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创业就业>>经验交流>> 看《三国》 学管理 建团队

看《三国》 学管理 建团队

时间:2009年11月10日 13:50,浏览次数:8295

      企业中层干部队伍举足轻重,员工作用力在其次。“正确的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素”。企业建立好管理模式,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后,就象一部组装好的汽车,而干部队伍就是驾车的司机。每个司机对车辆有不同的开法,有人爱惜车,一尘不染,也有人毁车,很少保养;有人平稳驾驶,也有人喜欢飙车;甚至有少数人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干部队伍的建立和培养,着重于素质和能力的甄别与思想教育。

      干部选任原则:企业干部所属的类别不一样,对其要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说,技术部门经理,注重其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在其次;而营销部门经理注重其公关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对企业内部协调能力稍差尚可考虑使用;而行政干部重点考察其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

 一、忠诚度与工作能力双重考虑原则

        企业干部按其忠诚度和能力可划分为三类:忠诚企业并有能力;忠诚企业但能力一般;不忠诚企业但有能力。还有一类人既不忠诚企业也没有能力是不应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毫无疑问,第一类干部是任何企业都愿意用的。第二类干部也依然有可用之处,可用于忠诚度要求比较高的部门,如财务部门,监察部门等。第三类干部要慎重使用,一旦失控,将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我们分别列举一些《三国》中的人物来表述这一原则。

      忠诚企业并有能力:如关羽(水淹七军)、张飞(义释严颜)、张辽(威震逍遥津)、甘宁(百骑劫魏营)等,无不能独挡一面并忠诚于本企业。

      忠诚企业但能力一般:如著名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廖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马谡。

      不忠诚企业但有能力:以魏延最为典型。暂且不论诸葛亮认为“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是否冤枉了他,在孔明眼中,魏延是有能力但不可靠的,一直控制使用。《三国》第一百零五回中记载,魏延已官至征西大将军、南郑侯(证明是有一定能力),诸葛亮死前仍对他不放心,定计斩之。

      既不忠诚企业也没有能力:从《三国》第七十四回关羽水淹七军来看,于禁的能力是不足的,不懂兵法,“大军屯于川口,地势甚低,虽有土山,离营稍远”,使关公有了可乘之机。被俘后于禁又投降,对企业不忠诚。曹丕掌权后“心鄙其为人”,是不能容忍于禁再担任中层干部的,使人羞辱于禁,于禁“气愤成病,不久而死”。

 

二、个人文化素质及家庭背景影响人品因素不可忽视

       如蜀国武将之关羽,.“乃天下义士也”,以其与刘备的生死之交和其忠义性格,是不可能为曹操所用的,所以曹操欲使关公加入自己的管理团队,并作了诸多努力是欠考虑的。张辽虽说也是“忠义之士”,但张辽和吕布的关系与刘、关之间的关系不能相提并论的,况且吕布已死,张辽才有可能被曹操所用。

       另如张飞,常“酒后暴怒,鞭挞健儿”,首先就不符合孙子“智、信、仁、勇、严”的为将之道,最终为部将范疆、张达所杀,这是提拔干部要引以为戒的。

 

三、干部之间的兼容性

       干部之间在企业内部均代表本部门,常常先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因此,干部之间的矛盾杀伤力较大,常会造成部门之间不配合,甚至相互拆台,给管理增加难度。

      袁绍手下谋士、众将矛盾重重,本人在系列文章中已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三国》中还有这方面的例子,就是“入西川二士争功”中的邓艾、钟会。此二人先因邓艾手下诸葛绪兵败产生矛盾,“会乃将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任晋公发落;随将绪所领之兵,收在部下调遣”,这显然触及了邓艾的部门利益,邓艾认为:“吾与汝官品一般,汝安敢妄自尊大耶!”。自此二人互相拆台,被姜维利用,险给魏国造成重大损失。

 

四、领导属下的能力

      干部是部门的带头人,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行政部门,部门经理的重要责任在于管理,如干部业务能力强而领导能力较差,不能服众,会成为光杆司令,不利于调动该部门的积极性。

       从水淹七军我们还可以看出,于禁领导下属的能力很差,庞德根本不服从其管理。相反的例子是张辽威震逍遥津时,可以很好地领导李典和乐进共同抗敌。

       另如诸葛亮观姜维带兵评价道:“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对姜维领导部下的能力评价极高。

 

五、避免大才小用和小才大用

       大才小用从表面上看企业是划算的,其实不然,往往会使干部感到怀才不遇,心生怨恨,反映在工作上就是消极怠工。刘备初期使用庞统作耒阳县令是典型的大材小用,庞统“终日饮酒,不理政事”,典型的消极怠工。最后刘备拜其为副军师中郎将,庞才肯为其所用。

       小才大用是干部素质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人职不匹配),但由于特殊情况又不能不让其上岗,这只能是应急的举措。小才大用的后果往往是给企业造成损失,如前面提到的《三国》中的于禁与马谡。

 

六、“功者奖,能者职”的提升原则

       严禁对企业有重大贡献但不能胜任干部工作的人晋升职务。很多企业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不是重奖,而是晋职。如其不能胜任,出现人职匹配或组织匹配上的问题,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如《三国》中的于禁和马谡,均出现了人职不匹配和与副手之间的组织不匹配问题,都给本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七、越级提拔须经过长期考察

      象刘备仅凭司马徽推荐,没经过任何考查就拜诸葛亮为军师的实例不多,那需要极大的魄力,并要冒极大风险(怎知遇见的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越级提拔,将使被提拔干部的一些上级变为其下属,被提拔的干部如不具有较高的领导能力,会使自己和企业的管理同时陷入尴尬境地。

      象吴国的陆逊,是经过较为长期的考察,才被孙权拜为大将的。阚泽推荐陆逊时说:“此人名虽书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孙权也赞同道:“孤也素知陆伯言乃奇才也”,这就是考察的结论。

 

八、慎用投资人亲属担任干部

       一些家族式企业,在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后,投资人往往派自己的亲属担任部分部门经理职务,这是一种低效的干部配置模式。也许投资人感觉到内举不避亲,自己的亲属能够胜任这一职务,为什么不用?这种模式至少有三种弊端:其一,职业经理人感到投资人对自己不信任,部下存在着抗命的可能;其二,在同级干部中,亲属干部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同,显得异类。即便亲属干部有能力胜任职务,别人也常常联想到裙带关系;其三,一旦亲属干部工作失误不得不免职时,负面影响较大,也影响投资人威信。

        《三国》第七十二回有这样一段描述,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曹操令儿子曹彰引兵五万讨之。临行时对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但现实和《三国》中用自己亲属担任干部的负面例子比比皆是,如系列文章谈过的孙权侄孙孙韶。

上一篇: IT行业网络通讯常见手机解锁方法及代码
下一篇: 创业就业加工包装选购旋耕机械时应注意的事项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