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辩证人生》(17)为人父与为人子

《辩证人生》(17)为人父与为人子

时间:2008年1月19日 9:29,作者:蒋华斌,浏览次数:860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凡为人父母者,都有一个如何当好第一任教师的问题。

必须爱孩子。如果孩子体验不到父母的爱,就会变得孤僻怪诞。如果爱过了头,溺爱,纵容,又更会害了孩子的前程。跟孩子讲平等,交朋友,很好。但父母子女之间没有一点界限,家长一点威严也没有,这也不行。跟孩子讲民主,遇事征求孩子意见,有利于培养主动精神,但又不能极端民主,失去教育的主动权。古人说:“木可雕而病于越度,金可铸而病于越冶。”是说雕刻失败于用力过度,冶炼失败于温度太高。所以,为人父母者爱孩子要掌握好尺度和力度,这是家庭教育的一项艺术。

还有一个和谐家庭的学问。一对夫妻,喜添宝宝以后,紧接着就可能出现不和谐。有一对夫妻,丈夫是军人,孩子很瘦小,军人爸爸便牛奶大肉一个劲地往孩子嘴里塞,闹得大哭小叫的。温柔的妻子忍不住当面抢白几句。这样的次数多了,日子久了,摔碗砸锅的事情就发生了,哭声闹声常常搞得邻居不得安宁。另有一个家庭,孩子上小学高年级了,上网讲假话,成绩急骤下降,当工程师的妈妈“规劝”无效后,不免咒骂处罚一齐来。父亲看不过去,替儿子说几句好话,妻子又把怒气转到了丈夫身上,两人禁不住口角起来,闹起了小别扭。这样的事是常有的,也不足为怪。其实,夫妻性格有差异,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还有,观念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教育孩子,夫妻必须步调一致,方法互补,情绪和谐。即使有分歧,也不能当孩子的面表现出来,而是要谦让体谅,求同存异,尽可能求得意见的一致性,不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不给孩子留下管教上的“空档”。夫妻之间相亲相爱,互敬互谅,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责任,家庭永远春意融融,美满和谐,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要以激励为主。小孩子都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别人称赞。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父母千万不能训斥,也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一道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励他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美国的家长就很注意在孩子面前避免说脏话和泄气话。有心理学家实验后说:每天说孩子一句好话,是孩子成长的有利条件。

为人父母者讲教育,为人子女者就要讲孝道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一个企业,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是否下岗的一个条件,这一做法是很有见地的。2002年湖南电视台报道了祁阳县有一位老人,他要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在深圳的两个儿子给他汇来300万元建立奖励基金。他说,孝顺孝顺,主要是一个“顺”字,“我要做好事,他们就顺我的意”。每个人都给父母300万元做好事,这不现实。但是,每一个人都要顺年迈父母的意,这是应该做得到的。有首很流行的歌叫“常回家看看”,唱的就是孝敬父母的道理。孝敬父母的做法很多:给钱,聊天,探望,做生(祝寿),教育孩子孝敬爷爷奶奶,还有节日祝贺,手机拜年等等,总之要挂记在心,你中心有老人,老人就很感慰藉了。

有的老人退休了,不甘寂寞,儿女给他找份工作,这比给他送钱送礼更顺他的意。有的老人有一份事业,做子女的志趣不一样,不愿参加到他这个集团中来,不愿继承这份事业,那也无妨。但不能“反”,不能烦。而应该从关心的角度,赞扬他的成功,关心他的失败,给予鼓励和肯定性的评价,充分的尊重,甚至从“旁观者清”的角度,客观地提一些建议或批评,千万不要否定,要顺,不要逆。世界上七十二行,行行都是社会的需要,都合理,不能简单否定,更不能不屑一顾。有的老人,在岗时有失意,退休了,想弥补一下,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做子女的要帮他实现夙愿,顺他的心。顺心,比什么都能更让父母宽慰,满足,从而达到心情舒畅,延年益寿的效果。

上一篇: 文化产业书报连载古洞风云录(第四十五回)
下一篇: 综合新闻奇闻趣事QQ群主发言(哈!哈!哈!)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