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解读与预测
开放联盟创始人:王煜全
一、移动互联网的时机?
1、移动终端———普及智能手机使用。
2、网络覆盖不全———热点覆盖不够、热点管理不好。
3、功能支持———需要调用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持(标准化不够)。
二、智能手机未来发展趋势?
1、价格迅速下降、手机放量。
2、只有大品牌才能生存———单款手机上量的品牌。
3、预下载———流量不均匀,晚上没人用。
三、移动互联网陷阱?
1、档巨人的路———如:做一个功能比安卓强。
2、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大家都在做的,如:团购模式。
3、面向过去做开发———
四、移动互联机会预测?
1、闲事下载。
2、个性化服务SNS\P2P
3、影响力经济———如:订购式业务。
4、打造一个有活性用户黏度的平台。
五、如何才能做好移动互联网?
1、对无线互联网深入了解———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的预测。
2、对最新技术的灵活运用———
3、无拘无束的想象力———超越世界性的眼光。
六、移动互联的入口?
1、娱乐、时尚人群打开用户群。
2、你做不了时尚,可以做时尚的载体。
3、高端人群无法引入。
4、懂得时尚用户的心,
5、懂人性就懂营销。
如何寻找成功产品的突破口
奇虎360懂事长:周鸿祎
一、如何找到产品突破点?
1、放下自我,站在消费者角度,体验为王。
2、从用户体验做微创新(你还能帮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向同行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
4、找到用户用产品的突破点。
二、找到消费者的突破点?
1、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理由是什么。
2、用起来爽不爽。
三、如何做微创新?
1、找到价值观———用户至上。
2、用户数量对于网络创业第一位的。
3、不论如何与竞争对手竞争,首先必须保证用户体验第一。
4、做人气的生意,不要做人脉的生意。
5、找到用户的突破点,而非平台。
6、商业模式:产品模式(解决用户问题)———用户模式(用户群)———收入模式(创造收入)。
7、打侧翼战———侧面偷偷的进行。
四、寻求突破点的技巧?
1、把用户体验产品做到极致———不要做平庸的产品。
2、把产品做到简单,方便———做减法是战略,做加法是战术。
3、聚焦产品———
4、不断试错,持续改变,持续创新。
5、把有限的事情做到最好———不要什么都做
五、作为天使投资的意向?
1、看产品———能给用户提供价值。
2、看人———思想开放,胸怀大。
3、有合作精神。
如何打造完美的用户体验
创新工厂用户体验总监:吴卓浩
一、创新工厂提出的问题?
1、你的产品能满足用户何种核心需求,没有你的产品时用户如何解决该需求?
2、你的产品的规划是怎样?
3、你的产品的目标人群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人,打算采用什么推广方式获得早期用户?
二、用户体验?
1、用户可能不知道开发者对产品的定义,但他们知道你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
2、用户可能不知道产品背后的技术,产品的硬件配置,但他们知道使用的感受。
3、用户可能记不住产品的官方宣传,但他们会说“我妈妈用着不错,要不要给你妈妈试试”。
三、如何打造用户体验?
1、用户趋势———没有机会、能力拥有互联网服务的人成为新增用户,新用户体验需求不同———如:1岁小孩、80岁的老人、民工用IPAD ———新的使用情景涌现,使产品使用时间大大增减,间断而连续的体验 成为设计的重点———如:人满为患的场景、上厕所、音乐制作人在大山中、使用手机获得信息。 ———细分市场充满机会,“小众”不见得真的用户数量小,独特的体验 是切入细分市场的关键———如:如何准确定义用户、宠物在想什么。
2、产品趋势———用户的体验需求往往是多层次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掘和满足。 ———把超市商品制作成画拍二维码就可购买。
3、研发趋势———开发者与用户的视角不同———转换思维角度。掌握了用户体验思维,才能有效的为用户体验工作做贡献。———衡量用户体验需要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进行,各有利弊,相辅相成。———和用户一起做设计,让用户成为你的产品的贡献者、构建者、传播者。 ——— 馊创业、精益思维———以最少的资源、最快的速度,创建产品、以用户体验产品、持续改进产品。如:用白板或白板软件做初步设计比电脑快很多倍。 ———用户体验的质量控制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产品创新的全过程。 如:小米手机论坛体系。
四、未来移动互联网创业机会?
1、情感诉求上找机会。
2、用户的梦想、痛点找机会。
3、用户体验找机会。
4、用户互动---激发找机会。
5、老需求在新环境下的机会———如:把超市商品制作成画拍二维码就可购买。
五、用户体验质量控制体系?
1、开展用户体验工作。
2、快速设计、快速检验。
3、用户体验评审会。
4、数据、反馈。
六、企业如何推动体验设计?
1、建立体验设计组织结构。
2、创造体验设计办公环境。
3、建立体验设计激励机制。
4、建立体验设计工作流程。
七、小企业如何选拨用户体验人才?
1、选择具有分析、逻辑思维的综合能力的人才———心理测试题。
2、参加体验社区活动———如:UPA、UIRSS、IXDC、HIUED、UCDCHINA的活动。
八、如何解决产品体验设计分歧。
1、叫用户来做测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用数据分析来说话。
九、如何设计幼儿体验产品?
1、找到老需求的新解决方法———如:讲故事可以用父母录音的方式解决单独时间占用问题。
2、分析清楚新技术对孩子的健康影响。
十、如何解决用户体验评审意见分歧?
1、建立评价体系———让广大用户来判断。
十一、如何搭建体验设计团队?
1、建立产品设计团队。
2、请不懂产品设计的人来体验。
3、自上而下推动———重视培养。
微创新必修课
正和岛执行总编:金错刀
一、什么叫微创新?
1、是华丽背后很不起来眼的内容。
2、当产品人不是推动公司发展而是营销人推动一个公司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
3、以微小方式改变世界———光大是远不行的,只想和你深发展。
4、开宝箱里在放一个包厢———如:移动网页游戏。
二、产品经理是什么?
1、产品经理:调研者、设计者、运营者,更是产品的第一个用户。
2、市场调研———搜集用户需求。
3、确定产品功能———制定产品规划。
4、运营产品———产品更新。
三、乔布斯对“产品经理”的观点解析?
1、忘掉调研———因为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放在面前。
2、设计不是UI———而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3、运营———不是为了搞定用户,而是让他们掏钱。
四、360浏览器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1、普通用户对“安全”的重视。
2、精细化,360又做了女性浏览器,游戏浏览器。
3、网购首选。
五、猛犸浏览器为什么发展很好?
1、北大附中学生季逸超一个人开发。
2、独创的设计包括滑动手势进入任何收藏页,无缝同步阅读ICLOUD列表。
3、愉悦的操作体验。
六、海豚浏览器为什么发展这么好?
1、界面非常干净清爽。
2、手势:“懒人”专属浏览器,只需轻轻一划,彻底摆脱点击输入的烦恼。
3、应用扩展。
七、微创新之父普拉哈拉德——CK观点解析?
1、以“公司中心”型创新已消亡。
2、用户体验创新,而非技术创新。
3、消费者独一无二的经历能创造着巨大的价值。
八、如何深度理解顾客?
1、以“人性”为本。
2、深度理解“人性”———爽、上瘾———刺激了神经元。
3、亲自出手快速反馈。
4、MOT(关键时刻),真相来源于你和消费者的微小瞬间。
5、成千上万次微小的瞬间才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九、马化腾是如何设计产品的?
1、少即是多———口碑传播。
2、核心能力和速度。
3、如何在良好口碑下持续增加功能。
十、如何追求最佳方案?
1、反复斟酌,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十一、乔布斯:MOT三原点?
1、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摸透“人性”。
2、让一线员工更“海盗”———基于团队。
3、简单,简单,简单———信奉“烤面包机”哲学———抛弃繁杂技术路线,寻找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最直接路径。
十二、如何洞悉用户心理?
1、产品的人性———爽、好玩。
2、研究用户心理,就是研究自我。
3、傻瓜心态来体验产品。
4、逻辑思维,不如CE(用户体验测试)用户,感知趋势———数据不一定对,不一定有CE有用。
5、长期坚持看1000篇帖子或微博、100篇博客,做10个CE。
6、移情:将酣畅淋漓的体验移植到产品中。
十三、俞军的PM12条?
1、PM首先是用户。
2、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3、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4、关注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5、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十四、凡客的用户体验方程式?
1、公司基因:用户体验。
2、外包装盒。
3、退换货政策。
4、女装杀手:BRA-T。
5、隐形杀手:丝袜。
6、革命性产品:帆布鞋。
7、T恤衫风暴。
十五、凡客体背后:让用户的狂欢?
1、创新就是乱来。
2、形式永远比人强。
3、有所为,有所不为。
4、打破自我局限。
十六、如何打造爽的体验?
1、创新隧道:3000个创意———提出300个———能做50个小项目———组成4个研发项目———2个能上市———1个能成功。
2、微创新互动———做减法。
十七、周鸿祎微创新武器?
1、无心插柳:专攻流氓软件。
2、确立基因:解决问题最重要。
3、不起眼的创新:清理垃圾。
4、用户投票权,恶评软件投票。
5、关键之微:木马反击战。
6、没技术创新:体验。
7、微创新文化———像白痴一样去思考,像专家一样去行动。
8、用户体验原教旨主义。
9、通过浏览器变现:通过增值服务变现。
十八、心中要有“大我”?
1、价值观。 2、气势。 3、理念。 4、理想。
十九、为结果为导向的用户创新。
二十、如何进行数据拷问?
1、数据拷问可以告诉你方向。
2、帕累托效应:80%和20%的原则,找到20%。
3、腾讯T4专家组———数据挖掘的专家。
4、用户体验,快速迭代。
5、乔布斯给PM的遗言———提前搞清楚用户将来要什么。
二十一、商务社交的模式看法?
1、轻互动,高质量。
2、用户帮你找出来的。
如何做好产品
应用汇联合创始人:袁聪
一、什么是运营?
1、产品是生孩子,运营是养孩子。
2、互联网产品都是需要运营的。
3、同质化产品是强者获胜。
二、运营的分类?
1、内容为主,
2、社区运营,核心是运营用户。
3、渠道运营,实质是市场运营。
三、如何在运营之前做好愿景?
1、想做什么样的公司,希望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2、明确产品方向———抓住天时、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四、运营之前———了解什么壁垒?
1、技术壁垒。 2、运营壁垒。 3、数据壁垒。
五、如何确定目标用户是谁?
1、明确核心用户是谁?如:红色添香,白领;斯凯,核心用户低收入人群(农民工)。
2、他的需求是什么?
3、场景怎样?如:红色添香,白领多在白天用;斯凯,用户躲在晚上用。
六、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1、用户数据———用户量。
2、用户行为———转换率等。
3、用户满意度———活跃度、PV等。
七、数据分析的基础?
1、找到合适的数据指标———产品数据(性能数据、流量数据、全网访问情况)。 ———用户数据(地理分布、年龄分布、用户行为研究)。
2、数据分析———宏观数据(趋势数据、异常数据)。———细分数据
3、核心:可扩展的技术构架。
八、如何建立快速迭代机制?
1、迭代的目的一定要明确。
2、鼓励试错。
3、A/B测试———数据比对。
4、灰度测试———改版需要渐进进行。
5、核心:效率。
九、如何扩大下载量?
1、分发渠道建设———如:手机厂商、方案商、渠道商、门店、水货商、应用商店、其他互联网渠道、WAB网盟等。
2、渠道质量分析
十、开发者的关系?
1、内容的源头。
2、强化品牌。
十一、面向开发者的服务有哪些?
1、行业趋势引导。
2、内容引导。
3、身份认证。
4、内容审核。
5、机型适配。
6、内容推荐。
7、客户服务。
8、核心任务:流程建设。
十二、应用汇是如何做品牌的?
1、差异化———2G用户体验, 优雅降级———媒体化———开发者沙龙。 ———颠覆性的产品、革命性的用户体验、微创新。
2、口碑传播———内行人、联系人(关系面广——六度理论)、推销员。
3、跨越鸿沟———创新者2.5%——早期采用者13.5%——早期大众34%——后期大众34%——落后者16%。
十三、用户的问题?
1、海量应用如何选择。
2、地理位置服务。
3、个性化服务。
十四、应用汇是如何做产品的?
1、球球搜———个性化的Andriod应用推荐———基于用户位置、个性、时间提供不同的体验———海量应用,一键下载———长尾应用好比28理论。
2、有鱼平台———换量模式、应用推广。
3、支付不再是瓶颈———多渠道支付(短信代扣、支付宝、信用卡、充值卡)———快速支付(1分钟完成)———实时短信验证———应用内支付(避免频繁跳转)。
4、更多生产工具———分享、评论、社区等工具。
如何做产品设计
豌豆夹产品总裁:王俊煜
一、豌豆夹用户对豌豆夹产品的6个主要评价?
1、实用。 2、方便。 3、清晰。 4、易用。 5、简单。 6、简洁。
二、如何做好产品设计?
1、找到“用户的渴求度、用户的价制度、用户的可行度”共同点。
2、创业公司最早的机会是从自己身边找机会。
3、尽早尝试和验证你的设计。
4、大胆假设,小心验证。
5、设计必须具有创造性。
6、设计可以成为核心竞争力。
7、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8、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问题。
9、早期创业者可以依靠直觉来寻找设计机会。
三、如何解决产品风格分歧问题?
1、核心团队的默契。
2、自下而上自觉形成。
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四大靠谱路径
中国移动互联网联盟常务理事长:李易
1、拼爹———放下尊严。
2、布谷鸟理论———布谷鸟的蛋是靠其他鸟来孵化的,且把其他鸟蛋挤出去;如:边上班边创业。
3、行业应用———餐饮、医疗、旅游、保险、煤矿、夜店、汽车、航空等———如:IPAD点餐(信息化降低人力成本,财富差距的来源来于信息的不对称)、酒店放IPAD、煤矿救生船及LBS服务、航空WI-FI、车联网。
4、买身葬父———移动互联网做好了一个就卖掉。
解读互联网机会在那里
APP梦工厂商务总监:边明
一、APP梦工厂四大营销体系?
1、阅读。 2、应用商店。 3、电子商务。 4、娱乐工具。
二、无线应用产品的机会有多少?
1、无线应用存在的问题———应用多,但质量不高,分布不平衡———教育、健身、健康、体育、旅游等综合应用靠后———大量非娱乐、游戏行业对垂直类应用的开发及合作需求。
2、日常工作———怎样能为工作提供更多的便捷。
3、日常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需要又没有或品质一般的产品。
4、传统互联网———好的产品及内容的传统网站。
5、国外资源———国外优秀应用程序的借鉴与引用。
三、APP应用开发机会是如何给一个有准备的人的?
1、一个喜欢无线应用,有点胡思乱想但绝对没有疯的产品经理。
2、1-2个年轻有活力、追求时光完美的设计美工。
3、2个责任心强,有一定无线应用开发经验的研发工程师。
4、1个工作态度细致认真的测试发布工程师。
四、 APP建议和推荐?
1、高尔夫练习宝典(50万人群)———与高尔夫教学结合,录制挥杆动作上传点评分析———营收模式(广告投放、球具推荐、上传错误分析收费等) .
2、宝宝每日一拍———
3、万能阅读器———
4、减肥帮手———
移动阅读与无线媒体的新发展
VIVA无线新媒体公司副总裁:王洁明
一、传统媒体的突破尝试?
1、制作自有品牌客户端。
2、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3、与平台商合作。
4、成立独立的新媒体公司。
二、传统媒体做移动互联网媒体是如何盈利的?
1、广告模式。
2、电信增值模式,如:STORE,阅读基地。
3、付费下载模式。
三、VIVA的营销特点?
1、与用户非常近。
2、24h传播。
3、360度报道。
4、用户多。
5、精准化。
6、内容深化。
7、个性化。
8、随身化。
9、及时性。
10、人群聚焦———用户在那里———商业模式在那里。
四、移动媒体的竞争趋势?
1、电信运营商的传媒渴望。
2、互联网巨头的移动延展。
3、内容越来越贵,需要做UGC(用户自动上传好内容)。
4、推广难。
五、移动媒体的未来与方向?
1、多屏多媒。 2、兴趣订制。 3、社区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