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全县总面积1022.4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37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约42万人,其中男性22万余人,女性近20万人。新田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基础差底子薄,缺乏矿产资源,没有规模企业支撑,农业产值偏低,附加值也不高,经济欠发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土资源部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定点扶贫县、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范围。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就业创业问题,我县妇女创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期望,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女大学生求职还很艰难,妇女获知就业创业技能、政策和信息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以及文化素质偏低、不善学习害怕学习、甚至懒惰的思想还严重束缚着妇女就业创业。
如何解决妇女就业问题,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个老话题,也一直是难以破解的难题。本文对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想要做一个剖析,并期望找出解决的措施和应对的办法。
一、 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是植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国走的是一条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的背后就是大批的农民及农村人口转变成了城市户口。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
县域经济受多方面的制约,企业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岗位增加幅度不大。人口多岗位少,再加上多数人就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都跟不上,造成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又缺乏就业机会。妇女获知就业创业技能、政策和信息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再加上部分人不善学习、害怕学习、甚至懒惰而沉迷娱乐的思想,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
2、保障就业平等的法律体系仍不健全
基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国家制定了很多专门保护妇女劳动者的法律,这些规定限制妇女在经期从事某些工作,有些法律则是有关孕妇夜班和休息的规定。例如,按劳动法规定,女性在孕、产、哺乳期中不允许被解雇,且工资照常拿。这对于用女职工较多的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些企业为解决女性就业问题作出了贡献,但却付出了比用男性职员高得多的代价。
更进一步的是,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实施这些法律的机制,推行这些法律只会增加妇女在寻求雇佣时的负担。因此,我国改革开放后出台的一系列劳动力市场用工政策, 看似男女平等,但却无法真正产生男女平等就业的效果。如:实施多年的《劳动法》,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还是空白。
3、性别歧视长期存在
受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影响,性别歧视依然兴风作浪,社会性别理论暴露出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就业观念意识的滞后影响;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男尊女卑”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认为妇女没有多少挖掘潜力。据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毕业时只有5.5%的学生认为求职顺利,承认受到性别歧视的高达32.7%。一些用人单位仍然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打出“只限男性”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有的连财会、秘书这样中性或更适合女性的工作,招聘方都标注着“仅限男性”。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女性天生羸弱,难以承担高负荷岗位。女性特殊的生理需求(月经期、孕产期)使得女性不仅要中断工作,而且还要根据国家的福利制度予以补偿,对企业经济成本不利。基于以上重重担忧与偏见,为避免成本增加影响利润,企业就会尽量减少妇女的雇佣。
4、女性自身的错误观念和缺点
“男主外,女主内”的潜意识、女性自身一些错误观念和缺点,也是女性就业难的内在原因。当今社会,当面临同样的工作机遇时,很多女性低估自己,认为自己天生不如男性,畏手畏脚不敢竞争,缺少担当。女性越是这样轻视自己,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就越得不到改善。
在职场实践中,女性因知识面窄、应变能力不够被拒绝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面临新事物、新知识时就表现为无动于衷,内在缺乏探索精神的缺陷暴露无遗。这些必然会降低女性的职场中的竞争力。
二、 妇女就业的出路和措施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经济的增长与就业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要提供创造更多的就业选择。根据新田县情,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既然工业有先天不足,就大力发展第一、第三产业,鼓励城乡闲散劳动力因地制宜积极开创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尽量挖掘出农业的潜力来,把富硒品牌打造出来,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增强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度。
2、做好政策宣传和典型推介
建立完善保障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女性就业保障的监督与管理,从根源上消除社会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利用新田电视台、政府网站和新田工商信息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我县促进就业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政策,鼓励妇女们充分发展自身特点,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注意培植典型,充分发挥创业就业的女性典型引导激励及辐射带动作用。弘扬她们身上所体现的智慧、奉献、敬业、进取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活力,使广大妇女参与时代发展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出来。
3、建立就业数据库公示用工信息
一方面与企业保持联系,可以组成劳务市场考察团,考察用工情况,广泛扑捉收集用工信息,另一方面根据技能和意向为失业人员建立档案,提供就业信息对接服务。通过网络、电视、信息专栏把用工信息公示出来,并确保及时更新。
4、提供就业技能定向培训
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就业技能定向培训。另一方面培养女性独立自主、学习上进的风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就业趋向,针对女性特点,重点开展家政服务、互联网营销、工艺品制作、农副产品加工、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培训。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加大教育力度,加强财政投入和组织领导,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就业辅导等服务,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
解决妇女就业问题任重道远,只要社会各方意识到妇女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探索解决,再配合自身努力,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将会站到时代的前沿,在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上绽放光芒!
新田县金盆圩乡政府 李伶娟
2014.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