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二)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二)

时间:2014年9月8日 9:43,作者:谢中,浏览次数:12631

  诗联成谶

 

朱元璋虽然未读多少书,却有刻苦学习的好习惯,犹喜吟诗作对联。早在皇觉寺做和尚时,最受长老爱重,寺中众僧怀恨在心,有一天,趁朱元璋未归之际,众僧忽将山门关上。朱元璋在山门外露宿,见银河耿耿,玉露清清,遂口吟七绝一首:“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朱元璋从军后,曾借宿太平府不惹痷,老山僧问道:“客官何来,尊居何处?”朱元璋便在墙上题诗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顧哓哓问姓名。”朱元璋的咏菊诗流传甚广:“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上黄金甲。”

朱元璋更喜欢对联,洪武元年春节,他令都城应天居民,家家户户写对联,悬挂于门庭,并亲自察看。起源于五代的桃符题词,以“对联”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兴盛于大明王朝。朱元璋书赠大将徐达的对联虽有些言过其实,但对仗工整:“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朱元璋题秦淮河的对联描写秦淮风情,堪称绝妙:“佳风佳水佳月千秋佳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某夜,朱元璋与刘伯温对奕,雅兴突发,即景出上联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下联曰:“雷为战鼓电为棋,风云际会。”有一次,朱元璋微服到民间暗访疾苦,途中遇一孩儿,充作驿卒。便上前询问:“今年几岁?何以如此装扮?”那孩儿答道:“今年七岁,父虽病故,尚未除名,因而代役。”朱元璋遂出上联曰:“七岁孩儿当马驿;”孩儿对下联曰:“万年天子坐龙廷。”朱元璋大喜,即令丰厚抚恤。一日,学士江怀素陪朱元璋游多宝寺,步入大殿,见幡巾上尽书多宝如来佛号,出上联令江怀素对下联,曰:“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学士江怀素对下联曰:“国号大明,无更大大明皇帝。”从多宝寺出来,进入一小店打中伙,却没有下酒之菜,故出上联曰:“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江怀素对下联曰:“大明君,一统万岁,不分南北。”朱元璋又问店主何方人氏?答曰:“祖籍重庆。”朱元璋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江怀素对下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江怀素出口成章,对句颇佳,马屁拍得精彩,拍得朱元璋屁眼都在笑。精神行贿,立竿见影,回宫后,朱元璋提拔江怀素为吏部侍郎。

 某夜,朱元璋带着朱标、朱允炆在文楼上观看马术表演,但见驯马师长鞭甩响,一声令下,群马昂起头来,临风长啸,前足刨地,奋蹄狂奔,得得有声;辔头哗啦啦直响,马尾攸攸飘起来。朱元璋遂出上联曰:“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下联道:“雨打羊毛一片膻。”朱元璋望着朱允炆突出偏右的前额,觉得这孩子不可理喻,小小头脑怎么不往好的方向思考呢?马术表演完毕后,闲庭信步,凉风习习,新月如勾,朱元璋触景生情,想把刚才的不愉快抹掉,便命太子,皇孙对月吟诗。太子朱标口吟一首七绝:“昨夜严滩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朱允炆作五言绝句:“谁将玉指甲,掐破碧云痕;影落江湖里,蛟龙未敢吞。”朱元璋皱着眉头,甚是不悦,终觉“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语,闷闷不乐回宫去了。朱标、朱允炆的对联和诗句竟成谶语……

  

  衣锦还乡

 

骆莲生在都城做朱允炆的伴读,很快成长起来。十五岁举行“弱冠”礼时,满腹经纶的骆莲生已长成雄赳赳、气昂昂,威武一男子。洪武皇帝朱元璋念在独乳奶娘三姑哺乳朱允炆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份上,安排骆莲生在锦衣卫充任千户一职,穿飞鱼服、佩绣春刀。锦衣卫是皇帝的卫队,出行时负责保安工作,上朝时兼任仪杖队职责。锦衣卫的工作性质,决定它贴近皇帝,演变成皇帝耳目,肩负搜集情报的秘密使命,握有“驾帖”和“廷杖”两大特权,即负责逮捕人犯和惩处违反皇命的大臣。不受任何部门管辖,只听皇帝一人指挥,权倾朝廷,见官大三级。锦衣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为最高统帅,下设同知、佥事、镇抚各三人,千户十四人。骆莲生虽然是锦衣卫千户,乃最小的官,但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骆莲生任职刚满一个月。当晚,三姑觉得头有点昏昏然,便放下罗帐,早点安寝。三姑是一个挨着枕头便能入睡之人,才合眼,便觉走向了南归路,恍恍惚惚跨上了一架独木桥,迈步却一足踏空了,全靠她眼疾手快,抱住独木,直呼“救命啊!救命啊!”喊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双手再也无力抱住独木之际,忽有红光照耀,渺渺红光中,骆太公捋着银髯唤道:“儿媳!放下即实地。三姑!不如归来。”三姑闻言松手,落地才知是条干涸的小溪,虚惊一场,忙向骆太公行“万福”之礼,耳边却又分明听见骆太公在红光里自顾自哼着民谣《老来难》:“老来难,老来难,劝人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千般苦,万般难,听我从头说一番。耳聋难与人说话,差七差八惹人嫌。雀蒙眼,似鳔沾,鼻泪常流擦不干。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酸。亲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口头馋。鼻子漏,又脓烂,常常流到胸膛前。茶盅饭碗人人腻,席前陪客个个嫌。头发少,头顶寒,凉风朔朔脑袋酸。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怕夜长,怕风寒,时常受风病来缠。年老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老的这样还不死,你还想活多少年。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扶杖强行一二里,上床如同登泰山。无心气,记性忘,常拿初二当初三。想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老年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对老人,莫要嫌,人生哪能净年少,人人都有老来难。人人都应敬老人,尊敬老人美名传,美名传。”歌谣绕梁,红光趋淡,骆太公渐渐隐去……醒来却是南柯一梦。

三姑本是聪明人,骆太公托梦寄语:“放下即实地!”“不如归来!”如警钟在她头脑敲响;用民谣《老来难》暗示告退因由,使她脑壳异常清爽。伴君如伴虎,福兮祸所伏。玩火者必自焚;戏水者必自溺;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知足常乐,无欲则昌;全身而退,母子平安。三姑于是大彻大悟。

次日,三姑趁便向洪武皇帝朱元璋请求回归故邑,侍奉阿公。朱元璋本是一孝子,又是受苦人出身,三姑的一片孝心,使之感同身受,不由得想起故去的父母,当年自己为生计而苦于奔波,父母百年归寿竟死无葬身之地,不觉悲从心生。眼前的妇人,一片孝心向阿公,可欣!可敬!便欣然“恩准”,命臣下制作“一品夫人”,“锦衣卫千户”两块匾额(该匾至今仍悬挂于骆铭孙村骆氏祠堂),并重金赏赐。三姑带着儿子骆莲生荣归故邑,衣锦还乡。

三姑携子衣锦还乡后,退掉锦衣穿布衣,过起了低调的田园生活。期间,大明王朝发生了几件大事: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标因病去世。在选择接班人时,朱元璋采纳了“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通礼。”的建议,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立太子朱标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继承人,对十六岁的朱允炆言传身教,指导他批阅奏章,平决政事,德识并重,学习怎样做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乙酉初十(公元1398624日),朱元璋临终前写下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患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微寒,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都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朱元璋去世七天后,厚葬于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嗣位,是为惠帝,史称“建文皇帝”。公元1399年正月,改为建文元年。

 

  三姑巧做而已汤

 

建文皇帝等人逃出都城应天,在神乐观喘了一口气,分头踏上了“出亡”之路。叶希贤、杨应能分别持应贤、应能度牒,往返于滇黔巴蜀间,声东击西,虚张声势,制造建文帝行迹谜踪,掩护往楚南投奔乳母避难的“应文和尚”;史彬携太子文奎化装成赶路的父子,若即若离,尾随左右,暗地护卫。三人沿长江逆流而上,餐风露宿,跋山涉水,经湖北武昌,辗转常德,朝拜南嶽衡山,寄寓衡州华严寺,面岩颂经……一路千辛万苦,进入楚南宁道县境内,慕名朝拜九峰拔地而起,峰峰叠翠,峰峰朝向舜源峰的九嶷山。《史记》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山海经》载:“九峰相似,游者疑焉。”因而得名。自古就有“万里江山朝九疑”的说法。应文和尚沿石径过玉带桥至玉琯岩,流连岩旁,寻找夏朝所建舜庙遗址。时间似流水,冲掉了古人的遗迹……大明王朝洪武四年,爷爷洪武皇帝将舜庙从玉琯岩迁至舜源峰北麓。应文和尚怀着追思爷爷洪武皇帝宠爱长孙,打江山,创伟业的丰功伟绩,三步一拜,七步一跪,拜拜跪跪到舜庙。但见坐南朝北,三面宫墙环连,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两层四进庙堂,由神道、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和陵山组成。真乃华夏第一陵、应文和尚在正殿磕头如捣蒜,追念舜帝的道德伦理文化……舜帝“天下为公”、“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奉献精神和惩恶扬善、举贤任能的优良品德,深受爷爷洪武皇帝的崇敬,爷爷下诏书令三年一大祭,一年一小祭。大祭由爷爷洪武皇帝派钦差或大臣,亲奉诏书来舜庙祭奠;小祭则由地方官员主持。应文和尚在舜庙追念舜帝,确切地说,也是在追念爷爷洪武皇帝,更确切地说,是在反思自己以“德孝”治理天下,“四代宽政解严霜”的“德孝”皇帝,却“一失策成千古恨”,变成了“出亡”的和尚……舜帝啊!你有一颗不古人心!后辈却人心不古……悲莫大焉!

拜祭舜庙后,应文和尚一行三人,经下坠清水岭,步入新田邑境内的清水湾,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史家村,史彬坐在村头石墩上休息,舒服地喘一口气说“到此吾心安矣!”文奎接过话来道:“叔心安,侄也乐。”此心安处是吾乡,史彬更名史必清,隐居史家村,认文奎为义子,易名史惠通,在史家村耕读传家,生生不息……《史氏族谱》有详细记载。

应文和尚优哉游哉,步入楚南望族骆铭孙村化缘……

 这天,骆太公坐在厅堂闭目养神,忽觉一道祥光从天井闪闪劈下,祥光中一条蛟龙翻滚腾跃,在天井上空盘旋不舍离去……骆太公惊道:“有贵人临门,快去迎接进来。”三姑摇摇摆摆,大步流星,来到门口,见一化缘和尚:袈裟烂了打疙瘩,芒鞋烂了露脚丫,身体虚弱灵气在,前额突出无戒疤。三姑心有灵犀,喜不自禁,怔怔地发自肺腑一声喊:“乳儿,你受苦了!”便一把搂在怀里。和尚在三姑怀里亲昵地说:“奶娘啊亲娘!”

 三姑急急把大门掩上,匆匆揽起乳儿进入厅堂,和尚见了骆太公下跪磕头,彬彬有礼地说:“阿公在上,请受乳孙一拜。”骆太公扶起和尚,连声说:“免礼!免礼!”说话间,三姑已烧好了热水,让乳儿洗尘沐浴,换上村野布衣。骆太公说:“乳孙乃明朝‘百姓已睡朕未睡,百姓未起朕先起’之勤政、宽政的贤德皇帝啊!但穿上布衣,就算我骆氏一介草民啦!一皮草就有一粒露水滋润,有我骆家一口饭吃的,就不会让你的肚皮饥荒。从今往后,乳孙就更名明贤吧!”

 乳娘乳儿苦相逢,喜相聚,一个是心有千千结,一个是心有千千言,此时皆化作泪涟涟……布衣明贤见识了兄长骆寄保、骆寄洲;重逢了“伴读”骆莲生,又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真是悲喜纠结!看看日头当顶,已到做中饭的时辰,骆太公对三姑说:“天大地大,吃饭事大。忘记备餐,岂不是怠慢了贵客吗?”三姑说:“阿公出个菜谱吧。”骆太公顺口答道:“村野便餐,唯鸡鸭鱼肉而已!”

 菜园里有时鲜蔬菜,还有鱼塘、鸡舍、鸭棚;柴灶前吊起有烟熏腊肉。三姑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做出了清蒸子鸡、芋荷鸭肉、红烧鲤鱼、青椒腊肉……鸡鸭鱼肉齐全,只差“而已”!这“而已”可是一道从来没有做过的菜啊!真是来了贵客,菜谱也稀奇古怪!到厅堂去请教阿公吧,又显得我三姑太无能。三姑脑壳都想痛了,搞不懂“而已”为何物?正扶着厨房门框发愁,抬眼望,却见菜园内包谷(玉米)亭亭玉立,一球球包谷含着金黄色的丝丝在微风中飘摇,吐着淡淡的清香……三姑情急智生,心儿开了窍,箭步如飞来到菜园里,顺手摘下几球包谷,剥去包衣,扒下金黄色的丝丝,返回厨房,往锅里添一瓢清泉水,待清水煮沸,将包谷金丝放入沸水中滚三滚,一碗清清亮亮漂浮着金黄丝丝的“而已”汤出锅了,再滴上三滴花椒油,便清香袅袅,大功告成!上菜时,三姑得意洋洋地指着汤碗说:“这是阿公为招待贵客,特意要拙妇做的‘而已汤’,请品尝。”明贤在宫中哪样的山珍海味没吃过?“而已汤”却闻所未闻!哎呀,一口清汤穿喉过,便有清香溢满腮,连声夸奖:“好汤!好汤!”骆太公莫名其妙地望着那一碗清水漂金黄色丝丝的“而已汤”,也觉得阵阵清香扑鼻,喉管里口水上涌,举勺品味再三,果然爽口称心,便赞许地扫一眼三姑点头微笑……少顷,又感慨地说:“明贤啊!性定清汤香,心安茅舍稳。既来之,则安之。”这一餐饭,一个个吃得口也甜来心也欢。

 

【待续,更多精彩内容即将登场】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六)

http://www.xtgsxxw.com/Navigation/Detail.aspx?ID=10044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五)

http://www.xtgsxxw.com/Navigation/Detail.aspx?ID=10043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四)

http://www.xtgsxxw.com/Navigation/Detail_9420.aspx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三)

http://www.xtgsxxw.com/Navigation/Detail_9315.aspx

大明传国玉玺谜踪(中篇连载之一)

http://www.xtgsxxw.com/Navigation/Detail_9287.aspx

上一篇: 家居置业装饰装修健康苹果漆
下一篇: 文化产业文学天地纪念蒋先云及研究会的一组诗词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8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