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新田一中“云梯文学社”成立始末

新田一中“云梯文学社”成立始末

时间:2011年1月14日 11:31,作者:谢国庆,浏览次数:1672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中国大地,迎来了思想和文化的大解放,也迎来了文学的空前繁荣。到了1985年,文学的热浪已由大学席卷到了中学。当时发行量极广的《语文报》、《中学生文学》、《春笋报》、《少年文艺》等报刊刊发了大量的中学生诗文,举办各种诗文比赛,极大地调动了中学生的创作热情。全国也出现了不少少年文学才俊。如隆回一中的马萧萧、祁阳三中的毛梦溪、天津十三中的田晓菲等,他们就是在中学生文坛上初露头角。各地中学也纷纷组建自己的诗社、文学社。在我们永州(当时称零陵地区)就相继出现了祁阳三中的浯溪文学社、道县一中的濂溪文学社、宁远一中的泠江文学社等等。

新田一中一些爱好文学的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向报刊杂志投稿。他们有时把写好的诗歌散文给我看,要我给他们提点意见。他们要我向学校建议成立自己的文学社,让爱好文学的学生有个自己的家。我觉得这个意见很好,既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又切合本校实际。我把这个意见向主管文科教学的副校长谢昌仁一说,他也欣然同意,并召集语文组全体教师开会。当时的语文组教学力量比较强,有一个由老中青结合的教师团队。他们中有经历了“文革”磨难的老师,如乐朝绶、陆复中、王石元、谢昌仁、谢克用、贺菊莲、赵纯缪、谢如尧、陈福涛、刘开雄、刘景飞、黄象秀等,也有恢复高考后出道的龙启群、何石生、谢国庆、谢奇勇、何三明、龙石佑等年轻老师。组长是贺菊莲,副组长是谢克用。到会的老师一致认为成立文学社是顺应时代大潮和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语文教学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途径之一,它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根据本人自愿和工作需要,选出了谢国庆、谢奇勇、龙石佑、陈湖涛四人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并确定由谢国庆牵头拟定组建方案,草拟文学社章程。老师们还对文学社取个什么社名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决定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征集社名。

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文学社的社名最后采用了高77班陈湘军的提名,定为“云梯文学社”。“云梯”含义有二:一是现新田一中的校址原曾办过“云梯中学”,借其名可表现历史的悠久;二是鼓励莘莘学子努力进取,凭借理想和行动这架梯子,不断向着更高的知识云巅攀登。我为“云梯文学社”拟了一幅嵌字联:“云程奋志争先进,梯队接力望后生”,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就是“云梯”。这幅对联还题在第一届文学社全体会员合影的照片上。

198511月初,我们以筹备小组的名义下发了通知,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各班报名推荐。一时间报名的人十分踊跃,几天内就有二百多人报名。筹备小组还在全校展开了一次有针对性的征文,从比赛获奖的优胜者中选拔苗子。语文老师也纷纷把所任班级中语文学习的佼佼者推荐给我们。经过几次自上而下的筛选,最后确定32名同学为云梯文学社第一届社员。并决定1213召开成立大会。

好事多磨。正当我们紧锣密鼓地为文学社的成立而紧张忙碌的时候,县里某部门领导突然打来电话,说不能随便成立。他们可能把这个文学社看成是文革时期的造反派组织了。我们只好写了报告,学校主管校长谢昌仁专程跑了一趟。他拿着《语文报》登载的137家中学文学社给全国中学生的信和文学社章程,向领导解释说我们的文学社是学校的语文学科兴趣小组性质的组织,社员是在校的中学生,文学社的活动是一种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或拓展,不是什么社会组织。最后领导的疑虑才被打消,同意我们成立。

19851225,在新田一中四楼会议室举行了“云梯”文学社成立暨社长竞选大会。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龙则灵、语文组全体老师和一百多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谢昌仁主持,他宣读了上级批复,校长熊华到会讲话。指导老师谢国庆宣读了《云梯文学社章程草案》,指导老师谢奇勇作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演讲。然后是文学社社长竞选,有五名社长候选人参加竞选。他们首先发表竞选演说,然后是文学社社员无记名投票。最后投票结果是高二学生郑显建当选为第一任社长。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龙则灵代表教育局到会表示祝贺。

刚成立的云梯文学社以其灵动的青春姿态活跃在校园。

首先,创办《云梯》社刊,自编习作集。新田书画家肖建民先生为社刊题字。油印版,不定期发行。一般八开四版。如内容多,还可增加版面。文学社社员都有创作任务和采访任务。下面分有编辑部、记者部。因为当时刊物的出版靠用铁笔在蜡纸钢板上刻写,所以我们物色了一些写字写得好的同学,如潘江江、赵红萍、骆雅钢、胡慧琴等担任刻写工作,美术插图由赵红萍同学负责。四个指导老师轮流担任社刊的指导工作。文学社的社员是当然的小记者,他们活跃在各自的年级或班级中,把同学中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同学的喜怒哀乐,自己身边的人或事,写成小说散文诗歌或短讯,刊登在《云梯》上,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每当带着油墨清香的《云梯》一出来,同学们都争先传阅。《云梯》一时洛阳纸贵。

小小的《云梯》承载不了文学社员们的写作冲动和发表欲望,于是又想到了出个人专辑。赵红萍、郑咏梅和胡慧琴三人合编了一本叫《青萍吟》的散文诗歌集。这个集子收录了这三个女孩子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赵红萍和郑咏梅擅写散文和散文诗,胡慧琴擅写诗歌,三人喜欢下课一起回家,又在文学社,很快就萌生了出集子的念头。赵红萍的爸爸肖建民题写书名,赵红萍刻写,算是当时社员中象模象样的一本集子。

其次,文学社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或受到教益。在校内,每周都要安排不同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会、作品研讨会和优秀作品鉴赏等。我们还组织了两次较大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

第一次是采访著名诗人于沙。198511月,湖南著名诗人于沙应邀来新田讲学。我们认为这是一次让学生实践锻炼的好机会,于是组织文学社筹备小组的部分学生前去采访。9日下午,指导老师谢国庆、龙石佑和陈湖涛带领文学社部分学生来到新田县招待所三栋二楼于沙下榻的房间,进行了实地采访。于沙满腔热忱地回答了学生提的问题。当有个学生问到“诗歌的含蓄美在哪里”时,于沙回答:“生活是美好的,诗也是美好的,这美在于含蓄。诗,只有炽热,炽热得像火一样,才能给人以力量;诗,只有含蓄,才能给人以回味。含蓄的美在于回味。”“于伯伯,您又在作诗了。”不知哪个学生说了一句,于沙才回过神,双手一摊,说了句“职业使然。”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采访后,学生蒋燕飞、胡慧琴、陈静写了一篇题为《生活是含蓄的》人物专访,发表在《云梯》创刊号的头版上。

第二次活动是与本县职中的“新芽”文学社联欢。1986518日,文学社一行二十五人,在指导老师谢国庆、谢奇勇、陈湖涛的率领下,乘车来到位于骥村的新田县职中。联欢会设在一个大教室里,教室内披红挂绿,职中的同学们为这次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两个学校的学生围坐在教室四周,济济一堂。双方的学生代表就语文学习和文学创作谈了经验和体会,老师代表也发了言。随后,有书画特长的同学作了即兴书画表演。一中的赵红萍泼墨作画,一会儿,一幅仙人掌便跃然纸上。一中的杨曦当场挥动毛笔,在宣纸上写了“高山流水相伴,友谊地久天长”,字体遒劲刚健,深得其父杨忠的真传,内容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两个学校老师同学间友谊的深厚与绵长。职中招待我们吃了午饭。下午的作品交流,把联欢会引入高潮。同学老师纷纷上台,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精心创作的诗歌、散文,会场内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为时一天的联欢会,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最后,两个学校的文学社社员和指导老师在职中校园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25年过去了,云梯文学社这株稚嫩的小苗在新田一中的百花园中已经长得枝繁叶茂了。我们相信,告别了铁笔蜡纸的刀耕火种,“云梯”一定会青出于蓝,英才辈出。

 

 

附:新田一中云梯文学社第一批社员名单:

高二年级:郑显建  赵红萍  潘江江  欧春凤  谢朝晖  郑咏梅  郑如飞

高一年级:杨  芳  陈湘军  陈建英  徐  韧  刘宏林  胡  新  谢柏平

初三年级:蒋燕飞  郑文斌  陈  静  曾  玲  欧萍萍  陈  蓉  唐  婧  陆海燕

初二年级:刘志艳  谢红梅  胡慧琴  莫  菲  蔡礼军

初一年级:杨  萍  危剑平  骆雅钢  杨  苗  李虹英

 

上一篇: 文化产业书报连载在石羊茶场下放的日子里
下一篇: 超市商行烟酒副食拉普兰德烘焙坊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8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