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渭王千里召金凤 唐知修表达天听
唐知上表达天听,请命为民世所欣。
刚济水灾兴自救,又疏匪患定人心。
欲擒秃恶除淫棍,更向井田清祸根。
功过是非千古鉴,石羊处处颂皇恩。
话说祥勇二探景仙寺,正待打开景仙寺后洞看个明白,无赖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一是景仙寺和尚三个柱头都已进了后洞,不是怕打不赢,而是怕打草惊蛇坏了大事,如果通过这一战后,和尚老壳毁尸灭迹,封死后洞,那就无法再得到证据,就会功亏一溃,得不偿失。再说,这个小和尚慧圆竟然没有牵制住这些大秃头,不是无用,就是暴露了目标,要动起手来,没有外援,三拳难敌四手,也不是好耍的。于是,无功,不,而是有功,大大地功而返。待得回到古寨村,已是下起了滂沱大雨。不一会儿,小和尚也急匆匆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被雨淋得像只落汤鸡。
“明天早上有鸡肉吃了。”祥勇打趣地说。话没讲完,他自己随即一个喷濞,打得满屋的人都在惊跳。
“好,看吃谁的肉,那小公鸡的肉又白又嫩,要好好地炖一炖,炖烂炖烂加些佐料,我来孝敬公主。”小和尚得理不饶人,见祥勇受了风寒,针锋相对地说。
“别打趣了,快快去换衣服,不然的话,小和尚会变成小病鸡,变成小病鸡就不好吃了。”公主也开玩笑地说。
“小和尚的肉当然不好吃,依我看,勇哥那又白又嫩的小鸡鸡公主才喜欢吃呢!”
“你个死和尚!看我打死你。”说着,公主伸手就向小和尚打去。
“我怕,我怕。”小和尚说着跑进去换衣服了。
金凤被他们的打趣笑得前俯后仰。
县太爷唐世裕问:“景仙寺的情况如何?”
“证据我都掌握了,而且晓得了进洞之法,我们立即可以兴师问罪,一举剿灭贼窝。”祥勇说。
“有那样容易吗?寺庙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国家为什么重视 寺院?那些贼和尚为什么这样无法无天?这都是当朝造成的。我们虽然拿到了证据,但是,也不能轻举妄动,如果得罪了当朝,那就会好事变成坏事,得不偿失,满盘皆输。所以,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战,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待机而发,方保万无一失。现在正在下雨,不如,我们先回县城,写一份奏章上奏朝庭,到时再派官兵来擒拿那些贼和尚也不迟。”县太爷说。
“县太爷说得对,我们也要稍事休整,连日来的奔波,打打杀杀,奔奔跑跑,大家也累了。”村长能光附和着说。
“我明天就回县城。”县太爷说。“伯仝与小和尚明天进驻鄣家村,一是要多做工作,稳定民心,特别是要稳定黑旋风的情绪;二是要尽快组织村民生产自救,趁着下雨,在黄豆土里多插夏红薯。三是要尽快打秧苗,补救被损禾苗,请他们先打好秧田,我立即派人送谷种来。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叫鄣家村一定要保守秘密,千万不要把我们抓住大和尚聪真的消息传出去。祥勇与我一同上县城,将贼和尚聪真押解进城,免得节外生枝。谢晋随我回去草拟奏章。”
“我也要去县城。”公主见没点她的名,着急地嚷道。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这是新田的一句古话,不用说你也得去。”小和尚又打趣地说。
“你个死和尚,别人不会把你当哑吧!”公主骂道。
“我也要去,不知我哥他们怎么样了,那样多的官兵,我好害怕他们……。”金凤也要争着去。
“‘我也要去’,这回可不是吃醋了吧。”小和尚做了个鬼脸说。
“看我不打死你个小和尚!”说着,金凤和公主同时伸拳打向小和尚,小和尚一转身就躲在了祥勇的后面,并将祥勇向前一推,金凤和公主两只小拳都打在了祥勇的身上。
“别闹了,明天大家都去吧。”祥勇说。
刚到县衙,就听得兵丁来报,说是王爷要召见赵金凤。这可给大家浇了一头雾水,王爷既不认识赵金凤,也不了解金凤是何许人,只知道她是匪首,女强盗,按理说,应该是揖拿,为什么突然之间要召见她呢?不知是什么意思。
是去还是不去呢?
“我陪金凤回去,我保她无事。”公主正想回去一趟,见见爹娘,她不知不觉又出来一个多星期了,于是她说。
“那我也要去跑一趟。”祥勇更是不放心,听公主说打包票,于是他也赶紧说。
正在这时,朱庭中、阳剑和吴三赖走了进来。原来天一下雨,他们也不好进攻义军,何况那深山老林,下雨天更不好用兵,于是,朱帅把事务交待一下后就来到了县城。一是想来看看县城的情况怎样了;二来,他主要是想看看妹妹在不在县城,更想知道赵金凤的情况怎么样了,因为他是冒险放她的,还差点杀了湖广总督,虽然他不怕,他已派人报告了爹,爹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但是,细想起来,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哥,你来得正好,我问你,爹召唤金凤去,到底是何用意?”公主一见她哥就问。
“我怎么知道呢?”朱庭中答道。“我已把你们的事告诉爹了,爹要召见金凤,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为什么呢?”公主不解地问。
“你想想,如果不是好事,爹就不会召见金凤,而是派兵来抓朝庭钦犯了。”庭中说。
“哥说的也有道理,这‘召见’二字可是一个好词,照哥这样说,那我可就放心了。”公主笑着说。“那么,爹为什么要召见金凤呢?哥,你是不是在爹面前说了金凤的坏话?”
“你别瞎猜了,我怎么会说她的坏话呢?我刺了卢总督一剑,我自己都还怕爹怪我,‘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哪里还有心情说她的坏话?反正是好事,不要再去猜了。”小王爷说。
吴三赖见到赵金凤,心里怪不是滋味,这个一直垂涎到手,而且几次都差点到手的朝庭钦犯、女匪首,一下子就野鸡变凤凰,成了公主的妹妹,万一她把自己过去的劣迹向王爷奏上一本,那他这一世就算完了。还有公主,那天在酒楼上也得罪了,要不是阳剑的爹解围,后果也不堪设想,真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凡事都不可做绝了,幸好自己给自己留了条后路,那天对公主还算好,没有惹得公主发怒,不然,更是无法下台,官场上确是不好混。所以,对于公主和赵金凤,他正眼也不敢瞧一下。看来只有在小王爷身上下功夫了,也只有小王爷才保得他住,因而他在小王爷面前显得特别谦恭,,使出他逢迎拍马的真功夫,惟命是从。他的功夫确实也没有白费,在火烧枫木源、永桂城的战斗中,吴三赖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深得小王爷的赏识,所以,小王爷才一直带着他。
当然,公主她们不会跟吴三赖一般见识,她们根本没理会吴三赖和阳剑。“哥,我陪金凤去,我也想见见爹了。勇哥,你也去吧!”
“我也去,我顺便去看看师傅。”祥勇刚才就说了要一起去,他不放心金凤,现在,公主相邀,他当然一口应承了。
“行,不过,去也不急在一时,阎王还不差饿兵,你们三人吃了中饭再去吧。”小王爷说。
唐知县立即叫人准备中餐,一是为小王爷接风;二是为公主送行。
中餐很简单,没有大酒大肉,也没有上餐馆,只炒了几个家常菜,打了几壶土酒,因为兄妹相见,小王爷也还吃得开心。
中餐后,公主、金凤、祥勇前往永州府去晋见王爷。临走时,小王爷叮嘱公主说:“顺便代我向父王问安。告诉父王,就说我这里战事进展顺利,叫他不要担心。”
唐县令邀请小王爷上城西南看看,因刚决堤不久,他又怕发大水,那样老百姓就会雪上加霜了。
上得西城墙,县太爷将石羊一带的事情向小王爷作了汇报。一共说了三件事:一是鄣李二姓的械斗问题,在他的工作下,已趋向解决,但朝庭还得拨一笔救济;二是他想在鹅井修一个水库,永远解决石羊一带的水利问题,这件事,他还没向李鄣二姓说,因为要一大笔经费,所以,先必须奏请朝庭,请朝庭拨出专款后,再与村民商量;三是景仙寺的问题,朝庭必须速派兵马剿除。
“头两件事我不好说,那景仙寺的和尚真可恶,有辱佛门清静之地,我可以派兵前去剿灭。”小王爷立即表态说。
“我这里先替老百姓谢谢小王爷了,我想先写个奏折,将三件事奏明朝庭,待李祥勇和公主回来后再行动,因为祥勇熟悉寺内情况,以保万无一失。”县太爷说。
“这样更好,事不宜迟,你马上写奏章,我派人快马加鞭连夜替你送去。”
“遵命。”唐县令说。
这时,下了一个上午的雨终于停了,大概不会造成灾害,所以,唐知县立即回去叫来谢晋一同草拟奏章:
永州府新田知县唐世裕状奏:
臣蒙受皇恩知任新田,受命于危难多事之秋。北有瑶民赵金龙反叛;南有石羊古洞械斗连连;加之适遇水患,真是天灾人祸,连绵不断,民不聊生,哀鸿遍地。臣曾被赵金龙所掳,差点命丧黄泉,适得逃生,皆皇上鸿福也,苟且偷生,敢不尽忠于朝庭?
幸逮皇上威旺,重兵压境,已捣贼兵江华巢穴,火烧匪巢枫木源,驱敌兵于深山,现小王爷与湖广总督八万大军已逼近永桂城,指日可望克敌奏凯。
西南水患,虽为官员腐败,沿河西堤豆腐渣工程所至,然前任县令阳槐寅业已伏诛,不咎其过,本届接任,已倾全力赈济灾民,督其生产自救,业已度过灾荒。
南国古洞,械斗连绵。臣尽绵力,设身于其地,游刃于其中,几经波折,察为历年争水之故,故以情动之,以解决水利劝之,幸不辱命,得劝和归,万民皆仰皇恩浩荡。
古洞中有一寺,号曰景仙,寺内和尚,皆为好色之徒,据臣查实,他们盗佛教之名,行欺诈之实,掳掠妇女上百名,藏于后山石洞,供其淫乐。石羊古洞,怨声载道。
今特具本,申报朝庭,其一,拨银二十万两,于石羊鹅井兴修水库一座,永除械斗隐患。其二,速派官兵,剿灭秃头,还我百姓安宁。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写完后,小王爷即派兵火速送往朝庭。
再说公主、祥勇、金凤一行三人,星夜兼程,第二天下午申时就到了永州府。
“爹,我们回来了。”永州府东南,潇水河畔,藩南渭王王府的客厅里,公主带着祥勇、金凤一进来就大声叫道。“娘呢?”
“你个疯丫头,成天在外面疯,还记得娘吗?”渭王说。
“爹,这是你请来的赵金凤,你叫她来干什么?”
“干什么,总是好事呀!”
“你快说,爹,别逗了。”
“不,你还没说完呢?这是谁?”
“爹,你又逗了,他都不认识?他叫李祥勇。”
“草民拜见王爷!”祥勇上前就要跪下行礼.
“不必多礼."王爷一把把他扶住说.
“他就是祥勇.”公主再一次说.
“祥勇?没听说过。”王爷说。“后生可畏,先请坐。”接着叫仆人赐座。
“去叫娘娘过来。”王爷又吩咐道。
“爹,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今天怎么尽打哑谜?这个就是那个阳明山上的鬼生,你也不认识了?”
“哦,你看我老糊涂了,他就是你挂在小嘴巴上的那个什么哥呀哥的?”
“爹,看你,就晓得欺负女儿,等下妈来了,看我不叫她掐你的耳朵,叫你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哟,好厉害,我不说了。你也不奉茶,这可是你自己怠慢客人了。”
“我的乖女儿回了。”还没进客厅,老远就叫见了娘的声音。
“娘……”公主大叫着迎了出来。“娘,这是赵金凤,这是阳明山那个和尚。”
“你怎么带个和尚回来?”
“和尚好,我们家里可以开经堂了。”王爷说。
“爹,你少说两句行不行?娘,这是赵金凤。”
“赵金凤?让我看看。”说着,娘娘走近赵金凤仔细地瞧着。“嗯,不错,是不错,是一个美人坯子,这眼睛水淋淋的,这脸旦……”
“娘,人家刚来我们家,你那样看人家,怪难为情的。”
“你个丫头晓得什么,插什么嘴,让娘看个够再说。”说着,又是一阵审视,看看脸旦,又看看身材,还要捏捏那纤纤细手,如同在集市上挑选小猫小狗一样。
“娘,你们到底要干什么?”公主看见娘这术审视赵金凤,始终不解,于是问。
“你爹要收她做干女儿,我不同意,现在看来,我是不得不同意了。”娘娘不紧不慢而又风趣地说。
“娘,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不信,你问你爹去。”
“爹,是真的吗?”
“是真的,不知姑娘愿意不愿意。”接着,王爷就说起了为什么要认干女的原由。
原来朱庭中将剑斩湖广总督左手,私放朝庭钦犯赵金凤的事向父王报告后,渭王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虽说不怕那总督,但金凤确实是朝庭钦犯,不过,如果赵金凤真是那李祥勇的亲妹妹,那公主也会脱不了干系,事情就会弄得一团糟。于是,他和夫人商量,干脆认金凤为干女儿,上奏朝庭,这样一来,朝庭也就不好追究了。娘娘开始不同意,后来几经劝说,才答应见见金凤再说,所以就出现了王爷急召赵金凤的场面。原来认干女儿是为金凤着想的,金凤怎好不同意呢!祥勇当然也不好说了。
最高兴的是公主,立即拉着金凤的手说:“快拜见干爹干娘。”
赵金凤听后,心里也很舒服,再说找到一个这样的靠山,她是做梦也未想到的,于是,她跪下道:“孩儿拜见爹娘。”
“我的乖女儿,快起来,让娘摸摸。”娘娘上前扶起赵金凤,拖到自己身边说。
“娘,你有了乖女儿就不要我了?我可饿死了。”
“快叫厨子准备上好的酒席,今天要好好地庆贺庆贺。”王爷也十分高兴,马上吩咐道。
“勇哥,现在可都是一家人了,你也不要拘束,我们耍去。”说着,拉着祥勇的手就走。
“你个疯丫头,怎么刚认的妹妹就不管了,丢下她人生地不熟的,你们就去逍遥?”娘娘说。
“让她们去吧!我陪娘多说句话。”金凤说。
“还是这个闺女好。我跟你改个名字,就叫朱琴吧!”
“谢谢娘。”
“好,以后我就叫你琴儿。”王爷拍手说。
公主牵着祥勇的手跑出客厅就向大院落里跑去,这几个月来,她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兴过,赵金凤真正成了她们的妹妹,再也不会跟她争心上人了,那醋坛子终于摔到了东海,你叫她怎能不高兴?
渭王府是按四合院风格建的,融合了湘南园林风味,看上去,园林风味还居多一些。大院占地面积约有二十亩,大门开向正北,因为大院西南面是潇水,绕西向西北,然后再向正北流淌,按玄空地理学推测,水从南向西北,绕西再向正北,此乃龙抬头之风水宝地。院落内亭台楼阁,九曲回廊,水榭歌台,假山石拱,一应俱全,确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好所在。
公主和祥勇穿过回廊来到花园里,只见园内百花盛开,有绿兰、白兰、月季、扶桑、山茶、莲塘荷花也正含苞欲放,虽届夏天,但仍然是一派春光。只见两只彩蝶翩翩飞舞在花丛,一会儿逗留在月季上,一会儿追逐在兰花间,好一幅蝶恋花的绚丽图画。
“勇哥,我要蝴蝶。”公主撒娇地说。
“你还少,这样大的人了还抓蝴蝶耍。”祥勇说。
“不蛮,我就要你抓。”公主撒娇地说。“在阳明山,在望佛台,在 朝阳岩,你都为我抓过蝴蝶,今天也要抓。”
“那时是还少,好耍。”
“少时你就为我抓,现在大了,你就不管我了?”
“你看她们蝶双飞,多自在,多幸福,何必要去拆散别人呢?”祥勇见公主硬要抓蝴蝶,于是转过话题说。
“勇哥,我们也要像这蝴蝶一样,比翼双飞,永不分离。”说着,依偎在祥勇身上,似乎进入了那蝶双飞的最高境界。
“公主,王爷叫吃晚餐了。”
公主和祥勇正在花园里赏花戏耍,仆人来叫吃晚饭了,于是二人携手前进,同去用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