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直到太平天国,直到辛亥革命,发动群众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均贫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了,根本的经验也是均贫富。打倒地主,搞了土地改革,农民分了田地,拉近了农村贫富距离。打倒了资本家,工人有工作,拉近了城市贫富距离。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生产蒸蒸日上,国泰民安,世道升平。老百姓富了,国家才有强盛的资本,财源才有保障。这就是水能载舟的道理吧。
孟子提倡富民思想。中国古代哲人就懂得富民强国的道理。共产党的目标是让所有的人富起来。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先富起来就有后富起来,所以,最终还是想让大家都富起来,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了,国家强大了,老百姓富起来了,这是奋斗的目标,是好事。说富了,是个总概念,但并不均衡,大量资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民生活水平有天壤之别!有人别墅几处,有人仍旧住茅屋。有人山珍海味都吃腻了,要吃“活鲜”,什么叫活鲜?就是鹅屁股上一刀,抓住肠头让它飞跑,肠子拉一地,看着他扑腾扑腾的快要断气了,赶快摸干净炒了——鲜活,刺激。把猴子脑袋剃干净,卡住脖子,噼地一刀削掉脑盖,开水一冲,边吃脑髓,猴子边叫——鲜活,刺激。这就叫活鲜。而有人却没有饱饭吃。有人高档衣服穿腻了,要穿时尚,一双鞋子几千块钱,一只手表几万块钱。而农村的五保户,还有没钱买盐的,城市的五保户,还有穿不起裤子的。有人二奶包九个,有人无钱讨老婆……差别为什么这样大?固然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但有人却没有了劳动的机会,无法多劳。固然劳动有复杂简单之分,有高级低级之别,但人的智力,除了白痴和天才之外,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差不多的。你这样富得流油,他那样穷得没屁放,服吗?
在毛泽东时代,偷东西是很羞耻的事,村子上抓到小偷要罩“皇桶”,现在竟有靠偷东西发财的村子。在旧社会,抢劫只是在深山老林发生的事情,现在大街上,骑着摩托就拽你的耳环。为什么?他没事做,无“劳”可“动”。要不就是报酬太低,不愿做。到拘留所呆几天,出来照样重操旧业——不改。问他为什么,十个有九个都是说世道不公。老百姓没有饭吃了,生活没有保障了,而你富得没边,他就要造反。历史上覆灭的王朝,都因为民不聊生、贫富悬殊的缘故。这大概就是水能覆舟的道理吧。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不是造反的主要条件。唐尧虞舜时代,或者尧舜之前,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披树叶,住山洞,生活水平再没有这样低的了。为什么不造反?因为贫富差距不大。
虽然从报纸上公布的数字看,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全国每年都在减少。但贫富差距拉大,终究不是好事。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如果生活水平差距太大,老百姓心理不平衡,照样会闹事。一些发达国家,为什么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没有起义、造反?不仅仅因为老百姓没有饿死冻死的危险,也因为他们那里的生活,“天上地下的差别”不多。贫富均,则民心安然,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