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发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大厦的窗帘。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说明: 我们处理问题,若能透过重重迷雾,追本溯源,抓住事物的根源,往往能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就如杰弗逊大厦出现的裂纹,只要关上窗帘就能解决几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这是那些专家始料不及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真的能关上你的窗帘吗?
我国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走进饭店要了酒菜,吃罢摸摸口袋发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到了,他也进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帐,我就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菜,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哑然失笑。笑过之后,你从故事中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启示之一: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启示之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因为我们的动作姿势,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 启示之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两种选择 : 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 老鹰开始飞翔。 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 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在泰国曼谷,清晨酒店一开门,一名漂亮的泰国小姐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早,余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余?""余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我心中很高兴,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早,余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余,你也背了上面的名字,怎么可能呢?""余先生,上面打电话说你下来了。"原来她们腰上挂着对讲机。于是她带我去吃早餐,餐厅的服务人员替我上菜,都尽量称呼我余先生,这时来了一盘点心,点心的样子很奇怪,我就问她"中间这个红红的是什么?"这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小姐看了一下,就后退一步说那个红红的是什么,"那么旁边这一圈黑黑的呢?"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说那黑黑的是什么。这个后退一步就是为了防止她的口水会溅到菜里。我退房离开的时候,刷卡后他把信用卡还给我,然后再把我的收据折好放在信封里,还给我的时候说,"谢谢你,余先生,真希望第七次再看到你。"第七次再看到,原来那次我是第六次去。 3年过去了我再没去过泰国。有一天我收到一张卡片,发现是他们酒店寄来的,"亲爱的余先生,3年前的4月16号你离开以后,我们就没有再看到你,公司全体上下都想念得很,下次经过泰国一定要来看看我们。"下面写的是祝你生日快乐。原来写信的那天是我的生日。 这种优质的服务无疑赢得了一个顾客的心。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陪不是地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 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出去。 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土,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一点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每个人都点头笑了,对这餐馆增加了许多好感。往后的日子,他们每次 见到这位服务小姐,都想起他‘理直气和’的理论,也用他们的眼睛,证明这小姐的话有多么正确--- 他们常看到,那位曾经粗鲁的客人,和颜悦色,轻声细气地与服务小姐寒喧。 启示: 我们往往欣赏“理直气壮”,却往往忽视“理直气和”的绝妙之处。常言到:有理不在声高,更何况你是否有理呢?反过来,对于别人的无知、粗鲁,我们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好呢,还是“以柔克刚”呢?别忘了:要用气和交朋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 “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 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 ”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 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能的态度。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攻占特洛伊城奋勇作战之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阿吉里斯,在一声悲凉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这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这是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曾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吉里斯全身唯一的弱点。母亲造成的这唯一弱点要了儿子的命! 〖寓意〗由于局部细微的弱点而导致全局的崩溃,就是这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质量管理也同样如此。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与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都密不可分,一个零部件装配的失误,就可能给整个企业带来巨大甚至致命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全力把好质量关。“零缺陷”管理就是对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管理创新。
有一位讲师于压力管理的课堂上拿起一杯水, 然后问听众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听众有的说20公克,有的说500克不等,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着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拿的更久,所以,各位应该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的放下并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久。」 这就像我们于职场上一样,我应该将工作上的压力于下班时放下而别带回家了,回家后应该好好休息,明天再拿起压力,如此我们就不会觉得压力的沉重了。
有一对兄弟,有一天他们出去爬山,然后一起回家。 他们的家住在八十层楼,他们一人背着一大包的行李回家,却发现大楼停电了。 于是哥哥就说:弟弟,我们一起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一起爬上去。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 哥哥又告诉弟弟: 包包太重了,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爬上去,明天再下来拿。 弟弟说: 好。 于是他们就把他们的包包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 到了四十楼,弟弟开始抱怨,于是就跟哥哥吵起来了。 他们边吵边爬,爬到了六十楼, 哥哥就对弟弟说:只剩二十层楼了,我们不要吵了,默默的爬完它吧 !! 于是他们就各走各的,终于到了家门口。 哥哥就摆出了很帅的姿势:弟弟开门。 弟弟就对哥哥说: 别闹了,钥匙不是在你那儿。 结果,他们把钥匙留在二十楼的包包里了。 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有很多人在二十岁以前是活在家人的期望和老师的期许之下, 背负着很多的压力; 在二十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 开始满腔的热血, 开始有很多的梦想要完成; 可是工作了二十年后, 开始发觉工作不如意... 于是就开始抱怨老板、抱怨公司、抱怨社会、抱怨政府。 就在这抱怨中又渡过了二十年。 于是告诉自己,六十岁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就默默的走完自己的?l年吧。 到了八十岁快要死掉的前夕,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还没完成 ....... 原来,他二十岁的梦想还没有完成。 所以, 希望现在的你 ....充满着理想...充满着热情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短短数十载 ,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是吗 ?尤其是在经历那么多的遭遇 , 更应该能体会 , 把握现在。 记得吗 ? 今天就是礼物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记录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启示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应把原来的成功当成是新的成功的起点,应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无尽的乐趣。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以为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 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它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了。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你面对挑战时,你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模样。
从前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重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里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终于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报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作报告。 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走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的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损失。 其实,我们想比较快乐的过日子,也可以采纳老和尚的建议。与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绩和物质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学、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经验的过程,并从中学习成长。 一位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找到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
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今晚去滨海路的老地方。我如约而至,几年来,我们许多个周末都扔在这里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疯,很放纵的那种,喝酒,打赌,“鬼哭狼嚎”OK够了回家睡觉。也有很正经的时候,朋友中,谁遇到棘手的事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聚在这里认真地探讨,帮他拿主意。虽然朋友什么也没说,可我知道,今晚就是这后一种。 一进门,看见朋友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向四周看了看,他说:“没别人,就咱俩。走,上里面去。”我们进了里间,点好菜,一边吃,一边聊,用张三、李四做序,然后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上个月我去上海接触了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他有意让我到他手下做事。他们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很有名气的大公司,怎么跟你说呢,相当于IBM吧。” 我看看朋友,我们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到了大学就分开了,我学化学,但不喜欢做实验,他学机械,却动不动跑到我们的实验室。我怀疑我们都入错了行。果然,毕业不到3年,我们都各自离开了本行当。 “你知道,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但都没动心。我从机械总公司出来,就是想办一个自己的公司,为此,吃尽了苦头,但我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我相信所有的付出终有回报。可是已经五年了,我还是在生存线上挣扎,整天为房租、电话、人员、开资这些琐事操心,为合同、定单绞尽脑汁,可辛辛苦苦赚的钱转眼又支出去了。就这么整天忙忙碌碌、四处奔波,不知道离成功还有多远。” 我们慢慢地喝着酒,外面电视里又在播“下岗”的节目。在越来越多的人下岗、人们为能谋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倍感知足的时候,我们却在为该不该接受一个月薪700美元的岗位而犯愁。我们这是怎么了? 我拿起酒杯,晃动了几下,说:“你知道,有机化学实验,每次反应物的组份相同但得到的生成物组份却不相同,生成物的组份不仅取决于反应物,还取决于反应时的状态。如温度、气压、搅拌速率等。人生进程就像有机化学反应,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我们能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付出不一定有结果,但不付出 就一定没有结果。”停了一会儿,我看着他,问:“如果坚持自己做,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他想都没想:“ 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我说:“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多少?”“我不知道。”“那就是各占50%。” 我又问:“去哪家公司,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朋友想了想,说:“过一种稳定而庸常的生活。”我说:“你 甘心为了100%的平庸而放弃那50%的成功机会吗?”朋友沉默不语。我从包里拿出笔记本,从本上撕下两张纸 :“别急着做决定,你回去以后一个人好好想想,把两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列个清单。”说完,看看表,快10点半了,我们起身离开,赶回家看国际影院的名片欣赏,今晚演《居里夫人》。 我是学化学的,当我看到居里夫人在她的“实验室”里搬成袋子的沥青矿渣,把它们倒在一口我在乡下外婆家见过的煮饭用的大铁锅里,用粗棍子搅拌,我真是吃惊不小。因为那根本不是我记忆中的实验室。由于居里夫人只是理论上推测但无法证明新元素镭,所以巴黎大学的董事会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员,她只能在校内一个无人使用的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旧大棚子里进行实验。她工作了4年,最初两年 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不断的溶解分离,最后剩下的就是镭。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8吨小山一 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点液体,再过一会儿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是新元素镭。当她满怀希望 抑制住激烈跳动的心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吨的沥青矿渣最后的结果只是一团污迹! 我想她一定会很生气,大发火,然后把那个小器皿连同里面的那团污迹摔得粉碎!假如换了我,我就那样做。但是居里夫人没有,幸亏没有。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还在想着那团污迹,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知道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那才是我们想要的镭。”居里夫人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居里说话,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许镭就是那个样子,不象预测的那样 是一团晶体。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里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器皿里不起 眼的那团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元素。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我们两只眼睛都盯住成功的招牌时,我们无法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反省自己,又怎么可能去理会那一团不起眼的污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