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别关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嗜肉如命的青年男子,由于老婆不吃肉,就忍痛割爱也戒了肉。这一消息很感人,使我想起自己喜欢吃南瓜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十多年前,结发妻子患上了糖尿病,医生这也不让她吃,那也不让她吃,却偏偏让她多吃南瓜。南瓜是乡下用来喂猪的东西,她怎么也想不通,苦了半辈子,四个孩子上学,我们两人的工资又不高,生活的寒酸叫人不敢回想,现在刚好托改革开放的福,小孩也都有了工作,正好可以享受后半辈子的清福了,怎么落得个只能吃这种下贱蔬菜的份儿?为了她的病好得快,我说,我陪你吃还不行吗?于是我们天天吃南瓜。老家的亲戚来看我们,我们什么都不要,就要他们多带几个南瓜来就行了。几年下来,我就养成了吃南瓜的嗜好了。虽然老伴终究走了,但我相信,南瓜是好东西,尽管别人说太粗俗太低档,我还是喜欢。好在现在酒家也有了这款菜,凡是别人请我,我点菜就点南瓜。
开国元勋薄一波,一百岁差几天寿终正寝。有人写文章纪念他,说他40年不续弦。薄老也是几起几落的革命家,出来工作后,许多好心人敬仰他关心他,给他介绍合适的老伴,也有自荐的女子,但薄老总是拂不去发妻的影子,始终没有答应重新组合家庭。在国民党残酷统治时期铁骨铮铮的薄老,在家庭中竟这样钟情、柔情、深情,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一面吧。我们不必学薄老不续弦,但薄老对妻子的忠贞不二,是一定要学的!
时尚有一种倾向,男女恋爱,组成家庭,总想改造对方。当然,不管男方女方,有不少是可以改造的,但也有双方都是“顽固派”,那只好选择分手。我猜,这也许就是当前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吧。
不过,用“分手”的方式来解决家庭矛盾,是不文明不理智的表现。同样,凑合着过日子,生活的质量也不会高档。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应该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和改变自己的期望值。
1993年,中国国际象棋总教练、特级大师叶江川,领导安排他辅导谢军,他俩天天在一起,记者误认为是夫妻。后来1997年,谢军参加在荷兰举行的十强赛,叶江川怕谢军吃不惯西餐,一天三顿为她做中餐。要知道,叶江川在家里一向是“甩手派”,现在却天天给谢军一个女孩子家做饭,哪个做妻子的心里能舒服呢?可是叶江川的妻子潘晓洁信任丈夫,理解丈夫,终于化解了丈夫的“绯闻”,他安慰叶江川说:“难道我还不了解你吗?别想太多了,我相信你,也相信我们的感情。”这便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力量。
后来又有一次摩擦,就有点曲折,但也还是包容和理解化解了疙疸。2006年参加世锦赛,叶江川由于率队担子重,一直没有给妻子打电话,拿到了冠军也没有向她报喜。偏偏这时潘晓洁腿疼病犯了,险些跌倒在厕所里。这下她再也忍不住了,拨通丈夫的电话大发脾气:“你心里只有你的队员你的棋,还有没有我?我死了你都不知道,你哪里配做丈夫?”但是,16岁的儿子劝她:“妈,您别怪我爸,我爸现在压力很大,您应该理解他。”儿子一句话,潘晓洁冷静了下来,想通后给丈夫打电话,道了歉。回国那天,从来不懂浪漫的叶江川,破天荒给妻子送了一束玫瑰花,说:“你对我的支持和付出,是我用什么都无法报答的。我把这束花献给你,它包含了我对你的爱。”看,这就是宽容大度赢来幸福的完美演绎。
《文萃》周报近期刊登了一篇文章,称一名男子给妻子买了一件时尚衣服,后来又配套买了手提包。当这名男子知道一位朋友一年给女友换了三款手机,另有一位朋友一年给女友换了三辆小车之后,茫然了。正当他发愁的时候,妻子说:“我知道那两位朋友都是大款,他们都喜欢找各种女人搭配。我这小女人呀,只能搭配你这穷书生最好!”呀,一句话,感动得这位男子泪流满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幸福甜蜜的效果?因为妻子降低了期望值。要不然,眼前呈现的就不是满心欢喜,而是让人头疼的闹剧了。
所以,当初既然经过细心选择才辛苦经营构建的家园,出了纰漏,只有维修,何须重建?重建了难道就不老化了吗?老化了就推倒重来,你建得那么多吗?忙得过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