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悲壮哉,将星早陨!》连载之十三

《悲壮哉,将星早陨!》连载之十三

时间:2008年10月18日 20:04,作者:蒋华斌,稿源:蒋先云传奇,浏览次数:8106

 

十三、二次东征固根本  巫山鏖战救介石

 

 

自从武装平定广州商团叛乱,驱逐陈炯明以后,广东革命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这时,中国北方正发生着剧烈的动荡。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率部倒戈,发动“首都革命”,导致直系军阀全面溃败。北方出现了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三派势力又妥协又争斗的复杂局面。

冯玉祥是一个有头脑、同情革命的军人。他与孙中山早有书信往来,北京政变后,他立即电请孙中山赴京共商国是。

1924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毅然偕夫人宋庆龄离开广东,乘军舰到达北京。

孙中山北上后,陈炯明认为时机已到,就“自任”救粤军总司令,于192517日发布大举进犯广州的命令。他得到了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的帮助,又联络驻在广州的滇桂军阀和反动势力作内应,妄图一举成功,实现统治广州的美梦。

孙中山到达北京后,积劳成疾,肝病恶化,卧床不起。北伐军谭延闿部和朱德培部出师不利,兵败江西。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1925125日,广州大本营决定东征,发布《东征宣言》。

21,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广州大本营发动总动员令,并且作具体部署。中共广东区委发出“檄告广东工农群众,保卫革命,打倒陈炯明”的文告。

这次东征的主力是黄埔军校学生军和粤军,许崇智为粤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参谋长,周恩来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随军东征,负责军队政治工作。这就是第一次东征。

东征军还有滇军、桂军、湘军等部队。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担任联军总司令。东征部队兵分三路,滇军为左路,桂军为中路,粤军和黄埔学生军为右路。

蒋先云率领的第七团,属于叶剑英领导的先锋部队。他们的军事装备几乎都是由苏联供应的。先锋部队武器精良,士气高涨,军纪严明,所以所向披靡。
第一次东征以驱逐陈炯明出广东为目标,很快胜利了。

陈炯明本来是在孙中山的支持下掌握广东的重要权力的。但是,当他自恃羽翼已丰,便在港英当局和直系及西南一些军阀的支持下,悍然称兵作乱,炮击总统府,致使孙中山与宋美龄登上永丰舰避难。

陈炯明的叛变对孙中山的打击太大了。孙中山历次革命,遭到失败很多,而这次叛变则使他几乎陷于绝望之中。因为陈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被视为心腹。陈的军队是依靠孙中山的扶持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在居然要致孙于死地,怎能不感到心痛?

孙中山在致海外侨胞的信中说:“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甚至此役者。”

陈炯明的叛军被粉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虽然渡过了危机,但还不太稳固。不仅陈炯明的残余势力还在,而且数个地方军阀割据。消灭这些军阀势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就是为什么发起第二次东征的根本原因。

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建立,9月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101开誓师大会,正式起兵。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到11月底,第二次东征取得完全胜利。

109,东征军逼近陈炯明老巢惠州城。惠州城三面环水,城高而坚,雄险无比,易守难攻,是东江的要塞。传说唐代以来一千多年,从未被攻破过。惠州县志这样形容惠州的险势:铁练锁孤身,飞鹅水上浮,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

两年前,孙中山曾亲自指挥东路讨贼数万之师,多次围攻都没有攻下。

于是战场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打不打,如何打。从早饭后争论到中午,打不打两种意见针锋相对,相持不下。

主张打惠州的人认为惠州是东江支撑点,惠州一下,则东江一带可迎刃而解。不同意打的人则极力反对先打惠州。提出了暂时监视和围困惠州,待时机有利于我再打不迟。

蒋介石坚持说:“……必须先打惠州,若不先打惠州,惠州之敌必倾巢而出,击我之背,陷我于首尾应敌之境地。我军先打惠州,就可以除去东征后顾之忧。”于是围攻惠州之役打响。

据守惠州的杨坤如部,凭着惠州的险要地形和坚固实施,负隅顽抗。1011日,东征军先行扫荡惠州外围守敌,占领了飞鹅岭,随即展开攻城战。

蒋介石下达命令:“第一师为总预备队,第二师第四团为攻城部队。”攻城开始,百门大炮同时发射,但还没有把守城火力完全压下去的时候,蒋介石就发出了攻城命令。第四团攻城将士冒着敌人密集火力的封锁,不断地冲锋,顷刻间牺牲数百人……,连续进攻两天,东征军伤亡惨重,惠州一时间拿不下来。

蒋介石见攻城不下,便有撤兵的主张。周恩来坚决反对,在战场军事会议上说:“撤兵必然动摇军心,而惠州不是不可以攻下的,关键在于要改变战术。”

周恩来提出三面攻敌,网开一面,让敌出逃,聚而歼之的作战计划。会议采纳了周恩来的正确意见。

周恩来立即派三师政治部主任兼第七团团长蒋先云组织党团员为骨干的敢死队。

1013,攻城战斗打响,周恩来亲临飞鹅岭指挥。蒋先云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大声鼓动:“同志们,为了铲除叛逆,为了捍卫国民政府,冲啊——!”敢死队由黄埔军校学生军中的党团员组成,战斗力特别强。

敢死队员爬城而登,不知道什么是生死,学生李青,头打伤了,用自己的手巾裹着流血的头,仍然奋勇登城。同学蔡光举,肚子打穿了,蒋先云一面命令卫生员给他包扎,一面亲自去扶住他。蔡光举说:“团长,不要管我,逆贼正待我们痛杀!”

蒋先云大喊:“同学们,同志们,向李青、蔡光举学习,冲啊——!”正好冲到城下的时候,先云的左脚中弹跌倒,他撕破衣服捆扎伤口,继续呼喊口号冲锋,将士们都被团长的气概鼓舞,士气高涨到顶峰,继续猛冲。

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惠州守敌终于抵挡不住。1014日傍晚,蒋先云带领的敢死队冲上城头,后面大部队接踵而上,终于全歼了陈炯明这支最精锐的守城部队。随后,东征军长驱直入,进军潮州、梅县地区,穷追余寇。

10月下旬,周恩来与师长何应钦已率领第一师攻克海丰。陈炯明叛军部将林虎的主力集中在华阳。蒋先云所在的第三师,是由粤军改编成立的,训练时间不过一个月,师长谭曙卿事先没有探明敌人虚实,也不作周密部署,也没有开军事会议,就贸然率部向华阳前进,结果与敌遭遇。

敌人火力超过自己数倍,人数也多了许多。打到中午,林虎以大部兵力包围过来,三师陷于危险境地。

蒋介石得到消息,赶到华阳督战,激励官兵,阻挡敌军的猛攻。终因力量悬殊,东征军补充第一团团长共产党员周保山奋战阵亡,官兵伤亡惨重,形势非常危险。

蒋介石命令蒋先云的第七团包抄迂回到敌军背后,攻击林虎要害。不料敌人一个侧击,又把阵地夺了过去,三师官兵溃退。蒋先云的第七团终因力量单薄,不能挽回局面。

蒋介石装模作样地大叫:“我唯有自杀以成仁,我没有脸面回去见江东父老!”先云说:“校长!你放心,有先云在,阵地一定可以拿回来!”正在这时,一颗炮弹飞来,在他们身边爆炸,蒋先云大叫一声:“校长卧倒!”一把把蒋介石推倒,压在身下,自己军帽被炸飞,攻惠州城负伤的左脚还没有痊愈,又挨了一弹片,蒋介石安然无恙,有惊无险。蒋先云派兵把蒋介石送过河去,脱离了危险。

蒋先云派人与周恩来取得了联系,合力消灭了林虎的部队,第二次东征胜利了。

随后,又进行了南征,消灭了盘踞在广东境内的军阀,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战役结束后,先云受到嘉奖,仍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升任警卫团长,授少将军衔。

蒋介石参与了两次东征和南伐这些战役,到北伐战争前夕,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统一指挥陆、海、空三军。

总司令权力极大,可以以战时姿态为名,指挥军、民、财政、治安各机关,从而取代国民政府,集中国家的军、政、财、法大权。在此以前,他已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组织部长,不久又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央军人部长。

于是,党权、政权、军权皆集中于总司令一身,蒋介石在什么地方,国民党中央就在什么地方,国民政府就在什么地方。蒋介石就是国民党,就是国民政府,福威之盛,大于孙中山大元帅。然而,这只是他自己这样想而已,在老百姓眼里,那就不一定了。所以,他恨老百姓,恨共产党,也恨国民党左派。

蒋介石大权集于一身之时,也就是他反革命本来面目暴露之日了。

 

上一篇: 娱乐休闲茶余饭后一个光棍的呐喊
下一篇: 综合新闻新店开业秀峰家具广场10月25日隆重开业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