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做建筑材料生意的的李建南突发奇想,要开一家昆虫餐馆,在别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李建南却认为是难得的发财机好会,因为他的这个想法源于这个叫文礼章的人,文礼章是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的所长,做了几十年的昆虫研究。
其实,把一些昆虫烹制成美味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墨西哥等150多个国家,民间都有吃虫子的习俗,据资料记载世界上共有3600多种昆虫可以作为食用,较为常见的有蝗虫、蚂蚁、蝶类和水生昆虫等。我国可以食用的昆虫大约有100种左右,主要以蚂蚁、黄虫、冬虫夏草、蝉蛹等。现在很多餐馆都可以点得到用各种昆虫做成的菜肴。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李建南发现,专门作昆虫餐馆的寥寥无几,喜欢吃虫子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更加坚定了做昆虫餐馆能赚钱的想法。
2007年3月,李建南与合伙人刘小红投资30多万元钱,盘下一个400平米的两层小楼的店面,经过一番准备,他的昆虫餐馆正式开业了。
吃昆虫菜一般人心理有障碍,虽然之前李建南有过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没有想到开一家昆虫餐馆这么难。怎么才能消除顾客的恐惧心理?让生意好起来呢?李建南和刘小红把希望寄托在厨师身上,可是换了几任厨师生意还时没多大起色,就在他们下决心宁可赔钱也放弃这家虫子餐馆的时候,店里突然来了一个叫王红桂的人,正是这个人给李建南的这个昆虫餐馆带来了转机。
王红桂出生在湖南湘西山区,山里虫子多,喜欢吃虫子的人也多,王红桂从小就是一个吃虫高手。20几岁的王红桂学得一手好的厨师手艺,开始在长沙的各个大酒店当厨师。一天,他看到李建南的招聘启事后主动找上门来。李建南出的第一道考题,就是看他敢不敢吃虫子,没想到这一招正中王红桂的下怀。
王红桂到了李建南的餐馆后发现,一些人尽管不敢吃昆虫菜,但心里也很好奇,主要障碍是视觉上接受不了,如何消除恐惧感成为做昆虫菜的关键。王红桂把以往的菜品进行了改进,巧妙的把虫子和其它菜品进行结合,尽可能降低虫子给顾客带来的恐惧感。
一番策划,李建南和刘小红想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主意。
2007年12月,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让长沙人大开眼界,几个人一字排开,大口大口的把这些活虫子活生生吃地下去,在场的人看的目瞪口呆,李建南和刘小红都有些紧张,他们在策划这件事情之前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加这样的比赛。但也正是因为这场比赛的轰动性,李建南和刘小红的昆虫餐馆经当地媒体的炒作后,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餐馆的人气迅速飙升,很多顾客慕名而来,专程到他这吃虫子菜。李建南和刘小红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天几千元钱的收入,让她们品尝到了财富带给他们的快乐。
生意一天天的看好,李建南心里高兴,可也多了不少的烦心事,因为很多昆虫受到季节和区域的限制,货源不稳定,李建南不得不抽出很多精力到处组织货源。
2008年2月的一天,餐馆来七八个客人直接进了包间,请朋友吃饭的人叫邓彬,开口就点了一桌子价值1000多元钱的昆虫套餐,李建南不敢怠慢,很快准备好了一桌子的昆虫菜,意外的是,这个叫邓彬的客人对他们的昆虫套餐并不是很满意,提出了不少的意见。
经过了解李建南才知道,原来邓彬也是个行家里手,在长沙经营一家昆虫公司,主要养殖黄粉虫、大麦虫和蝗虫。与全国几十家的昆虫养殖公司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对国内的昆虫养殖业了如指掌。邓彬到李建南这吃虫子菜,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因为吃一次昆虫菜,李建南和邓彬不但成了朋友,还变成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邓彬成了李建南的昆虫供应商,解决了货源供给不足的后顾之忧。在邓彬的帮助下,李建南和刘小红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昆虫宴。
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文礼章:那么根据目前的资料报道,在世界已经记录的或者有证明可查的,大概有3600多种可以作为食用昆虫,或者是人们已经在吃的,那么现在根据这种时髦,因为赶时髦,所以吃虫子就觉得有一点好奇心来吃,也没有一点说要保健或者填肚子,这都不是的,这是一种好奇心,现在这几个方面来说,吃虫子的队伍越来越大了,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这个吃虫的餐馆。
李建南和刘晓红就是用这些田里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各种昆虫做出了100多道菜,靠这些虫子菜他们一年收入100多万元,成为长沙市极具特色的一家餐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