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古洞风云录(第十四回)

古洞风云录(第十四回)

时间:2007年12月20日 9:16,作者:唐柏佑,浏览次数:9688

第十四回

满堂欢晏声声喜  游子归宗切切情

 

   水秀山青赐福地,石羊古洞洞天。

         一川鹅井水潺潺。

         千年流不断,万载润新田。

 

          世事本来多变幻,偏生扰乱人间。

          年年械斗斗年年。

          藩篱何日撤,两姓共婵娟。

——调寄《临江仙》

 

坐落在北村的公祠里聚满了人。

公祠里的戏台上挂着一盏气灯,将整个公祠照得通明。公祠的大厅里摆了二十张桌子,横四竖五,戏台两边耳房下各摆三张,戏台上一张大八仙桌。公祠后堂供着关公神像,那里面不能摆桌子,否则就是对关公的不敬。

戏台上是主席,主席面壁而朝台下的一面又是主席的主席位,这是绝对不能错的,公主和鬼生就坐在主席位上。一个是公主,对古寨村来说,公主驾临,从古自今还是第一回,是该村至高无限的荣耀;一个是英雄,要不是鬼生及时出手,将“黑旋风”的两把扳斧缴获,村长李能光恐怕早已作古了,今晚就不是喜宴而是丧酒了!不只如此,还不知这场械斗如何结局呢!县太爷的公子也不能怠慢,坐在左手侧席位,吴三赖与阳剑坐一条长凳,他可是总兵,以后还得仰仗他平息事端。南国习俗,以左为大,把阳剑排在了第三位。右侧席上首位是一个道长,他是武当山清虚观的紫虚道人,按理说,他应坐首席,不过今天的客,结构不同,只有让丫头小子坐上席,老道屈居第五了,这也可以理解。老道的下位,是鹅公井村的村长龙泽玉。朝席左位坐着泽湾村村长王明成,李能光以主人的身份居末位筛酒。

还有张家赵家杨家黄家等村贵宾与本村十二勇士(新十二勇士),坐在耳房下左面上首一二席,其余席位满坐着全村男丁,南国习俗,女人不能上席位,除公主是国宾外,连鬼生的母亲都没有席位。

“祭拜关公!”

随着村长李能光的一声吆喝,后堂燃起了数十根红烛,全体人员起立面向关公。村长带着紫虚道人下台来到关羽神像前,摆上一个大全猪头,燃起三柱香,朝神像拜了三拜,叩了三叩,随即,一阵边炮声在公祠中回荡,显得热闹而庄严。能光和道士回到位后,立即就上菜,一凹二扣三精四鸡……地上了来。这是南国的习俗,一凹,就是凹肉一碗,用猪肥肉带皮走油后切成坨,整齐倒放地大碗里,待蒸熟后,用碗再倒过来,每碗八坨,一人一坨;一般来说,都是把这八坨肉分掉,每人一坨,带回家去吃,以下的菜都是一样分掉,这就是女人和孩子不上桌的原因,因为只有八坨,所以一个桌子坐八个人,多一个人就分不开了。那么,喝酒的人吃什么菜呢?请你不要担心,还有炒黄豆、豆腐、豆芽之类的菜,这些就不分,用来下酒。所以,席散后,许多人都是用手窝窝装菜回,这也别有一番风趣。今天却大有例外,其他的桌子让他去,主席是不会分菜了,因为有公主一行在,谁还好意思分菜?也就算是个例外吧!二扣,就是将走油肉切成长块,制法与上相同,也是八块,一人一块;三精,就是全用瘦肉扣成一碗,,接着鸡鸭鱼肉,鱼是最后一道菜,叫做“鱼到酒止”,这“鱼到酒止”,并不是说出鱼碗就不准喝酒了,而是一出鱼碗,那走酒的人就不再走酒了,要喝就自己去上酒,这样一直要出十大碗。

“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今天是我们古寨村从古至今,从来未有过的大喜日子,首先是公主大驾光临,给我们古寨村增辉。我建议,大家陪公主一碗酒!”村长李能光站起来开场说。

今天是个大喜日子,桌上没摆酒杯,而是摆着小茶碗,所以,能光说喝一碗。不过,在南乡,很少有用酒杯喝酒的,大多是用这茶碗喝茶后,接着就用它喝酒。就连妇女门平素喝茶都是一样,抓点坛子菜,喝碗茶后,就来一碗酒。

“好!”大家齐声赞同,全体起立陪公主。公主只好盈盈地站起来喝了一口酒,连连说:“谢谢,谢谢!”

“第二件,我们回了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第一勇士——鬼生,他是为村捐躯的大英雄肇森的儿子!我们为他归宗庆贺干一碗!”

“好!”人们又欢呼起来。

“还有我们县太爷的公子、城防总兵为我们撑腰,我们为他两人的到来干一碗!”

人们又是一阵欢呼。

“今天是我村的大喜,一定要好好地陪好贵宾,还有我们邻村的贵客、武当的长老,大家一定要放开肚皮,不醉不归。”

“好!我先敬勇士一大碗。”祥轩首先站起来敬酒。他也是今天的幸运者,差点丧身黑旋风之手。

难得今天高兴,鬼生亦站起来一干而尽。鬼生的功夫大家都已见过,佩服得五体投地,村里出了个这样的人物,再也不怕别人欺负了,别说全村人有多高兴了。

“这位唐先生,我代表全村人敬先生一碗。”李能光也不能冷落了其他客人,站起来说。

“不敢当,不敢当!我不会喝酒,借主人的酒表示表示。”唐世裕忙答道。

“先生是哪个唐?”能光边喝酒边问道。

“庙口唐。”

“那,我们是老宗。”

“怎么是老宗?”

“我们是生姓李,死姓唐,你看,我们的家先牌位上都写着‘唐李门中’。”

“哦,那就是老宗了。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慢慢跟你说,先喝酒。”

“我借老宗的酒陪老宗一杯。”

“大家听着,这位是我们的老宗,本家人,大家一定要陪好!”村长站起来大声宣布说。

酒宴在融洽中顺利进行。

“鬼生这名子真不好听,既然是我村人,我建议,改名归宗。”祥轩站起来大声说。

“我同意!”村长带头表态。即刻转向鬼生说:“你以为如何?”

“我没意见,我就是回来归宗的。”

“好,事不宜迟,说办就办。”村长站起来大声宣布说:“今天喜事一桩接一桩,我宣布,替鬼生举行归宗仪式。”

人群又是一阵涌动。

仪式仍然由村长举持。

只见村长带着鬼生郑重地走到后堂,点燃三柱香,双手合十,跪在家先牌位前拜了三拜,然后在关公神像下拜了三拜。村长郑重地拿出家谱来说:“鬼生属祥字辈,他是我们的第一勇士,我们就叫他祥勇吧!”

“好!祥勇祥勇,第一勇!”

“从今天开始,我封他为第一勇士,统领全村十二勇士。”

“向第一勇士李祥勇敬酒!”

鬼生也持别高兴,酒宴迅速地到了高潮。

“谢谢各位,我鬼生今天终于有自己的名字了,我新进李家,从李姓,本应我来敬叔伯兄弟们,蒙大家不弃,我敬大家一杯!”鬼生恭敬地向大家说。

大家又是一饮而尽。

“从今后,还需要大家的多多照顾和谅解。我再敬大家一杯!”祥勇的酒劲上来了,也难得他今天如此高兴,于是,主动地陪酒说。

公主生怕祥勇喝醉,跟他使了个眼色,祥勇装作没看见。公主又去扯他的衣角,祥勇转身对公主说:“你扯什么扯,今天我高兴,多喝点没关系!”

“你这个人也真是!”公主噘着小嘴说。

能光见公主不高兴,立即转身对公主说:“你放心,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今天心情特别好,不会喝醉的,来,我敬你。”随即,各村的人都来陪公主,公主自顾不暇,也就没去管祥勇了。

一轮皓月已上中天,酒宴还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祥勇天生酒量,来者不拒,越喝越勇。

小和尚看见鬼生今天的酒量这样好,可是,那天在枫木源……,莫非酒里有鬼?还是被赵金凤的美色所迷?一定是酒里有鬼,不然山娃对赵金龙说话为什么鬼鬼祟祟的?小和尚想起在枫木源,两人才喝了那么一点点酒,而且那酒根本没有这样烈,怎么就醉了?当时倒不觉得,现在想起来,不得不怀疑其中定有鬼,于是,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紫虚道长,听师傅说,你是他的好朋友,来,小和尚,我们同敬道长三碗。”祥勇叫小和尚说。

“不敢当,不敢当,我跟你师傅本来是好朋友,他还在敝山修过行呢!”紫虚道长一拱手说。

“既然这样,道长是我们的长辈,那我们更应该陪。”说着,祥勇端起酒碗跟道长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紫虚道长也将酒一饮而尽说。

“明天,我们一定到宝山拜访。”三杯过后,祥勇说。

“欢迎欢迎,大英雄移驾,定使敝山蓬荜生辉。”道长连连说。

“道长过奖了,晚辈如何消受得起?”祥勇谦逊地说。“不过,我明天一定会去拜访长辈。”

“那我就恭候大驾了。”

“就这样说,村长、道长,我要回去看母亲了,你们慢慢喝吧!”

“我也去。”公主说。

 

祥勇和公主出了公祠。

“鬼生哥,不,祥勇哥,你归宗了,我在这里跟你道喜了。今后打算怎么办?”公主拉着祥勇的手说。

“今后,今后就为家乡多做点事。”祥勇转身笑着说。

“那你在家乡不走了?”

“我还走哪里去?我还有哪里可走?你想想看,我们李家和鄣姓这样杀架,不知要杀到何年何月,总得想个解决的办法。”

“你能解决吗?”公主怀疑地问。

“我不能解决,但我可以请人呀!”

“请谁 ?”

“首先是请你父亲。”

“我才不要他来管这杂烂摊子呢!”

“他不来,我这里也还有人。”

“哪一个?”

“就是新来的县太爷。”

“谁?”

“就是跟你一起来的唐先生唐世裕。”

“我怎么不知道?”

“他被赵金龙抓去,印信全在书童那里,加上有阳剑在场,他怎敢暴露身份?你还要替他保密!”

“我知道。我呢?那我怎么办?”

“你回你的王府,做你的公主。”

“你……?鬼生哥,你就这样无情,丢下我不管了吗?”

“你千金之躯,怎能呆在这山野南蛮之地?”

“我不管,鬼生哥,你还记得‘望佛台’吗?”

他怎会不记得呢!?

 

望佛台。

阳明山的最高峰。沿万寿寺西行二里许,攀援三里即到。

山峰陡峭如壁,藤蔓缠绕,上有一个三亩左右的平顶,光光秃秃,不长树,只长草。远看似一个土台,上面还有两个大石,形态像一双大手合掌而耸立其上,传说,这是观音大士曾用纤纤玉指在此一抹而形成此台,留下了这合掌巨石,所以,这里又有“观音合掌”之称。

站在望佛台上向南望,崇山峻岭,一叠接一叠,一岭翠一岭,绵延数百里,真是青峰叠翠,一幅美丽的图画。向北望,一川烟雨迷朦,远处村落若隐若现,如果是新雨过后,天空一碧如洗,永州府城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在这绝顶峰上,三个小孩儿正在追逐嬉戏。一个小秃头、一个小子和一个小姑娘,都在十岁上下。

“鬼生哥,听说你学武进步很快,翻几个斤斗来看看,也教教我。”小姑娘说。

“翻斤斗还不容易?我翻给你看。”小和尚说。说着,一连翻了十几个斤斗,小姑娘在边上边拍手,边喊加油,高兴得跳了起来。

“现在轮到鬼生哥了,看谁翻得多些。”小姑娘说。

“我翻就我翻。”鬼生每答道。接着也翻起了斤斗,他一边翻了三十多个,比小和尚多了九个。

“鬼生哥赢了,小和尚输了。”小姑娘仍然拍着手笑着说。

“来,我教你翻几个。”鬼生对小姑娘说。

“不,我不翻了。鬼生哥,我们来玩嫁新娘,怎么样?”他们正在玩着翻斤斗,小女孩提议说。

“怎么个玩法?”那个叫鬼生的小男孩说。

“你和小和尚手靠手,中间靠出个井字来,我坐在上面就行了。”

“你想得美,要我们抬你,我不干。”鬼生说。

“来蛮,鬼生哥,我只坐一会儿,你一定要陪我。”小女孩拖着鬼生的衣服不依不饶地说。

小男孩见小女孩一脸不高兴,就说:“只坐一下。”

于是跟小和尚手抓手形成一个井字,小女孩坐在上面,然后抬起来。

“喔喔喔,公主出嫁了;喔喔喔,嫁给我小和尚!”小和尚抬着公主边走边摇边说。

“你臭美。”小女孩一拍小和尚的头说。“我才不嫁给你个小和尚呢!和尚又不讨亲。”

“那么,你要嫁给谁?”

“我要嫁也是嫁给鬼生哥!”公主说,

“不害羞,嫁给鬼生哥。”小和尚学着小姑娘的语气说。“我不玩了,反正又不嫁给我。”小和尚将公主放了下来。

“你个小和尚,你不抬,我就打你。”说着,捡了根棍子就要打小和尚。

“好了,好了,耍了半天了,我们也该回了。”

“鬼生哥,你背我,我走不动了。”

“叫你别来你就要来,叫小和尚背!”

“那和尚脑壳滑溜溜,我不要他背,他癞皮蛤蟆还想吃天鹅肉,想我嫁给他,我才不要他背!我就要你背,就要你背!”

“真烦人,下次可不带你来了!”说完背着姑娘下山回到了万寿寺。

 

这小姑娘就是公主朱媛媛,她父亲藩南渭王喜佛好道,常上阳明山礼佛,这一次,小公主哭着一定要来,她父亲只好顺她的意,带了她来。从永州府乘轿三天才到达阳明山万寿宫。她爹礼佛,与秀峰禅师说经讲法,她就跟鬼生和小和尚玩耍。谁知,她们的性格蛮和得来,小公主很依赖鬼生,鬼生也十分爱护她,所以公主才说要嫁给她。从此后,公主念念不忘鬼生,每年都要上阳明山,两人结下了不解情缘。这样的事鬼生怎会不记得呢!?只不过她是公主,鬼生又如何敢高攀?可公主却是铁了心了,今生非鬼生不嫁!

“媛媛,那只不过是儿时戏语,何必当真?”祥勇紧紧地握着公主的手说。

“不,鬼生哥,我还是叫你鬼生哥,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公主把身子贴了过去。

“你说是儿时戏语,那么,你还记得那天在袈裟岭吗?”

袈裟岭对于祥勇来说,更是不可忘怀。

那是公主第四次到阳明山了。这时,公主已有十三岁,鬼生也有十四岁了,不说情窦初开,也已有朦胧感了,这一次,他俩没叫小和尚,而是两人携手到袈裟岭。

袈裟岭又叫背阳山,在万寿寺西四里许,望佛台之侧。这是一片原始森林,这里生长着的树木,不管是灌木还是乔木,都像被修整过一样,都是平顶,就像黄山顶上的青松,棵棵都是盆景。据说,这是因为万寿寺的高僧总在这里凉袈裟而形成此奇观,故名。

那一天,风和日丽,公主要鬼生带她去耍,她他两人就来到了这里。在浓阴的覆盖下,尽情地玩着。

“鬼生哥,我们来练剑。”说着公主抽出了宝剑。原来,这些年来,公主好动,她就跟着哥哥练剑耍。后来,她父亲见她喜欢,就特意为她请了位师傅。今天,她要跟鬼生过过招,显示一下她的实力。

“好。”鬼生顺手捡了一根棍子说。

“你也太小看我了,就用棍子,我一定要杀死你。”

“你杀吧!”鬼生说,话没说完,公主的剑已经剌来。只见鬼生不紧不慢地将棍子一转,就躲过了公主的进攻。

公主施展着她平生所学,挑剌点戳,一招快似一招,但总不能进身半步。

“不玩了。”公主见鬼生总不还手,只觉没趣,赌气说。

“我也玩苦了,不玩就不玩。”鬼生说着,拖着公主,这一拖,公主顺势一倒,两人倒在草地上,平躺在一起。

“鬼生哥,你喜欢我吗?”公主待心平静了一点后突然问。

“当然喜欢,要不然,我也不会陪你来玩了。”

“你知道吗,鬼生哥,我在家总想你。”

“我也是一样,总想见你一面都好,只可惜山高路远,难得一见。”

“鬼生哥,你会像小和尚一样做和尚吗?”说着,公主慢慢地靠向鬼生。

鬼生不经意地用山中的棕叶做了一只草蚂,转身送给公主说:“你喜欢吗?”

“喜欢,鬼生哥,我还要一只。”

“你还要,我就再做一只。”说着祥勇边做边问。“要两只干什么?一只就够玩的了。”

“我就要两只,要她们成双成对。”说着叫道。“生哥,你看那蝴蝶,双双飞舞,多有趣。”

鬼生一看,果然两只蝴蝶围绕着一朵山花在盘旋飞舞,卿卿我我,煞是好看。看着这两只蝴蝶,公主靠得更近了。

鬼生织好了第二只草蚂交给公主说:“这下两只了,你满意了吧!”

“生哥,这两只草蚂就像那两只蝴蝶,一公一母,多自在,多快活。”公主说着,靠得更近。

“你又不是蝴蝶,你怎么知道她们快活?”鬼生打趣地说。

“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知道不知道?”公主针锋相对。说着挽住了鬼生的手。

“算你赢了。”鬼生顺势将公主揽了过来。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公主,一言不发。

“生哥,这是干什么?”

“媛媛。我,我,我爱你!”

“生哥,我……

公主话未说完,一双小嘴就被鬼生的嘴堵住了。两颗朦胧的心缠绕在了一起,许久许久。就这样,两颗纯洁的心私订下了终身。这样铭心刻脑的事,谁会忘记呢?

“媛媛,你看,我家里又穷,母亲又聋又瞎,我怎能连累你呢?”

“别说了,鬼生哥,我只要跟着你,什么都不怕。”

说着,他们已到了家。

上一篇: 文化产业书报连载古洞风云录(第十三回)
下一篇: 文化产业书画艺术油画售价及油画培训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