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年前,我读初中的时候,知道了打土豪分田地、搞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使耕者有其田。后来“打老虎”是为了工人有工做。接下来搞“工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搞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也都是为了强大祖国,富裕人民群众,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一句话,就是为了缩小贫富差别。
当然,曾经吃“大锅饭”,做事好坏一个样,贡献大小一个样的搞法,伤害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但是,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了,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那就是,贫富差距反而大起来了。
退休了,常下乡到处走走看看,发现远离公路的村庄,还有住茅草房的,还有买不起盐巴的,还有不读书失学的儿童。每个村子百分之七十的人,包括十二三岁的少年,外出打工,留下来看家和种田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这与包二奶、住别墅、穿几千元的皮鞋、戴几万元的手表的富人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差别之大,大于许多发达国家。再看看出去“抓现金”的情况如何?真正过年能拿个几千块钱回来的并不多。打拼一年,扣出回家过年的路费,所剩无几的年轻人也有的是。搞开发而发财的,也没几个。
贫富差距拉大,不安全的隐患也必然随之加大。我教了五十年书,养成习惯了,一闲聊就讲道德品质什么的,抨击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可是别人不认可。比如谈到抢劫,我说是道德败坏,是违法犯罪,要从快从重打击。但有人反驳了,说:“世道不公,劳动的没有钱,家财万贯的不劳动,不抢心里不平衡!”有的还批评我:“你这老人家呀,不要管闲事,你不偷不抢就行了!”我只有摇脑袋的份儿。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邓小平二十多年前讲的话。如今老百姓关心的是如何使大部分人都富起来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担心会包藏着祸心。因为只有贫富均,世道才能升平。
中国人贫穷惯了,光贫穷不会出岔子。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好多人,大家怨气也没有今天大。为什么?因为毛主席一个月才吃四两油,全国人民大家都穷,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都是由贫富不均引起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黄巢起义,绿林好汉劫富济贫,太平天国均田地,孙中山平均地权,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贫下中农推翻三座大山,打的旗号都是“均贫富”的理论。所以,贫富不均是中国的大患。历史的教训是不能忘记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从战略上注意到了贫富差距的问题。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作出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实现社会和谐,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继续拉大的问题。在党和政府采取的消除贫富差距扩大的一系列措施中,“发展”、“反贫困”和“反腐败”是三个硬道理,让更多的穷人脱贫致富,让更多的穷人变成富人,让所有的富人都富得合理合法,所有的财富都来得干干净净。 没有一点贫富差别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没有了贫富差距,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也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了。只要贫富之间的差距不要过大,大家都为着自己的理想信念,有尊严有秩序地去奋斗和争取,穷人和富人是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团结、共同富裕,社会哪有不和谐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