人到人人管理转变,营造人人自律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坚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强素质、树形象、创新高”、“尽主人之责、创一流服务、构和谐医保”作为工作目标。通过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争做五个方面的模范:即做高效务实的模范,做廉政守纪的模范,做艰苦奋斗的模范,做方便职工办事的模范,做环境优美的模范。变外部制度约束为干部职工内在素养,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保中心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全体工作人员打破上下班时间常规,坚持早上班、晚下班,经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不讲待遇,不计报酬,没有一个有怨言。每当工作与家庭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总是以工作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充分展示了医保中心这个团结集体的精神风貌。
  在陈小军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医保中心作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单位职工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办事效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被县作风办树为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其典型事迹先后在永州电视台、永州廉政网、湖南法制网等媒体报道推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已然过去,正如陈小军同志所说:“我们选择的事业是崭新的,既没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也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对于我们,只有今天和未来……”
上一篇: 文化产业人文景观青春在为民服务中闪光
下一篇: 文化产业人文景观殚精竭虑谋发展 踏平坎坷变通途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