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辩证人生》(34)施恩不图报

《辩证人生》(34)施恩不图报

时间:2008年2月25日 9:08,作者:蒋华斌,浏览次数:8308

林冲救了李小二。对于有没有回报,他是不管的。甚至有不有好的后果,会不会带来什么麻烦,他也一概置之脑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于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他是弱者,他就要帮助。扶弱抗强嘛。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大多是这样“施恩不图报”的英雄。

“施恩不图报”是属于孔子“爱人”思想体系的东西,曾经受过批判。但是二千五六百年了,到现在它仍然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老百姓反而怀念起它来了。施恩,就是做好事,没有私心,不怀个人目的。叫花子向你讨饭,你施舍他一把米,你可以不图他回报。但是,你当乡长、县长,或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头头,你为你的子民们、下属们办好事,办实事,也能做到“不图报”吗?应该做到。你不图报,人们会记住你的好处,心里说你好。这人心是比什么也宝贵的,是可以永不消失,流传后世的。远的不说,就说现代的焦裕禄、郑培民、任长霞……他们就做到了“施恩不图报”。他们鞠躬尽瘁,两手清风,死而后已,没有得到一星半点好处。但是,他们英灵长在,浩气长存,流芳百世。这一荣耀是任何物质待遇都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子女,以他们为榜样,勤奋、敬业、正派,个个有出息。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又是不图报则必有好报了。

施恩不图报,则心纯正,豁达,坦然,整天沉浸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之中。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比之“笑一笑,十年少”带来的好处,还要高雅十倍!

前辈们引用古人的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心愿。这与“施恩不图报”是一脉相承的,是事物相对相生的两个方面,在道德体系中,是相互补充的,是相互依存的。

“善有善报”的道理前面讲过了。那么,“恶有恶报”有没有道理呢?是不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呢?有道理,不唯心。六十多年前,美国在日本长畸、广岛投了两颗原子弹,杀死了三十多万人,而且放射性元素殃及后人。投原子弹的两位飞行员,后来越想越害怕,良心上受到责备,于是经常做噩梦,心慌,心惊,久而久之,就得了心脏病,得了精神病。这是良心没有泯灭的人,心理不平衡,结果恶有恶报。那么,恶贯满盈,良心已经死亡的人,他怎么会“恶有恶报”呢?这又是“夜路走多了,必然碰到鬼”的道理了。或者整天提心吊胆,诚惶诚恐,在这种心境之下,被摩托撞死,也就不奇怪了。

现代贪官们,对老百姓也讲“施恩”。比如,搞一些形象工程,搞一些大的扶贫项目……但他们是心怀鬼胎的。有的为了创造政绩向上爬,有的是为“捞一把”打掩护。有一个贫困县修了乡间水泥公路,老百姓非常感激。哪知道路面比上报的窄了20公分,贪官们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捞了几十万元。久而久之,那20公分,还是被成千上万的人们“感觉”出来了,贪官们还是逃不脱应有的惩罚。

总之,“施恩不图报”是一种美德,人人都这样做,社会必然和谐、和睦。

上一篇: 文化产业书报连载《辩证人生》(33)算帐——人生价值的心理思考
下一篇: 文化产业书报连载《蒋先云传》签名售书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