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祥勇二探景仙寺 聪慧游说公井村
和尚智谋本不凡,景仙寺内匿烽烟。
西方仙界鹤临羡,灵鹫峰头云绕边。
签语本来惊四面,佛光已是耀千山。
石羊古洞开欢宴,应悔当初多恶端。
原来景仙寺住持聪慧为了实现他的“离间”妙计,昨晚就派聪明、聪颖去毁坏庄稼,今天一大早,就派聪真到鄣家村搞挑拨离间,妄图挑起两姓进一步械斗,可是,聪真一直未回来,也不知他是成功了还是被识破,不过,一直以来,他们还没有失手过,就算那次被古洞村村长李能光等,冲进景仙寺救出了人,直到现在也没有见他们有什么行动,料想聪真也不会出什么大事。不过,防着点总有好处。于是,聪慧总是想方设法造成混乱局面。
他正在寺内无聊,突见一干人直往鹅井走去,他也认识是公主等人,因为那天差点得手,要不是古寨村那些人,他早就抱着这位美丽的公主了。对,要报复,要寻事,他们既然破坏了我的好事,我也要搞得他们不得安宁。于是就悄悄地跟了过去。看见大家向鹅井走去,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如果再挑起他们与鹅公井村的矛盾,那就更加有好戏看了,他脑子里的鬼点子一下子就蹦出来了。于是,他悠哉游哉地到了鹅公井村。
听说景仙寺住持法师来了,鹅公井村村长龙泽玉带着一干人出来迎接。把法师接进了村公祠。
“难得法师大驾光临,本村不胜荣幸。”龙泽玉彬彬有礼地说。
“哪里,哪里,我只是随随便便走走而已,村长不必客气。”大师谦虚地说。
“大师光临,不知有何指教。”龙泽玉继续说。
“指教可不敢说。”聪慧大师看了看龙泽玉后继续说。“不过,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师但讲无妨。”龙泽玉说。
“那我就照直说了。”聪慧法师顿了顿说。“我看你今天印堂发暗,双目无光,村里一定会出什么大事。”
这是钓鱼的一种最好饵料,由景仙寺住持说出来,更是有其特别的功效,不怕鱼儿不上钩。
村长本来就十分相信聪慧大师,因为,景仙寺一直就十分有灵信,周围的村子都受过景仙寺的庇护,有法事也一直是他们做。听他这一说,立即就问:“有什么事吗?”
“你先坐下,泡碗茶,我来跟你占上一卦。”聪慧看见龙泽玉十分相信,这条大鱼已经上钩,就故意卖关子说。
于是,村长请他坐下,叫人泡上好茶,然后问道:“请道长细说。”
“我看,村中必有大事。”聪慧边说边取出卦具说。
接着,他把卦具向空中一抛,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我今打卦求助四方神,我的卦象若不准,推倒菩萨再来塑金身。”待卦落地后说:“你们看,这是一个‘鬼动卦’,依卦象看,对贵村大为不利。”
“有什么不利?怎么解?”村长焦急地问。
“且听我慢慢道来。”聪慧不紧不慢地说。“积阴之时,鬼将为害,阴气不除,必祸人畜。意思是说:阴鬼为害,你们村阴气太重。这里有一首谒语,你们看看就明白了。”说着,聪慧法师拿出了谒语递给龙村长。谒云:
暗地重阴鬼,将得全村忧。
纵然符可解,也自祸临头。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不懂。”村长说。
“土地先祖,皆无可事,天地人和,也无可说。这是一个极阴卦,阴阳倒转,阴气旺盛,直冲煞贵村,你想想看,你们村有什么阴气重的地方?” 聪慧说。
“我们村没有什么阴气重的地方呀。”村长想来想去都想不出。
“东为阳,西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父为阳,母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天地神明,金木水火土,鬼神龙蛇,甲乙丙丁,你们村难道就没有一种极阴之物?”聪慧法师讲了一大通,然后提示说。
“我们村,只有鹅井,据说压了一条孽龙,这可能是极阴之物了。”龙泽玉说。
“难怪你印堂发暗。龙泽玉,好你个龙泽玉,按照你的名字来说:龙者,鹅井之龙也;泽者,水也,鹅井也;玉者,珠也。你这条干龙,与鹅井的水龙,双龙抢珠,你怎么抢得它赢?”聪慧法师如数家珍,一口气数了个大半天,好像是实实在在有这样一回事。
“那我应该怎么办?“龙泽玉听了法师的话,吓了一大跳。立即请求破解之法。
“不过,龙水不能相分,那条水龙也与你没有多大的冲突。”聪慧边说边将手指一勾说:“你们村是不是过了一干人去?”
“是的,刚过去。”
“这就对了,正应在这干人身上,他们大概是要断你们的龙脉。”聪慧神秘地说。
“什么?断什么龙脉?”龙泽玉吃惊地问。
“这就不用多说了,你应该知道‘魏征梦中斩龙’的故事吧!连皇帝老子唐太宗都怕龙,你算什么?待以后我再慢慢跟你说。现在,龙气上升,欲寻庇佑,你要知道,鹅井这条龙可是真龙,他就是在武当祸害生灵的那条孽龙,如果让它出来了,任何人也无法控制,直接威胁的就是你这条假龙,到时,不但你性命难保,就是你们村也会灾祸连连,永不安宁。因为你们村都是龙姓,与他相生相克。所以,你赶快组织人马跟过去,阻止他们的行动,不然就来不及了。”聪慧认真严肃地说。
“这话当真?”龙泽玉还是有所怀疑地说。
“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这样算的。这是天机,不可泄露。”
“好,我立即带领全村人跟上去。一定要制止他们冲撞我们的龙脉!”村长龙泽玉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这条蠢鱼终于上了金钩,于是立即表态说。
说完,村长一声令下,全村人立即赶了过来,一百余名村民拿着锄头扁担梭镖,跟着村长冲上了鹅井,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他为什么突然到你们村为你打卦?怎么迟不打早不打,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你就不认为奇怪吗?就那么听他的话?”唐世裕问。
“景仙寺和尚的威望很高,这是大家都晓得的,我们一向都相信景仙寺,所以,他说话,我们总是听的。”龙泽玉说的也是事实,要不是祥勇和唐世裕揭穿阴谋,古寨村和鄣家村同样相信,被那些和尚蒙了十多年。
“这回你可错了,你叫村民们都回去,不要声张,过几天我会慢慢跟他们说清楚。”唐知县说。“这是阴谋,一定要保守秘密。另外,我今天请你到鄣家村吃中饭,再告诉你详细情况。”
眼见得要爆发的一场械斗就这样无形地化解了。待一切都恢复正常后,一干人返回了鄣家村。
到鄣家村后,唐知县就把景仙寺的秘密和盘告诉了鹅井村村长龙泽玉。“你回去后切不可声张,你要稳住那些和尚,你们村失掉的那些妇女大概都在景仙寺,待我奏请朝庭后一举将他们剿灭,再把那些妇女们救出来。”
“好的,我一定听你的。”村长表态说。
中餐的气氛十分融洽和热烈,大家都要跟县太爷斗酒,县太爷说还有公事要办,特别是押解贼和尚之事,事关紧要,不能误事。再者,祥勇的工作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知从何着手。因此,大家也就不怎么劝酒了。
县太爷不喝酒,小和尚没有了对手,正在那里闷闷不乐。“谁来跟我喝个痛快。”他大叫着说。
“我们两师兄弟喝几碗。”祥勇见状,主动地过来跟他喝了十多碗,他才高兴。接着,他二人又找鹅公井村的村长喝了十多碗酒,小和尚才算尽兴.
饭后,他们将聪真先押解到了古寨村。
“今天,我们抓了聪真和尚,不知景仙寺有什么动静,我们是不是再去探一探。”回到古寨村后,祥勇对县太爷唐世裕说。
“这样也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过,切不可打草惊蛇,叫小和尚跟你一起去吧!”唐世裕说。
又是一个月黑风高夜,空旷的田野上飘着两个夜行人,他们直向景仙寺飘去。
“注意,你从前殿摸进去,牵住那些秃头老壳,我从后庙进,找到那个后洞,弄清洞内机关。”
这两人一个是李祥勇,另一个是小和尚,他们今晚是二探景仙寺了,一是要看那些和尚脑壳有什么新动静,好制定对策。二是要摸清后洞机关,救出那些被掳被抢被拐的妇女,那才是更好的证据。于是,祥勇对小和尚说。
“知道了。”
“不要恋战,以免打草惊蛇。”祥勇再次叮嘱说。
景仙寺大殿里,三个大和尚正在议事。
“怎么聪真还没回来?莫非出了什么事?”主持聪慧说。
“不会出事的,凭着他那一张利嘴,活的能够讲死,死的能够讲活,怎能出事呢?再说,鄣家村一直就很相信我们。”聪颖说。
“你们的事办得怎样了?”
“都已办妥,鄣家村的豆子和禾苗都被我们毁了,再经过聪真去挑唆一下,他们一定会认为是古寨村干的,这样,他们两村又会打起来,叫他们无法顾及我们,我们仍然可以逍遥自在。”聪明说。
“这样最好,让他们去斗吧!”聪慧说着,脸上又露出了忧色,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也不容乐观,你们看见没有?今天,古寨村与鄣家村联合去了鹅井,这就说明即是你们毁了庄稼,也没有挑起两村的矛盾,聪真的挑唆也并没有成功。可是,聪真的人到哪里去了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
听着方丈的说话,大家都感到有道理,不觉刚放松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
“再说,我今天上午去了鹅公井村,本来已经说动村长龙泽玉,等着看一场好戏了,没有想到,他们中有的是高人,后来,不但戏没看成,他们反倒又联起了手来。你们说,这些事怪也不怪?”
听方丈的分析,这些事情确实奇怪。
“还有一件怪事呢!”聪慧说。
“什第怪事?”
“我今天在鹅公井村听说,鹅井那条孽龙今天真的现了原形,我在村里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出得村来一看,果然不错,有三道电光在空中起舞,一会儿就不见了。”聪慧说到这里,面上的表情无法形容。是忧,有一点,今后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真的三村联合,他们的事情必然会暴露,因为那一次已经失手,要不是古寨村自顾不暇,可能早就出事了。喜,也有一点,如果真的孽龙再现世,这一带又要兴起腥风血雨,他们这些花和尚就又有生意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
“看一看情况再说。”
“谁!”聪慧话还没有说完,随手一枚佛珠直向大殿顶上射去。原来聪慧听到瓦面有声音,立即发出了暗器,只见瓦面上有一个小小的洞。佛珠正从小洞射出,无声无息。
“快追,看是什么人。”聪慧说。
“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恐怕又是夜猫子。”聪明记起了那晚祥勇一探景仙寺那场虚惊,于是说。
“不能大意,先出去再说。”聪慧说。
三个和尚立即追了出来,只见一条黑影向西南方向直射,聪明聪颖起身就要追去。
“且慢,还是先到后洞看看,刚才不是叫小和尚送了一个小妞到后洞去吗?我们千万不要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万一后洞出了问题就麻烦了。”聪慧说。随即,三人急匆匆地往后洞走去。
话说李祥勇,他轻车熟路,从后山直往后洞。可是到后洞后,不知那石门有什么机关,石门的表面十分光滑,他上下左右都不得找了个遍,好像四面无痕,无法下手,推不行,拉不行,向两边推也不行,反正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他想用《丹气绝命手》的气功将其击开,可是,又怕惊动那些秃头和尚,现在可还没有到时机,不能弄巧成拙,于是,他尽量使用静功,使出了《唐氏绝学》中的招招式式,仍然毫无效果,石门一动不动。
这时,正好有两个小和尚抬着一个大布包走来,这大概是他们又抓住了一个妇女送往洞中,祥勇立即闪到一边,藏在暗处。只见小和尚将布包放在洞口,一个守着布包,另一个转身走到对面那块大石旁,就是那晚夜探景仙寺时祥勇藏身的那块。那小和尚用脚在大石根上连连踢了三下,然后走近洞口,用手将石门向左轻轻一推,石门就缓缓地自动开了。两个小和尚抬着布包走了进去,祥勇正要跟进去,三个大和尚匆匆忙忙地走了过来。
“谁?”方丈聪慧问。“怎么门也不关?”
“是我们,刚进来,正准备关门,你们就来了。”小和尚答。
“有什么情况吗?”聪慧急切地问。
“没有什么情况,我们已把人安全送到。”小和尚答道。
“那就好,我们刚才在前院看见一条人影向西南奔跑,还以为这里出了事,没有出事就好。”聪慧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然后笑着问。“这妞还不错吧!?”
“包你是一等一的原装货,有假包换。”
“换你个头,油嘴滑舌的。”
“我们进去受用受用。”聪慧说。
说着,三个光秃秃的和尚脑壳进到洞内,立时就把洞门关了。
祥勇还想打开洞门看个仔细,可是,又怕打草惊蛇,三个和尚都在这里,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再说,慧圆的情况不知道怎样,和尚刚才说发现一条人影,一定是发现了小和尚,所以才那样警惕。这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祥勇摸到石头下查看了一下,原来,大石下有一个小小的石眼,石眼中嵌着一个小圆石,圆点略突出,刚才小和尚就是踢在那小圆石上。不仔细根本就看不出来,祥勇记清后,退身消失在夜色中。
祥勇和小和尚刚走,唐世裕就找来公主和赵金凤。
今天晚上,大家都是在公祠里吃晚饭的,公祠里开众餐,接待公主,也接待县太爷,反正有说不完的理由。所以,金凤还没有回家。本来,金凤早就要回家去,今天上午母女才相认,一二十年了,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儿。想起这些事,金凤不由得一阵阵心酸。娘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是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为了这个家,她三十来岁就做了寡妇,坚守着这个家,现在,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祥勇和金凤二个流浪儿才有了这样一个褴褛而又温馨的家。可是,公主一定要留下她来一起吃饭,说是有个伴儿。吃完后,同她一起回去,所以,金凤就答应了。现在正准备回去,就被唐世裕叫住了。
“公主,你们说说,祥勇跟黑旋风的事怎么办?”唐县令开门见山地问。“现在刚好形成和平共处,联合对付景仙寺和尚的大好局面,而且我说了,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修建水库,以解决石羊古洞千百年来的干旱问题。可是,在这关键时候,祥勇要报仇,这是一种不顾大局的做法,我们总得制止他这种行动。”
“你不是鬼点子多吗?问我们干什么?”公主答道。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事情。”唐世裕说。“金凤,你说说看。”
“你叫我怎么说呢?”金凤答道。“要我说,,你叫祥勇不报仇,恐怕做不到,就是我,我也不会同意。因为他是我哥,他的杀父仇人,就是我的杀父仇人,这仇怎能丢下不报呢?”金凤说。
“‘冤冤相报何时了’。几十年了,报来报去报出了个什么结果?越杀越穷,越穷越杀,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我想,你哥一定会理解我的苦衷的。”
“我不是说你,我们理解你的苦衷,你能理解我们的苦衷吗?你知道我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滋味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今天上午,我娘说……”
接着,金凤就讲直起了母女俩相认的悲惨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