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田工商信息网首页>>文化产业>>书报连载>> 《瑶王赵金龙》(第六十六回)

《瑶王赵金龙》(第六十六回)

时间:2008年7月26日 9:36,作者:唐柏佑,浏览次数:10405

1第六十六回  金龙陈厉说知县 知县晓义劝金龙

 

两军对垒动刀枪,未料新田古战场。

造反还能排义字,劝降暂且话虞唐。

左思右想终为敌,先礼后兵方尽觞。

身既忠于心自正,一腔浩气日月光。

 

  金龙元年二月二十三日,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迎恩寺,恩寺寒烟,新田八景之一。

“施主请了,我师父正在大殿等你们?”

“他怎么晓得我们来了?”

“一大早我师父就叫我来迎候,他说辰巳交接,必有贵人来访,现今果如其言,贵人大概就是赵金龙一行了吧!”

“啊……”大家不觉一惊,这个迎恩寺和尚怎么算得这样准?

来人果真是赵金龙一行,共是四人,赵金龙、赵福才、赵文凤、赵金旺。

原来赵金龙昨日在茶林铺商议军机大事时,对于新田县令王鼎铭一事发生了异议,大家意见不一致,有的说不管好官坏官,只要他是官就得杀,这一观点以赵福才、唐四等人为重;另一种意见是好官不能杀,杀了就不得民心,要争取过来,为我所用。这是赵文凤的观点,赵金龙也觉得赵文凤讲得有道理,究竟怎么办却没有好主意。后来,赵文凤提出了一个方法。

“依我看。”赵文凤说。“我们来个先礼后兵。”

“怎么个先礼后兵法?”赵金龙问。

“我们先给王鼎铭写一封信,劝他不要与义军为敌,最好是与我们一道起义,和平解决新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这办法好。”赵金龙说。“可是,现在他是朝廷命官,第一,他是不会答应与我们同流合污的。第二,我们这信又如何能够送到他手中呢?”

“两军阵前,不斩来使,我们派一个人去就行了。”赵文凤说。

“我有办法!”这时,赵金旺站起来说道。

“你有什么办法?”

“哥,你还记得我跟你讲过的元觉大师吗?”

“记得,这与他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一家人都是元觉大师救出来的,当初他丢下话说,有什么事就去找他,现在我们正有事,就该去找他了。”

“不知他是否会帮我们。”

“去了就晓得了。”

“好吧,就这么办!”赵金龙说。

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接着,赵金龙就叫赵福才以他的名义拟了一封招降书,然后,一干人就来到了迎恩寺。

“施主请坐。”元觉大师高坐殿堂上,大殿上早就准备了四个蒲团坐垫,赵金龙四人刚进大殿,元觉大师就向四人打了一个稽首说。

“元觉大师,我是赵金旺,来回拜您大师了!”赵金旺恭恭敬敬地说。

“我知道,我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了。”

“这是我哥赵金龙。”赵金旺指着赵金龙说。“他现在是我们的‘大朝王’,今天,我们来还大师的恩情,带来了一千两银子,请大师收下。”

“出家之人,四大皆空。”元觉说。“银两何用?如果我算得不错的话,我晓得你们今天所求何事。”

“大师在上。”赵金龙说。“我们是想找王鼎铭。”

“对,我已经知道了。”元觉捻了捻手中的佛珠说。“据我所知,这个王鼎铭应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他一心为民,做了不少好事,修了阴德,积了阴功。大朝王起义,应该放他一马!”

“我们正是为此事而来。”赵金龙说。“我们拟了一封招降书,想送交给王鼎铭,可是,两军对垒,不知如何到达。因此,来求助于大师!”

“要招降王鼎铭,那是不可能的。王鼎铭忠君爱民,对朝廷忠心耿耿,曾走遍整个瑶山,劝说瑶民不要起义,他怎么会投降呢?”

“即使他不降,我们也想找一找他,叫他不与我们为敌才好!”

“那也是不可能的,你们是反叛朝廷的叛军,他既然不与你们为敌,也就是同流合污了,一对不起祖宗,二对不起朝廷,三对不起百姓,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他也绝对不会答应的!”

“尽管他忠于朝廷,我们总得试一试。请大师大开方便之门!”

“试一试倒是可以。”

“那么,我们就有求于大师了。”

“好吧,我来带路,你们只去一个人就行了。”

“就叫金旺跟你去吧!”

“好,现在我们就起身。”大师说。“赵金龙,我送你一句话,你要好自为之:

黄巢杀人八百万,一鹤冲天命归阴。

上天有眼来报应,只因杀错半个人!

切记,切记!”

“怎么他这句偈语我好像在哪里听过?”出得庙门,赵金龙对赵福才说。“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这句偈语说的是黄巢起义的故事,开始时,黄巢雄心勃勃,他作诗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放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杀人数百万,后来兵败白塔山,他见一泉眼,于是下马到井边捧水喝,一不小心,宝剑掉进了井里,井虽不大也不深,可是掉下去后只是看得见,却是摸不着,捞不上,因而导致兵败白塔山,后人有签诗曰:

黄巢杀人八百万,杀到永阳白塔山。

望见山边有口井,下马走到井旁边。

蹲下用手捧水吃,宝剑掉进井眼中。

想要捡时捡不到,以是兵败命归阴。

上天有眼来报应,只因错杀半个人!

这个偈语应该就是讲的这回事。”

“意思是……”

“意思是要以民心为重,不要错杀无辜!

“我懂了。”赵金龙说。“我们本来就是仁义之师,我们目的是杀富济贫,专杀那些为富不仁之人。”

赵金龙若有所思地回到了茶林铺中军帐。

 

迎恩寺离城只有一里多路程,转眼就到。

县府衙门。

“有请元觉大师!”王鼎铭从公堂之上走下来迎接道。“看坐!”然后又回到了公堂座位上。

公堂上坐满了人,师爷魏昕、典吏丁禧、外委莫亮、捕头武斌、虎仔、小轩、光光,看来他们是在商量什么大事,气氛很是紧张威严。

“请了!”元觉大师回了一礼,然后介绍说。“这位是赵金旺,义军的黄袍首领!

“是位大将军!失敬失敬!”王鼎铭一拱手说。接着转向元觉大师问。“有劳大师前来,有何见教?”

“赵金龙大军来犯。”元觉大师说。“不知王公作何打算。”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古之常理,没有作何打算!”

“现在,赵金龙前来下书,请王公一览。”元觉说着转向赵金旺。“将书交王公。”

赵金旺上前一步,将书递给了王鼎铭,王鼎铭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王知县台鉴:

当朝腐败,外有八国联军入侵,内有狼烟四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大清帝国已是昏晕晕如日将尽,忽喇喇似大厦倾。

一元开运,万象更新,大朝国应运而生。赵金龙举义旗兴兵于锦田,一如日上中天,朝气正旺,顺天意,旺民心,杀富济贫,替天行道,誓言“打到北京去,杀死道光皇!”一路夺关斩将,大旗指处,无不臣服,实乃大朝王之威仪也!

祠堂圩一战,智赚海陵阿,杀死马韬,惊天地,泣鬼神!自此,新田、蓝山、宁远、桂阳、祁阳、常宁、广东、广西各地瑶民纷纷起义,义军迅速发展到五万余众,军威大振,民心大振!现已集结三万余人,进兵新田北上,驻扎茶林铺,克日直抵县城。

念王公乃一代清吏,上忠朝廷,下恤百姓。载米而资宦囊,破金以周众瘠;施恩惠于瑶寨,布甘霖于新田。天公见悯,百姓尤怜,路人载道,众口皆碑。是故,龙亦不与为敌,今特具陈于公,同携手于新田,共建都于北京,名垂万古,芳流百世!方为人中豪杰,不枉此一生也!

大朝王赵金龙 顿首 

金龙元年二月二十三日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王鼎铭看后说道。“堂堂朝廷命官,岂能同流合污?!魏师爷,你看看!”说着,将书递给了魏昕。

王公意下如何?”元觉问。

“赵金龙实乃叛逆也!想我王鼎铭,忠于朝廷,一腔正气,岂能老来失节?!”王鼎铭正色道。“小轩,文房四宝伺候!”

“是!”小轩上前,将纸铺好,然后打开墨砚磨墨。

“罢罢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劝贼匪,还是尽快停止反叛为上!”王鼎铭说着一挥而就,写了一封回书递给赵金旺说。“告诉赵金龙,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浪子回头金不换,要迷途知返,还是我大清子民也!”

“送客!”接着,王鼎铭大声道。

“难怪赵金龙没有急于攻城。”待元觉和赵金旺走出县衙后,王鼎铭继续对大家说。“现在赵金龙大队已经驻扎在茶林铺,离县城只有十来里路,叛军军威正盛,在祠堂圩打败官军四千余众,一路无阻,所向披靡,以我新田弹丸之地,虽则城池险固,然亦不堪击也!现在,城内百姓均已纷纷外逃以避兵患,也只有如此,尚且有一线生机,与其玉石俱焚,还不如各自逃生也!”

“太爷何出此言?”老叫化站起来大叫着说。“不就几个贼子吗?兵来将挡,有我们在,他赵金龙就是有千军万马也不怕他!”

“话不能这样说。”王鼎铭说。“我们要尽量地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该逃的尽量逃。”

“那么,你呢?往哪里逃?”

“我吗?”王鼎铭悲壮地说。“你们不必担心,我将与城池同生死,共存亡。你们看那白练。”说着,王鼎铭指着梁上白练,继续道。“城破,吾当与斯同归!”

“要逃大家逃,要战大家战!”捕头武斌道。“我们誓死保卫县城!”

“对,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大家共同道。

“刚才大家都看到的,赵金龙妄图招抚我们,我们将持何等态度?我认为赵金龙乃犯上作乱,实为叛贼,人人得而诛之。然则,上天有好生之得,瑶民还是听话的。所以,我还是修书劝降,最好免动干戈,这样,既可挫敌锐气,又可延缓时日,还可保百姓平安!大家以为此举何如?”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外委莫亮说。“我看,赵金龙已经背叛朝廷,杀了朝中大臣,已是骑虎难下了,就算他投降,朝廷也不会放过他的,所以,劝降也是白劝,贼势看来是难挡的!不过这样也好,既然他们对王大人网开一面,不急于进攻,那么我们也就有更多时间作好充分准备了。”

“对,莫外委讲得对!”老叫化说。“我们要动员全城百姓,与赵金龙叛军决一死战!”

“现在兵马调集如何?”

“现在。”莫亮说。“全城百姓已经报名参战者有二千来人,加上乡勇团练讯兵,共有八千余人。昨天,宁远、桂阳一干乡勇团练来到新田要求参战,他们也有一万余人,总共加起来,大约两万人左右。”

“叛军号称三万,我看也不过二万人左右。”武斌说。“照这样算,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只要我们坚守城池,谅叛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不过我们的兵马没有经过训练。”典吏丁禧说。“更没有上过战场,恐怕难以抵敌!”

“这不用虑。”王鼎铭说。“叛军也是乌合之众,只不过多打得几仗而已,我们终究是正义之师,怕他则甚!”

“我们现在是孤军作战。”外委莫亮说。“朝廷大军还不知在何方,就是最近的桂阳王廷翰的部队都没有赶到,更不用说别的了。所以,我认为以坚守城池为妙。”

“这些暂且不说。”王鼎铭说。“现在赵金龙没有进攻县城,就是说我们还有缓冲的余地,我再设法拖些时日,莫亮,你和武斌、老叫化抓紧时间练兵,准备好与叛军作战!”

“是!”

 

再说赵金旺带着王鼎铭的书信回到义军大营。

“王鼎铭的态度怎样?”赵金龙急切地问。

“他没有跟我们合作的意向。”赵金旺答。“他这里有封回书。”说着将回书递给了赵金龙。

“镇国大将军,你来念念,大家评评。”中军帐内,大将军、八袍首领们正在议事。镇国大将军赵福才接过书信打开念道:

赵金龙台鉴:

闻君擅自组织兵马,大闹锦田,宣告起义,自立为王,反叛朝廷,此实乃大逆不道也!

当今天子英明,年轻正盛,治国有方,国泰民安,实乃我大清之福也!吾辈当不遗余力以助之,为国分忧,报效国家,此乃吾辈之大任也!虽则朝廷出台“山田升科”,然亦是为国为民之举,毫无半点差池可言,至若一些地方官吏借机生事,任意盘剥瑶民,夺瑶民田地于旷野,驱瑶民于深山,均为贪官污吏所使,朝廷将严肃查处!

来书所言,其实你们亦都是些有识之士,天地君卿,自然知晓,人之为本,固当看重。月初,本已往山西,惊闻江华新田瑶民暴动,心甚不安,乃匆忙急赶回新田,吾已遍历新田瑶山,苦口婆心地劝说瑶民迷途知返,文凤之父赵名乐等长老均纷纷表态:忠于朝廷,不为反贼。

尔等乃大清子民,本当效忠大清,为国分忧,缘何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反叛朝廷,实为叛贼,当诛九族!昔黄巢起义,兵败白塔山;李自成反叛,归隐夹山寺。哪朝哪代有所为者?!朝廷数百万大军,尔等区区万余众,岂不以卵击石?!何成气候?!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迷途知返,善莫大焉!乃国之福,百姓之幸也!

望三思!

              新田知县王鼎铭 顿首

             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原来二月初,湖南巡抚吴荣光已招王鼎铭去长沙,告知他一个大好消息,朝廷已经升任他为山西潞州府知府,并叫他克日赴任。然而,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进了他的耳朵,就是赵金龙在江华锦田起义,朝廷已派五省大兵压境。而叛军首领中有新田瑶民赵文凤、赵文飚、赵金旺等人。王鼎铭听后表态说:我立即赶回新田,待平息叛乱后再赴山西任。

回到新田后,他首先就跑到三丈潭,找到了赵文凤的父亲赵名乐。

“赵文凤在家吗?”王鼎铭问。

“不在。”赵名乐答道。

“去哪里了?”

“那些野小子,谁知他去哪里了?”

“你知道你儿子造反了吗?”

“什么?”赵名乐装聋卖哑地说。“造什么反?”

“告诉你,造反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一人造反,联坐九族,全家遭殃,全族遭殃,全村遭殃!”

“造不得,造不得!”

“懂得就好。你去把儿子找回来,做一个良民百姓,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我晓得,这年把子,县里对我们瑶人还是很关心的,派钱派粮来救济我们瑶人,我们瑶人太感谢你们了。”

“这样就好,要好好做人。”

接着,王鼎铭又跑另一家,一家一家地做工作,并把那些瑶长、族长集中起来,要他们一个一个地表态,保证不参与造反。新田瑶山宽大得很,照这样做下去,王鼎铭就是半年也做不完,而时间又紧,王鼎铭就想了个办法,找了六个与他相貌身材基本相近的人,都穿上县太爷的官服,分片下去做工作,这一招果然奏效,不到半个月时间,新田瑶山就被他们走了个遍,瑶民们也都表示不参与叛乱,可惜的是,在家的都是些老弱病残,那些后生早就参加到赵金龙起义部队中去了。吃饱饭,不要钱,杀贪官,不纳粮。当时成了一种时尚。

所以,王鼎铭在信中以同样的口气劝慰赵金龙他们也不要造反,当然,赵金龙已经是大朝王了,与大清帝国势不两立,劝也是没有用了的,不过,劝还得劝,万一有用,不就好了?

“这个王鼎铭真是反动透顶!”赵福才说。“我们大朝王好心好意劝他,他反倒劝起我们来了,我看,这个新田县城非打不可!”

“对,打,坚决打。”唐四说。

“他这里面的话语还是客气的。”赵金龙说。“他劝我们也是他的职责,常言道:‘不到黄河心不死’,他现在是朝廷的命官,食的朝廷俸禄,何况他家里还有子女儿孙,我们又不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要想他跟我们一起造反,恐怕还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工作还是要做,只要他不与我们为敌就行了。”

“他既然不答应,我看这工作就不要做了。”赵福才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新田城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就其本身来说,城内没有真正的军队,都是些汛兵乡勇,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不堪一击。而朝廷的兵马一时间是赶不到的,等他们调得兵来,最少要十天半个月,这也不足虑。关键是桂阳州的王廷翰,他的军队可是经过训练的,大概不要三天就可赶到新田,还有宁远的兵马也快得很,永州府也在调集兵力,如果他们全部赶到,我们要打下新田城就困难了。再说,王鼎铭这样委曲求全,苦口婆心地劝我们,是不是一个缓兵之计,一则组织人马与我们对抗,二则等待援兵,我们不可不防,我们切可不能上当!所以兵贵神速,我劝大朝王不要再犹豫了!”

“大将军说得有理。”赵金龙说。“王鼎铭到底是什么人,我们只是道听途说,不甚了解。不过,从他这封书来说,还是一个正气的人,新田县城我们一定要拿下,怎么处置王鼎铭可是一个重要问题,‘黄巢杀人八百万,只因杀错半个人。’我们不能步他的后尘!”

“大朝王英明。”赵文凤说。“我们对王鼎铭应该做到仁至义尽,方可安心,不然,杀错人了,不但遭千古谩骂,而且还会使亲者痛,仇者快,失去民心!所以,我劝大朝王再写一封书与王鼎铭,看其态度如何,再作决策!”

“好,就这样办。”赵金龙说。“今天是大朝元年二月二十三日,我们再修书一封劝慰,再等他一天,如果王鼎铭不降,那就只有玉石俱焚了!二十五日,我们全线进攻,一举打下新田城!”

“好!就这样办。”大家一致赞同。

“镇国大将军,还是你执笔,我来讲。金旺,仍然是你去下书”

 

王鼎铭宿舍,县衙大樟树旁的茅棚里。

“县太爷,县城的百姓都在向城北逃遁以避兵荒,我劝你还是赶快离开县城为妙。否则,贼兵一到,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我说魏昕,你这个人怎么了?怎么讲出这样的话来?堂堂一个朝廷命官,岂能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贼兵三万大军,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何况我们前无大将,后无来兵,孤军无援,怎能与贼兵抗衡?弃城而逃,也不愧为明智之举,朝廷亦不会降罪的!”

“我王鼎铭食朝廷俸禄,理应为朝廷尽忠。现在,贼兵方盛,我们不思报效朝廷,阻敌于前沿,反而贪生怕死,岂是大丈夫所为?”

“大丈夫能伸能屈,奈何逞一时之勇?!”

“大丈夫顶天立地,岂敢苟且偷生?”

“我也是为了你好!”

“你再也不要讲了,你要逃,我也不挡你的生路,反正我已铁了心,与新田共存亡!”

“大人,赵金龙有书到!”王鼎铭在与师爷辩论,武斌来报。

“下午快黑了,还有何话说?”王鼎铭出来道。“请上公堂。”

“赵首领又有何事?”公堂上,王鼎铭仍然按礼节接待了赵金旺,赐坐赐茶后说。

“启禀王大人,大朝王有书呈上。”说着,将赵金龙书信递给了王鼎铭。王鼎铭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王大人台鉴:

  素知王大人耿耿忠心,忠于朝政,誓不失节,此乃千古忠臣良将也,实令人可钦可佩。

然则,当今天下,道光昏庸,朝纲混乱,宦官专权,内忧外患,实乃亡国之相也。大人一片忠心,虽鉴日月,不失为古今楷模。奈何大人为昏君而尽忠,为亡国而尽职,实乃愚忠也。

目今我大朝国如日中天,替天行道,救国之于危难,拯万民之于水火,以正义之师,伐昏庸之帝,百姓幸甚,华夏幸甚!历史潮流不可抗拒!大人理应顺应时势,顺应民心,与其抗我义军而身首异处,不如从我义军而共打天下,名垂青史!

大军不日则北上,如飓风之卷狂飚,犹烽火之燃大地,荡污泥,击浊水,打到北京去,杀死道光皇,建立大朝国,还我赵家江山!

谆谆肺腑,一片至诚,大人乃明理之人,当有以告我,不胜感激涕零!

              大朝王赵金龙 顿首

             金龙元年二月二十三日

“速召诸僚公堂议事!”王鼎铭看了来书后对师爷魏昕说。

公堂上点着蜡烛,王鼎铭端坐于上,幕僚们只片刻工夫就都到齐了,这是非常时刻,人人都绷着一根弦,所以行动不能不快。

“诸位同僚。”王鼎铭开言道。“而今赵金龙又来书相逼,以大兵压境相要挟,我意已决,我们是绝对不会降于贼兵的,如果赵金龙再执迷不悟,当以拒之!”

“唯县太爷之命是从!”王鼎铭已经讲到这个话的份上了,有谁还会提出异议?

于是,王鼎铭当场写了回书递给赵金旺,并派武斌将其送出城外。

“大家再议一议。”待送走赵金旺后,王鼎铭继续商议说。“莫外委,今天兵马训练得如何?”

“哪有那样快,只一天的时间,再怎么也不会好的!”莫外委说。“不过,在训练中,我发现学师罗廷赞和陈诗还是蛮有督师天赋的,可以委以重任。另外,北乡胡文辉也是一把好手,他兄弟俩武艺超群,战则可为先锋!”

“好,我军既有如此奇才,何愁贼兵不破?!”王鼎铭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到底有多少人马?”

“两万余众!”

“够矣,足够矣!”王鼎铭说。“根据今天上午和下午的书信往来,赵金龙暂时对我县城还不会采取大的行动,也就是说,贼兵现在正是疏于防范之时,而我们的援兵还远远不能到位,与其在县城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意见好!”莫亮说。“我赞成!”

“我早就说了,要就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老叫化说。“县太爷终于开窍了!”

到了这步田地,大家都赞同这个打法,只有拚个鱼死网破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打胜了,也就打出生路来了,而且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如果打败了,大不了是一死以报国,反正坐以待毙也是死,,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魏师爷,你与丁典吏去准备一下,明天上午辰巳交正,我们在城隍庙召开誓师大会。”

“是”魏昕说。

“莫亮,明天清早你与老叫化继续训练兵马,准时参加誓师大会,然后大开西城门,向贼兵发起进攻!”

“是!坚决完成任务!”

“另外,你把罗廷赞、陈诗和胡文辉兄弟叫来,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个明天的行动方案!”

“是!”

“现在时候不早了,大家回去做好准备,养足精神,与贼寇决一死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真是一身正气报国家,文官驱兵更风华。料得一战功成就,满山开遍杜鹃花。

欲知王鼎铭有何妙策能退贼兵,这一战又是如何打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广告主页上部通栏广告专业维修 为您解忧
下一篇: 工业产品矿产化工利安卷闸门厂
重点推广
针对本信息的所有评论(共 0 条)

版权所有© 2007年9月-2009年2月 新田工商信息网    湘ICP备12012899号   湘公网安备43112802000016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镇新华西路39号,邮编:425700  QQ: 787605286
电话:400-601-1056,传真:0746-4723797, Email: hnxttp@163.com
管理