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一些报刊誉为“导弹之父”。钱学森知道了,说,导弹是大家研制出来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研制出来的,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所以,不希望新闻界这样宣传我。这话表现了老科学家虚怀若谷、有功不居的高贵精神。司马迁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钱老不仅淡泊名,也淡泊利。他得了100万港元奖金支票,看都未看就全部捐给了西部治沙事业。
但是钱老并不像旧时厌世脱俗一类的隐士,他有着热烈痴迷的一面,有着不顾一切艰难险阻的献身精神。他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是那样的炽热浓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他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生活待遇,放弃了在美国科技界如日中天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头衔,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终于回到了祖国,把满腔的爱国热忱转化为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钱老是我们的楷模。
当今社会是竞争社会,不管读书还是工作,必须努力奋进,否则就要落后于形势。争一流是必要的,不争不能立于竞争之林。然而不能说不败。自古以来没有常胜将军,工作和学习中的一帆风顺也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事。这里有个心态问题,心态摆正了,不胜也胜;心态不正,不败也败。要做到成败无意,荣辱不惊。有的父母要求子女老是考第一,或者放宽点,前三名。这没有必要,也不科学。反而会适得其反,过犹不及。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子女热情好学,力争上游。学懂学好,这是人人应该做到的。第一那就只有一个了。顺其自然,拿了第一当然是好事。下死命令拿第一,那别人怎么办?
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乒坛一颗常青树,2004年到中国来就被孔令辉拉下马来。但他不经意,泰然处之,一笑了之,观众因此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干事业,办企业也一样,质量上乘,数量增长,规模发展,这是人人都想做到的。但是,凡事都要第一,这就不合规律,也难做到。
苏东坡赞美西湖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如此,每个人的人生也应如此,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相宜。该浓时,就浓他个轰轰烈烈,全身心地干事业,闯天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淡时,就淡他个心如止水,沉稳恬静,“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什么名呀利呀,权呀势呀,全当身外之物,过眼烟云。得意淡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继续发展;失意泰然,不灰心,不气馁,总结经验教训,爬起来照样往前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